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2019年8月第30卷第16期
P. 19
由表 4 可见,目前首仿药在各省应用的采购方式相 审评药物的可及性。
对不统一,涵盖了直接挂网采购、限价挂网采购、招标采 5.1 细化药品采购类别并兼顾注册分类
购、备案采购、议价采购、竞价采购、参考价挂网采购[如 目前,药品集中采购类别主要分为以下5大类:招标
辽宁省取全国各省现行采购价(来自国家药品供应保障 采购药品、谈判采购药品、直接挂网采购药品、国家定点
[19]
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数据)最低3个省的平均价与辽宁省 生产药品、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优先审评药
现行采购价两者之间的低值]、联合限价阳光采购等8种 物分为具有明显临床价值、防治重大疾病且具有明显临
[2]
采购方式。上述 3 种药物均有采用的方式为限价挂网 床优势等3大类18种情形范围 。药品集中采购分类与
采购。 优先审评药物类别虽有重合,但并不相容。因此建议进
吉非替尼片作为国家谈判同通用名药品,由于各省 一步细化药品集中采购分类,扩充不同采购方式对应的
药品集中采购方案不同,采购方式也有所差异。此外, 药品类别,从而涵盖优先审评药物类别。在细化药品采
上述3种药品在四川省均属于限价挂网采购药品,因此 购分类时,建议综合考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
都采用限价挂网采购。 2017 年 12 月 28 日出台的《总局关于鼓励药品创新实行
[2]
3.2.5 同步申报药 根据药智数据,优先审评范围中目 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 中优先审评审批范围以及 CDE
前已明确采购方式的同步申报药品只有四川汇宇制药 将不同药物纳入优先审评的理由,以使各类优先审评药
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1种。该药仅在四 物都能有明确的采购途径。对于无法通过集中采购的
川省有采购数据,根据四川省药品采购规定 可知,注 药品,建议通过备案采购及时纳入采购系统。目前采取
[17]
射用培美曲塞二钠属于常规限价挂网药品,因此在四川 备案采购的优先审评药物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建议将备
省实行限价挂网采购。 案采购逐步推广至全国。未对备案采购作出明确规定
4 优先审评药物采购管理政策存在的不足 的省份,建议尽快出台相关文件,从而保证优先审评药
目前,我国优先审评药物尚未形成“审评-采购-临床 物在无法通过集中采购时有其他途径可获得。
使用”为一体的药物政策体系,优先审评药物采购管理 5.2 统一药品采购方式并明确各类优先审评药物采购
政策在制度设计、采购方式、管理程序等方面存在不足。 途径
4.1 制度设计 目前,同一类别优先审评药物在各省采购方式不统
注册审评政策与采购政策之间没有充分衔接。药 一。建议综合考虑优先审评药物所属类别、纳入优先审
品注册审评主要考虑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药品采购 评的理由,统一优先审评药物在各省的采购方式,减小
则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用药需求、药品生产上市情况、药 地方差异,以达到加快优先审评药物纳入采购系统的目
品质量情况等。注册审评政策与采购政策在制定过程 的。建议符合集中采购要求的,首先考虑根据优先审评
中没有考虑二者衔接通道。 药物类别进行分类采购,对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新药、
4.2 采购方式 临床急需的优先审评药物统一实行直接挂网采购;对错
基于对我国优先审评药物采购方式的梳理,笔者发 过采购周期、临床必需的优先审评药物,按各省规定进
现除临床急需的优先审评药物在各省的采购方式较为 行备案采购。
统一外(除贵州省外,其余省份皆采取直接挂网采购), 5.3 规范药品采购管理并提高对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关
其余4类优先审评药物在各省没有明确、统一的采购方 注度及利用度
式,地区差异性较大。 药物经济学评价是对药物科学、合理的评估 。建
[18]
4.3 管理程序 议不断完善我国药物经济学评价体系,在优先审评药物
由于优先审评药物普遍强调临床价值,运用药物经 采购环节重视药物经济学评价,规范药品采购。在药品
济学评价有利于平衡药物的成本和收益,及时解决患者 采购过程中,应当提高对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利用度。建
[18]
的临床需求 。科学评估优先审评药物的经济性将有 议采购部门要求企业除提交药品价格情况、产品资质材
助于其及时纳入采购范围,提高优先审评药物的可及 料、药品专利情况外,还需提交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性。然而,目前我国的药物经济学评价体系还有待完 综合考虑药物临床价值和统筹基金的可负担性、可持续
善,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药品采购过程中的利用度有待 性等方面,尽可能将临床价值高的优先审评药物及时纳
提高。 入采购系统。
5 政策建议 6 结语
笔者针对优先审评药物采购管理政策制度设计、采 笔者通过分析我国优先审评药物采购管理政策及
购方式、管理程序这3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以提高优先 采购具体情况发现,我国优先审评药物采购管理政策在
·2174 ·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16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