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中国药房》2025年1期
P. 113
2~8 ℃冰箱内冷藏18 h。各放置条件下,每个质量浓度
100 IPN对照品溶液
水平的供试液分别平行配制3份。
2.2.3 样品预处理 相对丰度/%
分别取IPN标准曲线工作液、质控工作液和各供试
液(先以水稀释至 100 μg/mL)30 μL,加入 MPN 内标工 0 0.60 0.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时间/min
作液 20 μL,再加入超纯水 500 μL,涡旋混匀 2 min,以
14 000 r/min离心2 min后取100 μL上机,待测。 100 MPN内标溶液
2.3 判定标准
2.3.1 含量一致性判定标准 相对丰度/%
在相同的检测条件下,分别测定“2.2.2(1)”项下各 0
0.60 0.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供试液中 IPN 的含量,并计算每组含量的均值、标准差 时间/min
(standard deviation,SD)和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 A. IPN+MPN
tion,CV)。参照 2020 年版《中国药典》定量分析方法中 100
供试液X 2
[14]
对于精密度的要求 ,若每组供试液的CV均小于15%,
则表明IPN的含量具有一致性,即无论采用20 mL或10 相对丰度/%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配制 ICS,其主药 IPN 的含量偏
0
差都可控。 0.60 0.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时间/min
2.3.2 药液稳定性判定标准
100
以各质量浓度水平供试液0 h的IPN质量浓度为初 MPN内标溶液
始值,供试液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放置后,若测得的IPN 相对丰度/%
质量浓度与 0 h 质量浓度均值之比≥90%,则该供试液
被认为是稳定的 [12―13] 。 0
0.60 0.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2.4 结果 时间/min
B.供试液X2+MPN
2.4.1 方法学的建立和验证
图1 UPLC-MS/MS图
分别取空白溶液(0.9%氯化钠注射液)、IPN对照品
溶液(50 μg/mL)和供试液(X2 ),按“2.2.3”项下方法预处 因此取自 6 支 ICS 制得的 6 组供试液中的 IPN 含量均值
理,再按“2.1”项下色谱与质谱条件进样分析,记录色谱 略有偏差。由CV结果可见,在相同的检测条件下,实验
图(图1)。由图1可知,IPN和MPN的峰形良好,与其他 人员或 PIVAS 配制人员或护士采用 20 mL 或 10 mL
色谱峰完全分离,保留时间分别为 1.43、1.65 min;空白 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ICS,再以注射器从混悬状态的
溶液对测定无干扰(图略),说明该方法专属性良好。 药液中随机吸取 1 mL 所得的 10 份供试液中,IPN 含量
取“2.2.1”和“2.2.3”项下的 IPN 标准曲线工作液及 的CV均小于15%,表明不同的操作人员采用20 mL或10
预处理后的IPN标准曲线工作液,按“2.1”项下色谱与质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配制 ICS,其主药 IPN 的含量偏
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以 IPN 对照品质量浓度 差较小,具有一致性。
为横坐标(X)、IPN 与内标 MPN 的峰面积比值为纵坐标 表1 IPN含量一致性考察结果(n=10)
(Y)进 行 线 性 回 归 ,得 回 归 方 程 为 Y=0.049 326X + 以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 以1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
IPN测定结果
2
0.979 693(R =0.999 2),表明 IPN 的质量浓度在 50~ 实验人员 PIVAS配制人员 护士 实验人员 PIVAS配制人员 护士
101.07 100.32 111.94 95.68 103.64 112.29
25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取“2.2.1”和
97.59 119.56 101.11 86.43 103.20 86.27
“2.2.3”项下的质控工作液及预处理后的质控工作液,按 107.63 105.27 96.20 82.23 109.81 105.84
“2.1”项下色谱与质谱条件连续进样测定6次,记录峰面 116.36 127.94 108.50 92.74 100.61 115.02
积,结果显示,IPN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90%、1.84%(n 实测质量浓度/(μg/mL) 105.32 95.67 98.86 84.50 101.89 102.70
均为 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取同一批次 ICS,按 113.93 110.71 104.36 89.20 106.73 89.16
114.37 119.30 102.05 87.23 104.03 99.94
“2.2.2(2)”和“2.2.3”项下方法平行制备 6 份供试液,按 105.17 101.97 111.13 94.99 99.03 90.67
“2.1”项下色谱与质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并根 102.57 106.21 121.01 103.44 96.84 92.73
118.24 104.56 105.35 90.05 99.09 102.24
据标准曲线计算IPN含量,结果显示,IPN含量的RSD为
均值/(μg/mL) 108.23 109.15 106.05 90.65 102.49 99.69
3.46%(n=6),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SD 7.08 10.13 7.32 6.26 3.87 9.82
2.4.2 含量一致性考察结果 CV/% 6.54 9.28 6.91 6.91 3.78 9.85
按“2.2.2(1)”项下方法配制的各供试液中IPN 实测 2.4.3 不同浓度供试液的稳定性考察结果
含量及其偏差结果见表 1。由于 ICS 固有的装量差异, 供试液X1、X2和X3在室温条件下放置4 h后,其IPN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1期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1 · 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