Page 112 - 202006
P. 112
表2 国内外文献中药师参与的整合门诊类型比较 患者满意度的提升等。国内外文献中药师参与整合门
Tab 2 Comparison of the types of the integrated out- 诊服务成效的评价指标详见表 3(由于同一文献可能涉
patient in which pharmacists participated in 及多种指标,故合计值>文献篇数)。
the literatures at home and abroad 表3 国内外文献中药师参与整合门诊服务成效的评价
国外 国内 指标比较
类型 文献,篇(%) 文献 类型 文献,篇(%) 文献 Tab 3 Comparis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es of the
癌症或姑息门诊 6(42.86) [18-23] 抗凝门诊 2(12.50) [2-3]
老年门诊 1(7.14) [24] 糖尿病门诊 2(12.50) [4-5] service effectiveness of pharmacists’participa-
脂质管理门诊 1(7.14) [25] 高血压门诊 2(12.50) [8-9] tion in the integrated outpatients of the litera-
艾滋病门诊 1(7.14) [26] 儿科门诊 2(12.50) [10-11] tures at home and abroad
高血压门诊 1(7.14) [27] 甲亢门诊 2(12.50) [12-13]
代谢综合征门诊 1(7.14) [28] 癫痫门诊 1(6.25) [6] 国外 国内
糖尿病门诊 1(7.14) [29] 帕金森病门诊 1(6.25) [7] 成效 文献,篇(%) 文献 成效 文献,篇(%) 文献
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门诊 1(7.14) [30] 中西医结合哮喘慢支联合门诊 1(6.25) [14] 患者临床指标的改善 5(35.71) [25-29] 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改善 10(62.50) [3-6,9,11-12,14-15,17]
慢性阿片类药物治疗门诊 1(7.14) [31] 呼吸科门诊 1(6.25) [15] 患者就医成本的减少 3(21.43) [20,24,26] 患者临床指标的改善 6(37.50) [3-4,8,14,16-17]
疼痛门诊 1(6.25) [16] 用药数量的减少 2(14.29) [24,31] 不良反应的改善 4(25.00) [2,12-14]
老年心血管病门诊 1(6.25) [17] 医疗实践、患者服务和 2(14.29) [18,30] 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2(12.50) [2,13]
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合理用药水平的提升 1(6.25) [10]
以提出药物治疗建议为服务内容,而国内药师参与癫 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2(14.29) [19,21] 治疗方案的优化 1(6.25) [7]
痫、帕金森病门诊则主要负责 Morisky 问卷测评和患者 医师工作量的减少 1(7.14) [20] 非预约就诊、急诊和住 1(6.25) [9]
门诊患者数量的增加 1(7.14) [20] 院次数的减少
用药具体内容的宣教 [6-7,30] 。又如,国外药师在癌症或姑 医院收入的增加 1(7.14) [20] 患者对药物的接受度 1(6.25) [16]
息门诊中的服务内容较为深入,包括提供治疗建议、对 患者依从性的提高 1(7.14) [21] 患者家属对疾病认知 1(6.25) [11]
药品相关问题进行分类并解决、提供药物信息、进行药 解决的处方问题数量 1(7.14) [22] 水平的提升
不良反应的改善 1(7.14) [23] 医护人员负担的减少 1(6.25) [15]
师干预、核对处方单、注射抗癌药物、监测药物不良反 医务人员满意度的提升 1(7.14) [30] 患者生命质量的优化 1(6.25) [11]
应、向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有关癌症化疗的信息、向患 处方总数的减少 1(7.14) [24]
者分析治疗团队建议、管理抗癌药物、实施支持性护理 3 讨论
甚至包括方案检查和无菌准备等 [18-23] ;另外,国外药师在 3.1 研究方式方面
慢性阿片类药物治疗门诊中的服务内容还包括提供全 纳入文献中,国外学者对于药师参与整合门诊的研
面的药物检查,协助护理人员规范处方操作等 。而国 究方式较国内多,主要采用的为回顾性研究,此外还有
[31]
内药师在抗凝门诊方面提供的药学服务内容最为深入, 自身前后对照试验、问卷调查/电话调研、随机对照试验
包括与医师共同坐诊,为患者提供抗凝药物剂量调整、 等;而国内药师参与整合门诊的研究方式则主要为描述
药学监护、用药咨询、用药指导及教育等服务,如确立抗 性研究、病例对照和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回顾性研究是
凝指征,选择所需的抗凝药物和剂量,同时根据合适的 以现在为结果,回溯过去的研究方法,使用该方法较少
监测指标及时调整抗凝药物剂量、确定抗凝疗程及监测 引起伦理争议,所需成本少,耗时短,所需样本量小且研
频率,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用药教育和指导等 [2-3] ;在儿科 究对象不受人为控制;而随机对照试验则能最大程度地
门诊中的药学服务内容则包括了对门诊或出院随访患 避免临床试验设计、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倚,
儿家长的用药咨询,以及药学会诊等多种模式 [10-11] 。总 平衡混杂因素,提高统计学检验的有效性,被公认为是
之,国内外药师在整合门诊中的服务内容各有侧重。 评价干预措施成效的“金标准” 。国内外研究方式的
[28]
2.4 国内外药师参与整合门诊的服务成效评价指标 差异,可能与我国药师参与整合门诊的时间尚短有关,
比较 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研究方式也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
国内外药师参与整合门诊的研究在服务成效的评 了更多的可参考性。
价指标上也有所差异。国外研究对药师参与整合门诊 3.2 门诊类型方面
的服务成效评价指标共13种,包括患者临床指标的改善 药师参与整合门诊是长期需要用药的慢病患者的
(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血压达标率、三酰甘油水 用药需求,也是患者对于多药共用、具有潜在药物相互
平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改善),占比达 35.71%;其 作用、用药安全指数低的复杂药物使用问题的需求。由
次为患者就医成本的减少,占比为 21.43%;此外,还包 上述分析可见,国内外药师参与整合门诊的工作模式均
括用药数量的减少与医疗实践、患者服务和医院管理水 以慢病为主,均以某具体慢病病种、特殊人群或者某类
平的提升等。国内研究的结局指标共11种,其中患者用 特殊使用药物为切入点,国内药师参与整合门诊的类型
药依从性的改善占比最高,达62.50%;其次为患者临床 较国外报道的更为多样化,其中国外药师参与整合门诊
指标的改善,达37.50%;此外还包括不良反应的改善和 的类型以癌症或姑息门诊较为多见,而国内药师参与整
·742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6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