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2019年8月第30卷第16期
P. 9

说明书和外盒格式分别见图2、表2。                                   2004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发布《关
                                                                                                       [13]
          【成分】                                              于开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转换评价工作的通知》 ,标
             有效成分及含量(以粗体字表示)                                志着非处方药品种准入由遴选进入转换评价的阶段。
             其他成分(赋形剂)
          【用途(适应证)】                                         SFDA先后颁布多项指导开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转换评
          【使用上注意事项】                                         价工作的技术性原则,为非处方药转换工作提供了法定
             ●有下列情形者,请勿使用                                   指南。截至 2012 年底,SFDA 共批准了 561 个品种由处
             ●有下列情形者,使用前请洽医师诊治                              方药转为非处方药 。但目前的转换评价工作存在忽
                                                                             [14]
             ●有下列情形者,使用前请先咨询医师、药师、药剂生
             ●其他使用上注意事项                                     略事后风险管控的问题,药监部门没有对这些转类后的
          【用法用量】(以表格方式呈现)                                   药品作出特殊规定和提醒,也没有开展对非处方药使用
          【警语】                                              的动态监测和评价。
             ●服用本药后,若发生以下副作用,请立即停止使用,并持此说明书咨询医师、药师、药剂生(以表
             格方式呈现)                                             除了药品转换这条途径,非处方药还能通过药品注
             ●服用本药后,若发生以下症状时,请立即停止使用,并接受医师诊治                册准入。但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并没有对非处方
          【包装】
                                                            药的注册流程和审评要求给予单独规定,非处方药与处
                     图2 非处方药说明书格式
                                                            方药面临相同的准入门槛,客观上加重了药品审评部门
               Fig 2 Format of OTC drug instructions
                                                            的压力,延缓了非处方药的上市进程,更抑制了非处方
                      表2 非处方药外盒格式
                                                            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Tab 2 Outer-of-the-box format of OTC drugs
                                                            2.2 非处方药说明书标签管理
        项目            药物资讯                      备注             “科学、规范、标准”是当前大陆地区非处方药药
         1       品名及许可证字号                  除二维码外,其他自由放置
         2       二维码                                        品说明书标签的管理特点。标志性的文件为 2006 年
         3       厂商名称及地址                                    SFDA 发布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 和《关于
                                                                                                   [15]
         4       批号                                         印发非处方药说明书规范细则的通知》 。前者对药品
                                                                                              [16]
         5       制造日期及有效期或保质期
         6       有效成分及含量、其他成分(赋形剂)         格式化              说明书标签格式、内容、书写要求、药品名称、注册商标
         7       用途(适应证)                                    使用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后者则给出了非处方药药品说
         8       不得使用族群                                     明书格式的范本。但这种管理方式对商标、商品名、通
         9       剂量与用法
        10       类别                                         用名的字体、大小、位置甚至颜色的限制过多,弱化了非
        11       咨询电话(如:0800xxxxx)                          处方药的品牌效应;标签不允许突出主要的适应证或功
            除了格式上的统一规范,非处方药药品说明书和外                          能主治,削弱了标签本身的引导性和便捷性;药品说明
        盒上的文字表达也增加了易读性,体现出非处方药的普                            书标签的语言仍然缺乏必要的易懂性,给消费者自我诊
        通商品属性。除有效成分、药理学特性、药动学、临床前                           断和自主选择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
        安全性资料等部分内容仍采用专业性学术解释外,适应                            3 完善我国大陆地区非处方药管理体系的建议
        证、剂量与用法等与消费者使用直接相关的内容则采用                                我国现行的非处方药管理体系在方便民众使用、降
        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方式。以药品商品名为“疗微舒”                            低用药风险、培养自我药疗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
        (通用名:盐酸特比萘芬)的非处方药为例,其药品说明                           用,但仍然存在非处方药的市场准入方式较为陈旧、忽
        书和外盒上的用途“适应证”一栏均写作“治疗足癣(香                           视品种转换配套措施的重要性、药品说明书标签对消费
        港脚)”,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与用法”一栏写道“由脚                          者缺乏亲和性等方面的不足。非处方药管理体系作为
        趾间开始,在脚趾和脚趾间以及脚掌和脚侧边上 1.5 公                         用药风险管控的手段,应当与时俱进,真正起到引导和
        分处,均匀涂上薄薄的一层,另一只脚也是同样的方式,                           帮助消费者的作用,并依据我国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习
        即使另一只脚没有任何症状……”。可见,指导用药的                            惯和医疗环境进行自我完善与发展,以让民众可以安
        资讯在不失科学准确性的基础上大大增加了易理解性                             全、有效地使用非处方药。
        和可操作性。                                              3.1 为非处方药设置专门注册渠道,简化审评审批要求
        2 大陆地区非处方药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在长期使用非处方药的实践中,人们已经积累了丰
        2.1 非处方药分类与准入管理                                     富的临床使用经验。非处方药作为药品有效性和安全
            大陆地区根据药品的安全性将非处方药分为甲、乙                          性的事实保证,对其制定过高的审批标准并无必要。为
        两类,乙类较甲类安全性更高。非处方药最早是通过遴                            了营造一个鼓励非处方药创新和发展的法律法规环境,
        选的方式产生,遴选标准为“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                           加速非处方药上市进程,增加市场丰富性,同时提高消
        稳定、使用方便” 。从1999年到2004年,国家先后遴选                       费者自我保健意识,建议国家药品注册管理部门对上市
                      [11]
        和公布了 6 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共计 4 326 个品种 。                     时间久、安全性良好的非处方药进行活性成分、剂型的
                                                     [12]

        ·2164  ·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16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16期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