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2019年8月第30卷第16期
P. 8
申请者 审查团队(TFDA&CDE) 表1 2015年台湾地区处方药转为指示药的9个品种
递交上市申请 收文、受理案件
Tab 1 Varieties of 9 prescription drugs converted to
instructed drugs in 2015
否 是否满足《指示药
通知改为新药申请流程 序号 通用名 规格 所属类别 主要适应证
审查基准》
1 盐酸西替利嗪 1 mg/mL;10 mg/片 口服抗组胺药 皮肤过敏、鼻炎
是 2 氯雷他定 1 mg/mL;10 mg/片 口服抗组胺药 皮肤过敏、鼻炎
3 盐酸非索非那定 60、120 mg 口服抗组胺药 皮肤过敏、鼻炎
资料不齐
技术资料审查 4 氟羟氢化泼尼松 0.1% 类固醇口内膏 嘴破、口腔溃疡
通知补充资料
(质量考察) 5 苄达明 0.15% 非类固醇之消炎止痛成分 喉咙痛、喉炎
口腔喷剂
资料符合 咨询外部专家委员会
补充资料 6 泮托拉唑 20 mg 口服胃肠用药 胃食道逆流、胃溃疡
(必要时)
报告整理 7 克霉唑 100、200、500 mg/片;2%(软膏) 抗念珠菌感染的阴道制剂 抗微菌感染
药品咨询小组 8
(必要时) 咪康唑 100 mg/片 抗念珠菌感染的阴道制剂 抗微菌感染
9 氮卓斯汀 0.1% 抗过敏鼻喷液剂 过敏性鼻炎
告知结果
图1 台湾地区指示药注册审批流程 善,应立即停药就医”的警示提醒;限制或减少转类药品
Fig 1 The process of registration and approval of in- 的包装剂量,以避免长期服用产生依赖性和不良反应。
structed drugs in Taiwan area 在执业药师专业能力管理方面,从大学教育着手,将社
区药店实习列为大专院校药学系学生的必修课程,以确
员组成,分别为来自临床、药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消
保药学系毕业生具备协助民众使用非处方药自我照顾
费者团体的代表,其中临床代表从皮肤科、家庭医生科、
的执业能力;对于在岗执业药师,则将“自我照顾药物治
小儿胃肠科等使用非处方药较多的科室中遴选。如果
疗学”列入药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持续提升药师的
有特殊品种的申请,也会邀请其他相关学科的专家及团
药学服务知识和能力。在民众教育方面,TFDA 将非处
体代表参会,共同参与评估和讨论。考虑到咨议小组的
方药已批准的用途、建议自我照顾病症等相关资讯,编
工作涉及个别药企的商业机密,因此禁止企业代表成为
订成标准化的合理用药宣传手册,并公布在政府网站的
咨议小组的委员。咨议小组的成员构成实行年度动态
咨询公开栏目中;持续与教育部门开展合作,将自我照
调整,以防止利益输出、权力“寻租”等现象的发生。
顾与非处方药使用等知识编入中小学教科书,使用药知
药品转类的评估工作遵循 3 个指导原则,即要求申
[8]
识在基础教育中普及 。
请的药品:(1)应在十大医药先进国(德国、美国、英国、
1.4 非处方药药品说明书和包装管理
法国、日本、瑞士、加拿大、澳洲、比利时、瑞典)中已有至
2016年以前,台湾地区上市的非处方药的药品说明
少三国将其作为非处方药,且达1年以上;(2)应在台湾
书格式不统一,说明书所用文字表达大多是难懂的专业
使用达10年以上,且无严重不良反应通报;(3)应用于轻
术语,药品外盒上的指导信息也较少,非处方药的成分、
微疾病或症状的缓解。只有同时满足以上3个条件的处 “怀孕或特殊病患不得使用”等信息仅刊载于说明书中,
方药才能纳入药品转类程序,咨议小组再根据具体品种 民众需在购买后拆除原包装才能获得这些信息,这不仅
提交的药品毒理学、不良反应、依赖性、耐受性、药效学 不利于民众判断使用,也容易造成消费纠纷。2015 年
等研究资料展开讨论并得出结果。值得一提的是,提出 TFDA 进行的“民众用药健康素养”调查发现,40%以上
药品转类申请的虽然是某个药企的某个品种,但该类 的民众不会仔细阅读药品外盒上的说明,30%以上的民
别药品变更的评估结果同样适用于其他具有相同成分 众无法完整说出药品的用途,高达60%左右的民众说不
[6]
的药品 。这种做法有效避免了相同通用名但不同商品 出自己正在服用药品的药名,从侧面体现出药品说明书
名药品的多次申请,提高了评估工作的效率。例如, 和包装缺乏必要的引导作用 。
[9]
2015年,咨议小组经过近1年的评估与讨论,将9个处方 为了强化非处方药的安全使用,鼓励民众在使用非
药(通用名)转为指示药,具体品种见表1(注:表中“口内 处方药前阅读药品说明书,TFDA 参考了先进国家的相
[7]
膏”“胃食道逆流”“抗微菌”为台湾地区的提法) 。 关规定,在考量民众阅读习惯和特殊群体需求的基础
TFDA 极为重视药品转类带来的潜在风险,并配备 上,于 2016 年制定了《西药非处方药仿单外盒格式及相
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意在规避药品转类后产生的消极后 关规范》 ,对药品说明书和外盒进行了改版,使民众更
[10]
果。在药品管理方面,对转类品种采取“双轨并行制”, 容易阅读。药品说明书的格式根据信息重要程度进行
即同种成分的药品,高剂量继续作为处方药使用,低剂 调整,修订后依次标有“成分”“用途”“使用上注意事项”
量改为指示药;同时,以适应证作区分,即用于治疗时为 “用法用量”和“警语”等内容。药品外盒也进一步规范
处方药,用于轻微疾病及症状的缓解时则为指示药。此 化,增加了“不得使用族群”“咨询电话”甚至二维码等
外,要求转类品种的药品说明书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 项目,视力不佳人群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转化成语音
方式呈现,并强制注明“如果使用 3~7 天后症状没有改 阅读,以取得药品的重要信息。改版后的非处方药药品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16期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16 ·2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