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2019年2月第30卷第4期
P. 98

统的配伍禁忌内容,是历代医家临证用药的重要依据;                           [12]  张文昌.基于数据挖掘的“十八反”在头痛治疗中应用研
        同时,两者亦被中医药教育相关教材和历版《中国药典》                               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
        收载,是中医药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药处方合理性                           [13]  潘艳琼.海藻、甘草同方应用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
        评价的重要标准。但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在历代医籍、                                2016,12(17):87-88.
                                                           [14]  张力,杨晓晖,郭朋,等.消核片相关肝损害回顾性研究及
        医案医话、文献报道以及临床实践中,十八反和十九畏
                                                                风险控制措施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6):
        药对的配伍应用却从未停止过,在古代医案和现代大医
                                                                2199-2203.
        的手中,可谓“应用之妙,在于一心”,常用以治疗危重病
                                                           [15]  郭效建,刘安述,楮体云.半夏、附子配伍中毒 2 例报告
        证和疑难杂病;亦有学者通过相关研究证实了个别十八
                                                                [J].山东医药,2004,44(25):75.
        反和十九畏药对配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8-31] ,
                                                           [16]  唐玉仲.党参与藜芦配伍反应 2 例[J].湖南中医杂志,
        但尚未取得一致性定论。故从现有医籍及文献来看,笔                                1993,19(4):47、51.
        者认为关于十八反和十九畏的临床观察证据强度并不                            [17]  周敏华,吴晓玲,王志高.附子与半夏同方配伍调查与临
        高,其相关研究证据亦不充分,尚不足以证明十八反和                                床分析[J].中国药业,2018,27(8):91-95.
        十九畏中任何药对配伍的临床应用都是安全、有效的。                           [18]  陈嘉谟.本草蒙筌[M].张印生,韩学杰,赵慧玲,校.北京:
            综上,临床是否应当遵循十八反和十九畏这一配伍                              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240.
        禁忌,尚需科学严谨的研究予以证实。然而,目前针对                           [19]  王晋三.珍珠囊补遗药性赋、雷公炮制药性解[M].上海:
        医家一直沿用和存疑的配伍药对所进行的实验和临床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97.
        研究还远远不够,且呈碎片化、缺乏连贯性;同时医家各                          [20]  李时珍.本草纲目[M].张守康,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
        执己见,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予以验证。随                                版社,1998:875.
        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十八反和十九畏的研究应从安                           [21]  严西亭.得配本草[M].姜典华,姜洪涛,姜典勋,等,校注.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99.
        全性和有效性入手,明确其涵盖的范围和量效关系,加
                                                           [22]  武秀峰,时银英.丁香、郁金同用出现不良反应1例[J].现
        强体内药动学过程、作用机制等基础实验研究,并配合
                                                                代中医药,2008,28(2):71.
        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为反药/畏药药对的临
                                                           [23]  梁爱玲,高铭坚,黎莲珺,等.人参五灵脂配伍对人参补气
        床应用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和临床证据。研究者应以
                                                                作用影响的初步药效学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
        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目前存在的问题,不断补充和丰富                                28(4):729-731.
        中药配伍禁忌内容,去伪存真,形成一套严谨、规范、科                          [24]  李梦雯,范欣生,张泠杉,等.基于复杂网络等方法的十九
        学的中药合理用药理论体系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畏人参-五灵脂同方配伍探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
        参考文献                                                    (18):3623-3627.
        [ 1 ]  高学敏.中药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25]  欧阳菊.丁香配郁金治疗虚寒性胃痛 32 例[J].实用中医
             39.                                                药杂志,2006,22(2):79.
        [ 2 ]  凌一揆,林森荣.对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文献考察[J].上                [26]  刘长斌,徐厚谦.丁香与郁金的配伍应用[J].中医临床研
             海中医药杂志,1982(1):24-27.                              究,2014,6(31):19-20.
        [ 3 ]  刘源,高晓山.明清以降129家医案中十八反的临床应用                  [27]  张德邦.丁郁汤加味治疗胃肠病 360 例[J].四川中医,
             [J].北京中医杂志,1989(4):14-17.                          2013,31(11):83-84.
        [ 4 ]  蒲志孝.蒲辅周轶事[J].山东中医杂志,1985(2):29-31.          [28]  刘殿娜,陈丰,于雪,等.含反药组合的海藻玉壶汤中不同
        [ 5 ]  林通国.中药“十八反”之研究[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品种海藻与甘草配伍应用对甲状腺肿大模型大鼠肝脏
             1981(1):48-52、83.                                  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5):1788-1793.
        [ 6 ]  林通国.中药“十八反”之研究:第 3 部分[J].成都中医学              [29]  王茜,韩雪,王亚芬,等.醋甘遂与炙甘草免煎颗粒配伍对
             院学报,1981(2):65-68.                                 CYP2E1、CYP3A4 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
        [ 7 ]  林通国.中药“相反”“相畏”合用的临床研究:100例追风                     药学刊,2017,35(7):1679-1683、1925.
             下毒丸应用分析[J].吉林中医药,1981(2):49-51.               [30]  许皖.甘遂半夏汤中甘遂与不同品种甘草反药组合加减
        [ 8 ]  林通国.中药“十八反”之研究:250例拮抗丸的应用分析                      应用对腹水大鼠“毒效”机制的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
             [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1(3):58-61.                        药大学,2016.
        [ 9 ]  林通国.拮抗丸治疗恶性肿瘤273例的临床观察[J].辽宁                [31]  鲁耀邦,唐惕凡,丁果元,等.人参五灵脂配伍对急性血瘀
             中医杂志,1988(6):15-16.                                和气虚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
        [10]  高洁,范璐,柳海艳,等.含“十八反”反药组合的中成药再                       杂志,1995(S1):88-91.
             评价方法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2):416-422.         [31]  李春晓,张业,李学林.从合理用药角度探析中药“十八
        [11]  荀培军,黄嬿.对“十八反”“十九畏”破禁运用的研究和探                       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9):2284-2286.
             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8):158-159、                       (收稿日期:2018-08-10   修回日期:2018-11-23)
             161.                                                                               (编辑:张元媛)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4期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4  ·517  ·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