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中国药房》2025年2期
P. 26
理指南(2021年版试行)》,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 在经济性维度方面,《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
新性、适宜性和可及性6个技术维度及政策维度开展评 (2021 年版试行)》推荐应用药物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
[3]
价 。但并非所有主题都需要进行全维度评价,应结合 分析不同药品治疗方案之间成本和健康产出的综合结
所选评价主题的特点,采取“一事一议”的原则,灵活选 果,可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决策目的构建不同的药物经济
[3]
择适合的评价维度以及指标体系。 学模型,产出指标主要包括效果、效用和效益等 。但在
由我国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案例评价维度统计图(图 具体评价案例中,部分研究并未构建药物经济学模型,
[21]
3)可知,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是评价最多的 3 个维 仅进行了药品日均治疗费用或疗程费用的简单比较 。
度,其次为适宜性和可及性维度;另外,对于新上市的抗 创新性评估是一个专业性强、层级和角度多的信息
[10]
肿瘤药品,应进行创新性、可及性等重要维度的评价 。 收集和研判过程,部分评价案例基于临床创新性、产业
发表于2023年的1篇评价案例除涉及技术维度评价外, 创新性、服务创新性3个指标进行了药品的创新性评价。
[11]
还涉及了政策维度的评价 。对于中成药,研究者除参 早期开展的评价案例大多未进行创新性维度的评价,最
[12]
考《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技术规范》 和《中成药临床综 早纳入此评价维度的案例由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
[13]
合评价指南(2022年版试行)》 外,还应就中医药理论、 究中心发表,具体指标包括临床适应证扩展、作用机制/
人用经验等方面进行中医药特色维度的评价。 靶点创新、临床急需程度、专利价值、技术国产化等指
[4]
标 。各类评价案例评估的创新性指标并不完全一致,
其他 16
政策 6 可根据不同的评价主题,参考相应技术指南设定。
顺应性 9
药品质量 10 适宜性维度包括药品技术特点适宜性和药品使用
药学特性 16
评价维度 中医药特色 27 90 适宜性2个指标,不同评价主题的技术指南推荐的适宜
创新性
[14―16]
可及性
适宜性 100 性维度指标略有不同 。我国已发表的药品临床综
103
经济性 137 合评价案例中适宜性维度的评价指标较为灵活,主要包
有效性 143
安全性 143 括药品技术特点适宜性、药品使用适宜性、药品体系适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宜性和药品监管适宜性等,也有少数评价案例将医师推
发文量/篇
图3 我国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案例评价维度统计图 荐度、患者依从性、适应证、医保目录、药品有效期、使用
[4]
年龄范围等作为适宜性维度的评价指标 。在早期发表
2.3.2 指标体系
的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案例中,虽无适宜性评价的一级维
针对不同评价维度,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不同领域的
度,但其药品信息服务评价和药品顺应性的一级维度均
技术指南均推荐了相关的评价指标 [14―16] 。本研究分析
与适宜性评价有关 。
[7]
了近年来我国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已发表案例的评价指
在可及性维度方面,《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
标体系,并结合相关指南推荐加以分析。
(2021年版试行)》推荐了药品价格水平、可获得性、可负
在安全性维度方面,《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 担性3个评价指标 。药品价格水平可通过比较国内药
[3]
(2021 年版试行)》指出,应综合分析药品上市前后的安
品采购价格与最近一年国际同类型药品价格获得,必要
全性信息 。在具体评价案例中,上市前和上市后安全 时需了解医保报销情况以判断患者实际支付水平。可
[3]
[6]
性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药品质量 、药品安全性信息(毒 获得性由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使用情况或短缺情况
理学、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量、特殊人群用 等反映。可负担性由人均年用药治疗费用占城乡居民
[17]
药、禁忌证以及人种间安全性差异等) 、监管部门信息 家庭年可支配收入比例体现。
[4]
公告 、上市前和上市后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 2.4 评价方法
[7]
[18]
重程度 ,以及同类药品的安全性比较 等具体评价内 本研究通过梳理我国已发表的药品临床综合评价
容;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应根据所选主题和疾病特点 案例,对各个维度及相应指标的数据来源和具体评价方
进行具体评价指标的限定,如抗凝药物的安全性维度评 法进行了汇总分析(限于篇幅,所纳入的52篇评价案例
[19]
价指标应为颅内出血风险 。 的具体信息可扫描本文首页二维码链接页面中“增强出
在有效性维度方面,《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 版”版块查看)。在证据收集部分,评价方法主要为文献
(2021年版试行)》推荐的核心指标主要包括生存时长和 综述法、真实世界研究法、模型研究法、问卷调研/专家访
[3]
生命质量两大类 。此外,不同评估主题的技术指南推 谈法 。
[22]
荐的有效性核心指标各有不同,如抗肿瘤药品的主要结 2.4.1 文献综述法
局指标为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在已发表的抗肿瘤 文献综述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和系统评价两类,针对
药品评价案例中,有效性结局指标还包括无事件生存期 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和可及性维度
[20]
等 。这表明在有效性维度评价指标的设置方面,研究 可开展描述性分析和证据整合;针对安全性、有效性、经
者应根据具体评价主题、药品及适应证特点,选择不同 济性维度可开展系统评价/Meta 分析,Meta 分析应遵循
的疗效指标或终点替代指标。 PICO(population,intervention,comparison,outcome)原
· 148 ·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2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