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2019年2月第30卷第4期
P. 96
论》和《金匮要略》中就有记载。笔者对《伤寒论》《千金 表4 历代医籍中藜芦组反药配伍实例举隅
要方》等医籍中使用十八反药对的代表性方剂进行了汇 Tab 4 Examples of the compatibility of incompatible
总与分析。结果发现,乌头组反药配伍使用较多,特别 medicament in Veratrum nigrum group in me-
是与半夏配伍出现的频次最高,常用以治疗阳虚中风、 dical books of past dynasties
外寒内饮、寒饮腹痛等病证(见表2);其次为甘草组反药 收载书籍 第一作者(朝代) 方剂 十八反配伍
配伍,常用以治疗停痰宿饮、食积腹痛等病证(见表 3); 《医方考》 吴昆(明) 通顶散 人参/细辛-藜芦
《普济方》 朱棣(明) 雄黄膏 赤芍-藜芦
再次为藜芦组反药配伍,常用以治疗湿热郁表、寒饮咳
《千金翼方》 孙思邈(唐) 大五饮丸 细辛-苦参
喘等病证(见表 4)。此外,笔者对 2015 版《中国药典》 《备急千金要方》 孙思邈(唐) 神明青膏 细辛-藜芦
(一部)的收载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含十八反药对的成 《圣济总录》 赵佶(北宋) 青黛散 细辛-藜芦
方制剂共 8 个品种,其中川乌/草乌-白及/白蔹反药配伍 表5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含十八反药对成方制
出现的频次较高(见表5)。 剂的收载情况
表2 历代医籍中乌头组反药配伍实例举隅 Tab 5 Set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drug
Tab 2 Examples of the compatibility of incompatible pair of“eighteen incompatible medicament”
medicament in Aconitum carmichaeli group in in 2015 edi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medical books of past dynasties (part ⅠⅠ)
收载书籍 第一作者(朝代) 方剂 十八反配伍 成方制剂品种 所含反药 主治
周氏回生丸 甘草-红大戟 霍乱吐泻,痧胀腹痛
《伤寒论》 张仲景(东汉) 小青龙汤加减 附子-半夏
《金匮要略》 张仲景(东汉) 附子粳米汤 附子-半夏 庆余辟瘟丹 制川乌-姜半夏 感受暑邪,时行痧气,头晕胸闷,腹痛吐泻
赤丸 乌头-半夏 阳和解凝膏 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白及/白蔹 脾肾阳虚、痰瘀互结所致的阴疽、瘰疬未溃、寒
《千金要方》 孙思邈(唐) 风缓汤 乌头-半夏 湿痹痛
安阳精制膏 生川乌/生草乌-白蔹/白及 癥瘕积聚,风寒湿痹,胃寒疼痛,手足麻木
大八风散 附子-白蔹
少林风湿跌打膏 生川乌/生草乌-白及/白蔹 跌打损伤,风湿痹病,症见伤处瘀肿疼痛、腰肢
大豆汤 乌头-半夏 痠麻
《太平圣惠方》 王怀隐(北宋) 钓肠丸 附子-瓜蒌
小儿肺咳颗粒 淡附片-瓜蒌 肺脾不足,痰湿内壅所致咳嗽或痰多稠黄,咳吐
《圣济总录》 赵佶(北宋) 二矾丸 附子-瓜蒌
《医方考》 吴昆(明) 举肛丸 附子-瓜蒌 不爽,气短,喘促,食少纳呆,动辄汗出,周身乏
力,舌红苔厚;小儿支气管炎见以上证候者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刘景源(北宋) 青州白丸子 川乌-半夏
内消瘰疬片 海藻-甘草 痰湿凝滞所致的瘰疬,症见皮下结块、不热不痛
润体丸 川乌-半夏 筋痛消酊 制川乌/制草乌-浙贝母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乌犀丸 川乌/附子-半夏
十四味建中汤 附子-半夏 余年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将甘草与海藻两药配伍用以治
《普济本事方》 许叔微(南宋) 湿附散 川乌-半夏 疗单纯性及地方性甲状腺肿大、颈淋巴结核等症,将甘
趁痛丸 川乌-半夏
遂、海藻与甘草配伍用以治疗渗出性胸膜炎、胸水等症,
表3 历代医籍中甘草组反药配伍实例举隅
皆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且未见任何毒副作用发生。林通
Tab 3 Examples of the compatibility of incompatible
国等 [5-9] 应用反药治疗各种疑难疾病:用芫花、甘遂、大戟
medicament in Glycyrrhiza uralensis group in
配伍甘草,自拟方剂宽胸逐饮祛瘀汤和膈下攻坚破积
medical books of past dynasties
汤;用乌头配伍半夏、瓜蒌、贝母、白及,自拟方剂温肺化
收载书籍 第一作者(朝代) 方剂 十八反配伍 饮涤痰汤、温中扶脾止痛汤和蠲痹止痛搜风汤;用甘遂、
《伤寒论》 张仲景(东汉) 甘遂半夏汤 甘遂-甘草
《千金要方》 孙思邈(唐) 大五饮丸 甘遂-甘草 芫花、大戟、巴豆仁、牵牛、大黄、芒硝和生甘草配伍,组
大豆汤 甘遂-甘草 成追风下毒丸;用川草乌、瓜蒌、半夏、白蔹、白及、川贝、
干枣汤 甘遂/大戟/芫花-甘草 浙贝、藜芦、人参、苦参、玄参、丹参、沙参、赤芍、细辛、白
《三因方》 陈言(南宋) 大豆汤 甘遂-甘草 芍、甘遂、芫花、海藻、大戟、甘草、黄连、黄芩、防风和五
《兰室秘藏》 李杲(金) 散肿溃坚汤 海藻-甘草
《脉因证治》 朱震亨(元) 莲心散 芫花-甘草 灵脂等多种反药配伍,组成拮抗丸等。上述方剂临证应
《外科正宗》 陈实功(明) 海藻玉壶汤 海藻-甘草 用疗效显著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此外,十八反药对配伍在现代临床应用中也有较多 近些年,我国研究者也对十八反药对配伍开展了临
的个案报道,其中名老中医相关医案医话的影响尤其突 床观察研究。如高洁等 提出,应针对含十八反药对配
[10]
出。有研究者发现,使用十八反药对配伍的医家主要将 伍的中成药进行再评价,以提高其安全性、有效性、经济
其用以治疗某些疑难杂证,以期寻求新的出路 。如:已 性,促进其临床合理应用。荀培军等 从物质理化性
[11]
[3]
故名医蒲辅周以甘遂、甘草等治疗痴呆病之“痰迷心窍 质、动物毒性实验及人体试验等方面对十八反和十九畏
证”,使用微量甘草、甘遂末与温白丸同服治疗鸦片烟瘾 的破禁运用研究进行汇总,指出破禁运用可能会存在一
者,并为亲证其安全性多次自服,指出“甘遂配甘草,服 定的不安全性,临床应在合理范围内谨慎使用。张文
[12]
后虽然反应剧烈,但祛疾逐浊的效果极好”。临证 60 昌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汇总十八反在头痛治疗中的应
[4]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4期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4 ·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