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中国药房》2025年2期
P. 99
[8]
T1DM 等其他因素导致的 DKA。经停用恩格列净及对 但会因此发生 euDKA 。本例患者 20 余年前确诊为
症治疗后,本例患者的 euDKA 症状得到缓解并消失。 LGMD,其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编码 dysferlin 蛋白的
基于以上信息,临床药师根据 Naranjo 药物不良反应评 DYSF 基因发生致病突变。dysferlin 蛋白功能受损可导
估量表(表 2)进行判断,得 Naranjo 评分为 7 分,认为本 致肌细胞膜融合/修复机制受损,从而使肌细胞变性、坏
[18]
[12]
例患者euDKA与恩格列净的关联性为“很可能” 。 死并被脂肪和纤维组织取代 。本例患者因其骨骼肌
表2 euDKA与恩格列净关联性的Naranjo评分结果 的病理状态,是 euDKA 的易患人群,服用 SGLT2i 后,机
Naranjo分级及分值 体生酮作用增强,最终引发 euDKA。因此,临床在为
相关问题 评分
是 否 未知 LGMD 患者开具 SGLT2i 处方/医嘱时,应警惕该类药物
(1)该不良反应之前是否有结论性报告? 1 0 0 1 所致的euDKA。
(2)该不良反应是否为使用可疑药物后出现? 2 -1 0 2
(3)停药或应用拮抗剂后不良反应是否改善? 1 0 0 1 3.4 恩格列净致euDKA的治疗和药学监护
(4)再次用药,不良反应是否再次出现? 2 -1 0 0 SGLT2i致euDKA 的急性期应及时停用SGLT2i;若
(5)其他原因是否也可以引起该不良反应? -1 2 0 2 不停用 SGLT2i,患者则可能需要更长的 DKA 治疗时
(6)给予安慰剂,不良反应是否再次出现? -1 1 0 0
[13]
(7)血药浓度是否为中毒浓度? 1 0 0 0 间 。本例患者诊断为euDKA后,临床药师根据Naranjo
(8)不良反应轻重程度是否与剂量增减有关? 1 0 0 0 评估量表判断 euDKA 与恩格列净的关联性为“很可
(9)患者之前使用该药或相似药物后是否发生类似的不良反应? 1 0 0 0 能”,遂建议停用恩格列净。同时,由于急性代谢性酸中
(10)该不良反应是否经过客观检查证实? 1 0 0 1
总分 a 7 毒(包括乳酸酸中毒和DKA)为二甲双胍的禁忌证,因此
a:总分≥9分,为“肯定”;总分5~8分,为“很可能”;总分1~4分, 临床药师建议停用二甲双胍。医生均予以采纳。
为“可能有关”;≤0分,为“可疑”。 DKA的常用治疗方法为静脉输注生理盐水、静脉补
3.3 恩格列净致euDKA的机制、诱发因素 充胰岛素及补钾(当血钾<5.2 mmol/L 时)等。euDKA
SGLT2i 致 euDKA 的可能机制包括:(1)SGLT2i 可 的治疗方法与 DKA 相似,区别为将静脉输注的生理盐
抑制胰岛α细胞上的SGLT2,从而直接刺激胰高血糖素 水改为葡萄糖注射液(推荐10%葡萄糖注射液 [11,13] )。其
分泌;SGLT2i还可通过诱导尿糖增加而降低血糖,进而 原因为 euDKA 患者的血糖水平通常低于 13.9 mmol/L,
降低体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比值,继 输注葡萄糖溶液可升高其血糖水平,可有助于使用更大
而促进糖异生及脂肪酸降解,使酮体水平升高。(2) 剂量的胰岛素来抑制脂肪酸降解,从而减少酮体的生
SGLT2i 可诱发渗透性利尿和脱水,从而触发胰高血糖 成。基于此,临床药师建议应用 10% 葡萄糖注射液,并
素、皮质醇和肾上腺素的合成,进一步促进脂肪酸降解 按1单位胰岛素∶5 g葡萄糖的比例将胰岛素注射液加至
和酮体生成。(3)在肾脏中,SGLT2i 可增加酮体的重 10%葡萄糖注射液中,当血糖>11.1 mmol/L时额外静脉
吸收 [13―14] 。 泵入胰岛素注射液,医生予以采纳。同时,临床药师密
了解SGLT2i致euDKA的诱发因素可协助临床更好 切监测患者的血糖,协助医生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
地识别 euDKA 高危患者。临床药师通过文献分析发 的给药速度。
现,恩格列净致euDKA的诱发因素主要为手术、碳水摄 治疗 euDKA 时,如果过早停用胰岛素或基础胰岛
取减少、感染、急性疾病和胰岛素剂量减少或停用,这与 素剂量不足,则易复发,因此应持续使用胰岛素直至
[13]
[4]
Ata 等 的研究结果相似,即在 SGLT2i 致 euDKA 患者 euDKA 缓解。Chow 等 推荐 euDKA 缓解标准为血
-
中,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其次为自行减少胰岛素 糖<11.1 mmol/L、血酮<0.3 mmol/L、血清 HCO3 >15
剂量、发生胰腺炎和接受手术。而本例患者发生euDKA mmol/L、动脉血气pH<7.3、阴离子间隙≤12 mmoL/L;缓
时,并没有合并以上诱发因素。 解后,静脉滴注胰岛素可转换为皮下注射胰岛素。本案
LGMD 患 者 是 euDKA 的 易 患 人 群 。 1987 年 , 例中,临床药师密切监测患者的动脉血气、电解质、血/尿
Braithwaite 等 报道了第 1 例杜氏 LGMD 患者,该患者 酮体等指标,协助医生判断补液及胰岛素停药时间。
[15]
合并T1DM,在腹泻4周后出现了euDKA。Lee等 报道 本例患者的馒头餐试验结果显示,患者的胰岛β细
[16]
了 1 例杜氏 LGMD 合并 T2DM 的患者,在禁食 5 d 后出 胞功能未绝对性缺乏,可在病情稳定后,停用胰岛素,改
现了 euDKA。随后,有文献报道了 1 例 LGMD 患者和 5 为口服降糖药物。由于euDKA缓解后重新使用SGLT2i
[19]
例杜氏 LGMD 患者,在不合并糖尿病的情况下,因并发 容易再次诱发 DKA ,且 LGMD 患者是 euDKA 的易患
感染和短期饥饿而发生严重的酮症酸中毒 [8,17] 。LGMD 人群,因此临床药师建议本例患者永久性停用恩格列净
患者在低碳水摄取或应激情况下,一旦糖原储存耗尽, 等SGLT2i。虽然二甲双胍是治疗T2DM的基石,但其说
就会增加脂肪酸降解,加之肌肉量少,使得肌肉中酮体 明书记载,该药有引起乳酸酸中毒的风险,故急性代谢
的清除减少、体内酮体增加;此外,LGMD患者肌糖原储 性酸中毒患者禁用,可在代谢性酸中毒缓解后重新使
存量少,缺少糖异生的底物,患者不会出现显著高血糖, 用。临床药师和医生商议后,最终确定本例患者的降糖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2期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2 · 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