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中国药房》2025年2期
P. 60
表2 大鼠血浆样品中环泊酚质量浓度检测的提取回收 数转换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比较),检验水准α=0.05。
率与基质效应考察结果(n=5) 环泊酚的药时曲线如图 2 所示,3 组大鼠体内环泊
提取回收率/% 基质效应/% 酚的血药浓度均随时间延长而迅速下降,其中对照组的
理论质量浓度/
待测物 基质效应因子 归一化基质效应因子
(ng/mL) 结果(x±s) RSD 下降趋势最明显。各组大鼠体内环泊酚的药动学参数
(x±s) 结果(x±s) RSD
环泊酚 30 102.77±9.33 9.08 94.85±6.88 96.67±7.01 7.25 如表3所示,与对照组比较,氯吡格雷正常剂量组大鼠体
250 99.37±4.69 4.72 100.62±7.73 102.55±7.88 7.68 内环泊酚的平均 AUC0-t、AUC0-∞分别升高了 21.4%、
1 600 100.89±5.02 4.98 96.07±6.35 97.91±6.66 6.80 28.7%,平均 MRT0-t、MRT0-∞分别延长了 18.3%、63.5%,
内标 250 103.79±3.64 3.51 98.12±3.87
平均 CL 降低了 2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4.5 稳定性试验
0.05);氯 吡 格 雷 高 剂 量 组 大 鼠 体 内 环 泊 酚 的 平 均
按照“2.4.3”项下方法制备低、中、高质量浓度的质
AUC0-t、AUC0-∞分别升高了20.8%、28.5%,平均MRT0-t、
控血浆样品溶液,每质量浓度平行5份,共4组。取1组
MRT0-∞ 分 别 延 长 了 27.6%、61.3%,平 均 CL 降 低 了
质控血浆样品溶液,按“2.3”项下方法处理后于自动进样
22.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氯吡
器(4 ℃)内放置 24 h,再按“2.1”项下条件进样测定,考
格雷高剂量组大鼠体内环泊酚各药动学参数与氯吡格
察样品在进样器中静置的稳定性;另外3组质控血浆样
雷正常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品溶液分别于室温(25 ℃)下放置8 h、-40 ℃储存30 d、
2 000 对照组
冻融(-40 ℃~室温)循环 3 次后按“2.3”项下方法处理
氯吡格雷正常剂量组
并按“2.1”项下条件进样测定,考察样品的短期稳定性、 氯吡格雷高剂量组
1 500
长期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结果显示,在上述条件下 3
个质量浓度的质控血浆样品溶液中,环泊酚峰面积的 ( ng/mL ) 1 000
RSD 均小于 9%(n=5),符合 2020 年版《中国药典》(四 c/
[13]
部)的相关要求 。 500
2.5 大鼠体内环泊酚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
2.5.1 药动学研究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t/min
将1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氯吡格
图2 各组大鼠体内环泊酚的药时曲线(x±s,n=6)
雷正常剂量组、氯吡格雷高剂量组,每组6只。给药方案
如下:对照组大鼠每天灌胃0.5%CMC-Na溶液(每200 g 表3 各组大鼠体内环泊酚的药动学参数(x±s,n=6)
体重予1 mL);氯吡格雷正常剂量组和氯吡格雷高剂量 药动学参数 对照组 氯吡格雷正常剂量组 氯吡格雷高剂量组
AUC 0-t/(μg·h/L) 255.92±38.85 310.56±32.24 a 309.23±45.56 a
组 大 鼠 分 别 每 天 灌 胃 氯 吡 格 雷 7.5、15 mg/kg(以 AUC 0-∞/(μg·h/L) 261.87±39.47 337.10±30.19 a 336.51±52.89 a
0.5%CMC-Na溶液为溶剂,每200 g体重予1 mL;剂量分 MRT 0-t/min 10.59±0.78 12.53±1.33 a 13.51±1.31 a
别参考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药品说明书的推荐及维持剂 MRT 0-∞/min 12.14±1.13 19.85±7.39 a 19.58±2.02 a
t 1/2/min 12.80±0.94 23.15±15.11 20.10±2.59
量经换算而得);每天 1 次,连续 14 d。于末次给药 12 h
CL/[L/(h·kg)] 9.33±1.28 7.16±0.63 a 7.27±1.08 a
后,经大鼠尾静脉注射环泊酚注射液 2.4 mg/kg(剂量参 V d/(L/kg) 2.87±0.43 3.92±2.31 3.50±0.56
考环泊酚注射液药品说明书的推荐剂量经换算而得), c max/(ng/mL) 1 538.62±198.18 1 541.85±267.60 1 542.37±200.02
并在注射后2、4、8、12、16、20、30、45、60 min于眼内眦取 a: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血约300 μL,分别置于肝素化离心管中,以10 900 r/min 2.5.2 药效学研究
离心 10 min,取上层血浆于-40 ℃冻存,备用。取大鼠 将“2.5.1”项下尾静脉注射环泊酚注射液后的各组
血浆样品,按“2.3”项下方法处理并按“2.1”项下条件进 大鼠迅速放置于平整柔软的保温垫上,从其处于仰卧位
样测定,记录峰面积,以内标法计算血浆中环泊酚的质 并失去翻正反射时开始计时,至其能够成功翻转至俯卧
量浓度。采用GraphPad Prism 8.0.2软件绘制药时曲线, 位时结束计时,统计每只大鼠的翻正反射消失(loss of
[14]
应用DAS 2.0软件的非房室模型对各组大鼠体内环泊酚 righting reflex,LORR)持续时间 。采用 SPSS 27 软件
的药动学参数进行分析。采用SPSS 27软件对药时曲线 对 LORR 持续时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使用 LSD-t
下 面 积(area under the drug concentration time curve, 检验进行多重比较,检验水准α=0.05。3组大鼠经尾静
AUC)、平均驻留时间(mean residence time,MRT)、消除 脉注射环泊酚注射液后,均迅速失去翻正反射;对照组
半衰期(elimination half-life,t1/2 )、血浆清除率(plasma 大鼠的 LORR 持续时间为(674.5±65.0)s,而氯吡格雷
clearance,CL)、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 正常剂量组和氯吡格雷高剂量组大鼠的 LORR 持续时
bution,Vd )、峰浓度(peak concentration,cmax )等进行统计 间分别为(806.0±105.8)s、(835.7±124.4)s,均显著长于
分析(MRT、t1/2、CL、Vd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 对照组(P<0.05),但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比较,并使用LSD-t检验进行多重比较;AUC和cmax经对 义(P>0.05)。
· 182 ·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2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