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202004
P. 13
一词起源于公元前的古罗马时期,最初的意思指“幸福 2015 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NCCR)发布的中国癌症数
美好的生活”。“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于1920年在基数 据显示,2015 年我国预计有 429.2 万例新发肿瘤病例和
效用论的基础上将“福利”定义为个体获得的效用或满 281.4 万例肿瘤死亡病例,近十年来癌症发病率呈明显
[14]
足感,其目标是满足社会总效用最大化 。从这个定义 上升趋势 。由此可见,慢性病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
[3]
来看,这意味着不同人之间的福利是可以比较高低的。 给社会尤其是贫困人口带来了巨大的疾病负担。
通常,学术界依照评价对象将福利分为两种,即个人福 慢性病的疾病特征决定了患者需长期服药,仅高血
利和社会福利。个人福利是指某个人得到的满足感,这 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医疗费用就占全国卫生总
种满足感可以被看作是“幸福”或者“快乐”的近义词,其 费用的12.5%,其中高血压和糖尿病自我医疗药品费用
[15]
既可能源自于个体对于物质经济生活的满足和享受,也 在医疗费用中的占比均高于50% 。因此,对于慢性病
可能来源于个体对于精神层面的感知 。比如,人们能 患者而言,药品费用占据了医药费用的绝大部分,这不
[4]
够享受更好且更完善的各种政策、社会保障和生活条 仅给慢性病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还易使慢
件,它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直接相关。而药品对 性病与贫困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患者陷入“因病致贫、因
[16]
于个人的福利效应是通过药品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状 病返贫”的困境,这些问题均亟待解决 。
况、使个人主观上获得满足感,并缓解健康状况恶化所 2 研究方法与结果
带来的经济压力来体现的,因此药品对个人的效用改善 本研究拟建立慢性病患者药品福利效应测度量表,
及优化是有积极作用的。本文研究的药品福利即属于 并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结果采用因子分析
个人福利的研究范畴,因此未将药品供给商(医药企 法进行分析,找出慢性病患者药品福利效应的差异性及
业)、药品服务提供者(医疗机构)和药品监管者(政府) 其关键影响因素,以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慢性病患
等利益相关者的福利纳入考虑。 者药品福利效应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前文对慢性病患
慢性病患者药品福利效应是指药品对慢性病患者 者药品福利效应的定义并参考已有研究成果 [6-10,17-18] ,本
个人效用的改善及优化。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是 研究初步将慢性病患者的药品福利效应量表分为4个维
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一种商品 度,即药品可及效应、药品价格效应、药品公平效应和药
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 品健康效应。采用 Epidata 3.0 软件由双人录入调查问
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 卷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慢性病
能力,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能力的一种主观心 患者的药品福利效应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拟定慢性
[5]
理评价 。因此,从理论上说,药品价格、医保水平、个人 病患者药品福利效应的评价标准为:1~<2 分为“较
的收入水平、医师的诱导需求以及药品的可及性等都会 差”,2~<3分为“一般”,3~<4分为“良好”,4~5分为
对药品购买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对个人的效用即福利产 “优秀”。
生影响。 2.1 初始测项集的生成
目前,对于药品福利效应的测度多采用量表形式, 参照 Churchill 等量表的开发程序 :首先,查阅近
[19]
这是因为它可以根据研究者的需要进行多维度、多层次 年来有关慢性病、药品、药品负担、药品福利等问题的研
的测度,从而客观、全面地反映事物的特性。笔者发现, 究成果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指南,提炼出
现有药品福利效应的测度量表都仅局限于药品价格 [6-7] 、 题项,经过归纳及汇总得到初步的测项集,共 77 个题
公共卫生 [8-9] 或健康水平 [10-11] 的某一个方面,覆盖面有限, 项。其次,进行专家筛选。将上述77个题项交由6位卫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全面、普适的慢性病患者药品福利 生管理领域的教授以及4位医疗机构的医师(医师要求
效应量表,以全面测度其药品福利效应。 学历为硕士及以上)以筛选合适的题项,并给出理由。
1.2 我国慢性病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现状 然后,请20名受访者对专家筛选出的题项作答并进行评
慢性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以心脑血管疾病、 价,以保证题项贴合实际、通俗易懂,最大限度地缩短受
糖尿病、癌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主,慢性病属于病 访者的作答时间,同时保证研究者可以获得其想要的有
程长且通常情况下发展缓慢的疾病 。慢性病引起的 效信息。最终得到 21 个题项。调查问卷采用 5 分制李
[12]
死亡人数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60%,其造成的残疾负担 克特量表形式,要求受访者根据自己的实际行为或态度
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 47%,预计到 2020 年这两项数据 与题项内容的一致程度进行打分,分数为 1~5 分,1 分
将分别上升至73%和60% 。2015年6月30日,国家卫 为“非常不符合”,5分为“非常符合”。
[13]
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2.2 数据收集
(2015 年)》指出,2012 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 533/ 本次调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预调研数据通过探索
10 万,占死亡总人数的 86.6%;全国 18 岁及以上成人高 性因子分析法以初步确定量表框架;第二次调研数据采
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40岁及以 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以检验量表结构的稳定性。
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为 9.9% 。而根据 预调研分别于 2016 年 11 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连
[13]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4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4 ·3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