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中国药房》2025年2期
P. 104

表1 Naranjo评估量表评分结果                        癸钠是人工合成的凝血因子Ⅹ选择性抑制剂,其戊糖结
                       问题分值        得分                         构能显著增加药物与抗凝血酶的亲和力,使其可通过非
           相关问题                            得分理由
                      是  否  未知 达尔西利 来曲唑 亮丙瑞林                  共价键特异性结合抗凝血酶的活化部位,从而快速抑制
          (1)该反应先前是否有  1  0  0  0   1    1  来曲唑说明书中肺栓塞的不良反    活化的凝血因子Ⅹ,进而减少凝血酶生成和纤维蛋白形
           结论性报告?                          应少见(发生率0.01%~0.1%);亮  [22]
                                           丙瑞林说明书提及可能引发血栓     成 。与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不同,磺达肝癸钠不会
                                           栓塞事件如肺栓塞(发生率未知)    与血小板因子Ⅳ结合,也不会对血小板产生影响,因此
          (2)该反应是否在使用  2  -1  0  2  2    2  均在给药后出现           更适合用于血小板减少合并血栓的患者 。同时,《磺
                                                                                                 [23]
           可疑药物后发生的?
          (3)该反应是否在停药  1  0  0  1   1    1  停药并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      达肝癸钠药学实践专家共识》指出,对于血流动力学稳
           或者应用拮抗剂后得到                                         定的PTE患者,可在初始抗凝期间选择磺达肝癸钠进行
                                                                                  [22]
           缓解?                                                短期抗凝治疗(强推荐) 。也有指南指出,对于血栓性
          (4)该反应是否在再次  2  -1  0  0  0    0  未再次使用可疑药物         APS患者尤其是免疫原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考虑使
           使用可疑药物后重复出                                                     [24]       [25]
           现?                                                 用磺达肝癸钠 。Sayar 等 研究发现,4 例使用磺达肝
          (5)是否存在其他原因 -1  2  0  -1  -1  -1  患者考虑可疑APS,有长期旅游   癸钠治疗的难治性血栓患者中,3例在随访70个月内未
           能单独引起该反应?                       制动史和恶性肿瘤史          见血栓形成。基于以上依据,临床药师建议继续使用磺
          (6)该反应是否在应用 -1  1  0  0   0    0  未使用安慰剂
           安慰剂后重复出现?                                          达肝癸钠。《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推荐,临床
          (7)药物在血液或者其  1  0  0  0   0    0  未能监测药物在血液或者其他体    使用磺达肝癸钠治疗PTE时,体重50~100 kg者的剂量
           他体液中是否达到毒性                      液中的浓度              为 7.5 mg,qd,皮下注射;体重<50 kg 者为 5 mg,qd,皮
           浓度?                                                下注射 。此外,因患者的血小板计数<50×10  L ,有
                                                                                                         -1
                                                                    [2]
                                                                                                      9
          (8)该反应是否随剂量  1  0  0  0   0    0  停药,未调整给药剂量
           增加而加重,或者随剂                                         血丝痰及贫血症状(血红蛋白81 g/L),医师和临床药师
           量减少而得到缓解?                                          共同讨论后制定初始抗凝方案为磺达肝癸钠注射液2.5
          (9)患者是否曾暴露于  1  0  0  0   0    0  未曾暴露于同种或者同类药物并    mg,qd,皮下注射。在抗凝治疗的过程中,临床药师密切
           同种或者同类药物并出                      出现类似反应             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血红蛋白、凝血功能指标以及出血
           现类似反应?
          (10)是否存在任何客观  1  0  0  1  1    1  CTPA提示PTE         症状和体征。经治疗后,患者的血丝痰及气促症状消
           证据证实该反应?                                           失,血小板恢复正常,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也逐渐
           总分                   3   4    4                    缩短。
            “肯定”:≥9分;“很可能”:5~8分;“可能”:1~4分;“可疑”:0分。
                                                              3.4 长期抗凝方案制订和药学监护
                            [18]
          使用 CDK4/6 抑制剂 。基于此,临床药师建议停用达                        3.4.1 长期抗凝方案制订
          尔西利。此外,内分泌治疗药物来曲唑说明书提及肺栓                               《抗磷脂综合征诊疗规范》推荐,血栓性APS的抗凝
          塞的不良反应少见(发生率 0.01%~0.1%),亮丙瑞林说                      药物包括华法林、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可单用或联合
                                                                      [11]
          明书提及可能引发血栓栓塞事件如肺栓塞(发生率未                             阿司匹林 。根据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相关意见,首次发
          知),与PTE的相关性均为“可能”,暂不能完全排除其用                         生静脉血栓事件的 APS 患者应口服维生素 K 拮抗剂,
          药风险,故临床药师建议暂停用药,待 PTE 治疗稳定后                         INR目标值为2.0~3.0;考虑到复发性事件的高风险性,
          至肿瘤科门诊确定乳腺癌治疗方案。                                    aPLs全部指标(LAC、aCL和抗β2GPⅠ抗体)均为阳性的
                                                                                  [26]
          3.3 初始抗凝方案分析和药学监护                                   患者不能使用利伐沙班 。一项纳入4项随机对照试验
              确诊PTE后,临床宜尽早启动抗凝治疗。但本例患                         和5项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指出,与aPLs全部指标均为
          者在入院后出现血小板重度减少(血小板计数<50×                            阳性的患者相比,单一指标(LAC、aCL或抗β2GPⅠ抗体
              -1
            9
          10  L ),考虑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的可疑APS,这与                       之一)阳性患者的血栓复发风险较低;且在上述低风险
          是否继续抗凝存在矛盾。国外指南指出,血小板减少症                            患者中,直接口服抗凝药物使用者的血栓复发风险与维
                            9
                                          -1
                                        9
                               -1
         (血小板计数 30×10  L ~50×10  L )是抗凝治疗的                    生素 K 拮抗剂使用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对禁忌 。因此,临床需充分评估血栓形成与出血风                            0.24),提示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可能是该类患者合适的抗
                  [19]
          险。国内外相关指南或共识建议,当血小板计数>50×                           凝选择 。但与aCL或抗β2GPⅠ抗体相比,LAC与血栓
                                                                    [27]
          10  L 时,可全剂量使用抗凝药物;当血小板计数为                          形成存在更强的相关性 。一项回顾性研究比较了接
              -1
            9
                                                                                   [11]
                            9
                  -1
                9
                              -1
          25×10  L ~50×10  L 时,可考虑将抗凝药物剂量减                    受直接口服抗凝药物(阿哌沙班或利伐沙班)或华法林
          半;当血小板计数<25×10  L 时,应避免使用抗凝药                        治疗的单抗体阳性 APS 患者的血栓复发风险,结果显
                                  9
                                    -1
          物 [12,20―21] 。临床药师参考上述指南或共识后,认为本例                   示,与 aCL 阳性患者相比,LAC 阳性患者的血栓复发风
          患者可以继续抗凝治疗。                                         险增加了4.5倍 。这提示LAC阳性患者使用利伐沙班
                                                                           [28]
              本例患者在依诺肝素钠减量(4 000 AxaIU,qn,皮下                  可能会增加血栓复发风险,故不推荐此类患者使用直接
          注射)后仍有血丝痰,故临床药师考虑调整抗凝药物。                            口服抗凝药物。本例患者为LAC强阳性,且合并恶性肿
          研究指出,低分子肝素可能会导致血小板下降,磺达肝                            瘤史,基于上述证据,并考虑到《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 222 ·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2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2期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