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202001
P. 26

SPF级SD大鼠30只,5~6周龄,均为♂。购于北京                      5% Giemsa应用液中,染色25~30 min之后置于超纯水
        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动物生产许可证号:                            中冲洗干净,室温下自然干燥。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每
        SCXK(京)2016-0006。 在 恒 温(20~26 ℃)、恒 湿                张玻片标本中每 500 个双核细胞中含微核的细胞数,计
        (40%~70%)、各12 h明暗周期的条件下饲养。饲养密                       算微核形成率,微核形成率=(含微核双核细胞数/观察
        度为2~3只/笼。提供经钴60放射灭菌的鼠全价颗粒饲                          双核细胞总数)×100% 。
                                                                               [13]
        料,自由摄食及饮水,取材前不禁食禁水。本研究方案                               (2)碱性彗星试验。HepaRG 细胞处理及给药方法
        通过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委
                                                            同“2.3.1(1)”项下微核试验,收获细胞后调整细胞浓度
        员 会(Institutional animal care and use committee,IA-
                                                                   5
                                                            为 2×10 mL ,将收获的细胞进行制片、裂解、解旋、电
                                                                       -1
        CUC)审查。
                                                            泳、中和、脱水等处理后制成单细胞凝胶标本,每组制备
        2 方法与结果
                                                            3 张标本。所有标本使用 SYBR Green I(1 ∶ 10 000)染
        2.1 给药浓度确定
                                                            色,并在荧光显微镜下拍照(放大倍数200~400)。再使
            在96孔培养板中,每孔接种5 000个HepaRG细胞,
                                                            用 Komet 6.0 彗星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每个标本至
        孵育 18~24 h 后给药。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0.5%
                                                            少分析 100 个彗星细胞的尾 DNA 百分含量并计算中
        DMSO)和EG给药组(给药浓度分别为324、162、81、27、
                                                            位数。
        9、3 µg/mL),于 37 ℃,5%CO2的条件下孵育 24 h 后,即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丝裂霉素C组HepaRG细
        得2D HepaRG细胞模型,然后每孔加入等体积的三磷酸
                                                            胞的微核形成率和尾 DNA 百分含量均显著升高(P<
        腺苷检测试剂,轻轻晃动,室温平衡10 min后,采用酶标
        仪检测各孔的三磷酸腺苷发光强度,并计算细胞存活率                            0.01),且其微核形成率和尾 DNA 百分含量在文献报道
                                                                     [13]
        (%)=(EG 各给药组发光强度/空白对照组发光强度)×                        的范围内 ,也表明体外 2D HepaRG 细胞模型构建成
        100%,再根据浓度与存活率关系曲线计算 EG 的 IC50。                     功;EG 各剂量组 HepaRG 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和尾 DNA
        结果,2D HepaRG细胞模型中EG的IC50为205.4 µg/mL,               百分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2D Hepa-
        因此,将后续体外 2D HepaRG 细胞模型评价试验中的                       RG 细胞模型的微核形成率及尾 DNA 百分含量测定结
        EG高浓度设置为200 µg/mL,由于体外3D HepaRG细胞                   果见图1。
        模型评价试验中的给药时间长,给药浓度不应高于体外                                    25
        2D HepaRG 细胞模型评价试验,为保证 EG 在不同体外                             20
        细胞模型中的可比性,本研究 EG 在 2D、3D HepaRG 细                          %  15
        胞模型中给药浓度保持一致。                                              微核形成率,                       **
        2.2  统计学方法                                                  10
            微核试验、碱性彗星试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                                    5
        (x±s)的形式列出。彗星试验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                                    0
                                                                          EG低剂量组
                                                                                     EG高剂量组
        析对组间数据进行检验;微核试验结果采用 Poisson 分                               空白对照组      EG中剂量组     丝裂霉素C组
        布法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图与                                            A. 微核形成率
        统计结果经GraphPad Prism 7软件处理生成。                                25
                                                                                                **
        2.3  体外细胞试验评价EG遗传毒性                                        %  20
        2.3.1 体外2D HepaRG细胞模型评价EG遗传毒性                               15
            (1)微核试验。调整 HepaRG 细胞浓度为 5×10               5           尾DNA百分含量,  10
        mL ,取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添加2 mL培养液/细胞混                                 5
           -1
        合液,置37 ℃、5%CO2孵箱培养18~24 h。细胞达对数
                                                                     0
                                                                                     EG高剂量组
                                                                          EG低剂量组
        生长期时,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0.5%DMSO)、丝裂霉                                空白对照组      EG中剂量组     丝裂霉素C组
        素 C 组(阳性对照,0.1 µg/mL)及 EG 低、中、高剂量组
                                                                              B. 尾DNA百分含量
        (10、50、200 µg/mL),处理 24 h 后更换含细胞松弛素 B
                                                                               **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0.01
        (2 µg/mL)的培养基,继续培养 40 h。收获细胞并加入                        Note:vs. blank control group, P<0.01
                                                                                   **
        0.075 mol/L的氯化钾溶液2 mL,室温低渗处理5 min;加                 图 1   体外 2D HepaRG 细胞试验中微核形成率及尾
        入固定液(无水甲醇 ∶ 无水乙酸=3 ∶ 1,V/V)5 mL 固定,                       DNA百分含量测定结果(n=3)
        1 0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液,重复固定2次,每个样                  Fig 1 Micronucleus formation rate and tail DNA%% of
        品滴片制备 2 张标本并编号。固定后的玻片标本浸入                                 in vitro 2D HepaRG cell test(n=3)


        ·20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