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中国药房》2025年6期
P. 55
2.7 大 鼠 结 肠 组 织 中 GPR41、GPR43、GPR109A 表4 各组大鼠血清 TNF-α、IL-6、TGF-β11、IL-10 水平
mRNA表达检测 比较(x±s,n=9,pg/mL)
采用实时PCR(real-time PCR,RT-PCR)法检测。取 组别 TNF-α IL-6 TGF-β 1 IL-10
正常组 58.44±10.81 62.33±10.30 82.44±6.15 176.44±14.71
“2.2”项下冻存的各组大鼠的结肠组织适量,以TsingZol 模型组 96.44±10.17 a 109.22±14.42 a 47.89±7.67 a 123.00±8.29 a
总RNA广谱型提取试剂提取其中的总RNA,检测纯度、 阳性对照组 70.67±7.30 b 69.44±11.04 b 61.11±6.27 b 143.11±11.96 b
复方芩柏颗粒组 77.22±10.41 b 79.67±11.63 b 57.00±7.65 b 139.11±8.88 b
浓度后,将其逆转录成cDNA,再以此cDNA为模板进行
a:与正常组比较,P<0.01;b:与模型组比较,P<0.01。
扩增。PCR 反应体系(共 10 μL)包括 cDNA 模板 1 μL、
3.3 复方芩柏颗粒对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10 μmol/L正/反向引物(具体序列及产物长度见表3)各
正常组大鼠结肠组织结构完整,腺体排列规整,隐
®
0.4 μL、2×TSINGKE Master qPCR 混 合 液(SYBR
窝正常,黏膜无损伤,无明显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浸
Green Ⅰ)5 μL、50×ROX 参考染料Ⅱ 0.2 μL、ddH2O 3 润和细胞损伤,其病理学评分为0分;模型组大鼠结肠组
μL。反应条件为95 ℃预变性30 s;95 ℃变性10 s,60 ℃ 织结构受损严重,黏膜层变薄,腺体缺失或排列不整齐,
退火延伸 30 s,共循环 40 次。以 β-actin 为内参,采用 隐窝畸形,杯状细胞明显减少,组织间隙水肿,可见炎症
2 -ΔΔCt 法计算GPR41、GPR43、GPR109A mRNA的相对表 细胞弥散分布,溃疡侵及肌层,出现细胞水肿及坏死,其
达量。 病理学评分[(3.67±0.50)分]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
表3 PCR引物序列及产物长度 0.01);阳性对照组和复方芩柏颗粒组大鼠结肠组织整体
结构基本完整,腺体排列基本整齐,肠黏膜轻度水肿,可
基因 序列(5′→3′) 扩增产物/bp
β-actin 正向:CTTCCTTCCTGGGTATGGAATC 102 见较多正常杯状细胞及肠隐窝,炎症细胞明显减少,细
反向:CTGTGTTGGCATAGAGGTCTT 胞损伤均好转,其病理学评分[(1.44±0.53)、(1.56±
GPR41 正向:ATAGTCAACCTGGCAGCCTT 188 0.53)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果见图1。
反向:TTGACATCTGACTGCTCCGT
GPR43 正向:TCATGTCCTTTGGCCATTGC 186
反向:AGATGGTGACTGTCATGGGG
GPR109A 正向:GCATCATCCTGTTCTGCTCTG 201
反向:AGATGTCACAGTTCCTCACGT
2.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 200 μm 200 μm
A.正常组 B.模型组
x±s 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
两比较采用 LSD-t 检验(方差齐时)或 Dunnett’s T3 法
(方差不齐时)。检验水准α=0.05。
3 结果
3.1 复方芩柏颗粒对大鼠DAI评分的影响 200 μm 200 μm
实验期间,无大鼠死亡。正常组大鼠精神状态良 C.阳性对照组 D.复方岑柏颗粒组
红色箭头:炎症细胞浸润;蓝色箭头:组织水肿;橙色箭头:腺体
好,饮食活动正常,隐血实验为阴性;模型组大鼠精神萎
缺失。
靡,嗜睡,进食/水量下降,粪便可见鲜红血液;阳性对照 图1 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观察显微图(HE染色)
组和复方芩柏颗粒组大鼠精神状况、进食/水量、粪便带
3.4 复方芩柏颗粒对大鼠粪便中SCFA含量的影响
血情况明显好于模型组。与正常组[(0.07±0.05)分]比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粪便中乙酸、丙酸、丁酸
较,模型组大鼠的 DAI 评分[(3.14±0.29)分]显著升高 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
(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复方芩柏颗粒 大鼠粪便中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
组大鼠的 DAI 评分[(1.44±0.33)、(1.70±0.35)分]均显 或P<0.01)。结果见表5。
著降低(P<0.01)。 表5 各组大鼠粪便中 SCFA 含量比较(x±s,n=9,
3.2 复方芩柏颗粒对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μg/mL)
组别 乙酸 丙酸 丁酸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促炎因子 TNF-α、
正常组 846.11±61.56 426.53±35.12 487.72±74.10
IL-6水平均显著升高,抑炎因子TGF-β1、IL-10水平均显 模型组 534.76±71.93 a 247.10±42.43 a 233.75±48.01 a
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血清促 阳性对照组 717.41±113.00 b 351.25±49.77 b 526.18±125.93 b
复方芩柏颗粒组 635.29±109.12 c 292.94±59.33 c 388.82±154.62 b
炎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抑炎因子水平均显著升高(P<
a:与正常组比较,P<0.01;b:与模型组比较,P<0.01;c:与模型组
0.01)。结果见表4。 比较,P<0.05。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6期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6 · 6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