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中国药房》2024年24期
P. 107

1.4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中文数据库(n=988):          英文数据库(n=4 143):
                                                               中国知网(n=345)            PubMed(n=1 371)
              采用 Cochrane 系统评价手册 5.1.0 对纳入文献的质                 万方数据(n=67)             Web of Science(n=1 094)
                                                               维普网(n=330)             Embase(n=1 285)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n=246)    the Cochrane Library(n=393)
          量进行评价,采用 Review Manager 5.4 软件对骨密度相
          关指标、骨折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偏倚风险评                                                       删除重复文献(n=1 397)
          估,总体偏倚风险根据以下 7 类进行评估:随机序列生
          成、分配隐藏、参与者和研究人员盲法、结果评估者盲                                          初筛获得文献(n=3 734)
          法、不完全结局资料、选择性结局报告、其他偏倚来源。                                                      阅读标题与摘要后剔除文献(n=3 681)
          使用“低风险”“高风险”“不确定”进行偏倚风险评定。
          1.5 统计学处理                                                          复筛获得文献(n=53)
              采用 Review Manager 5.4 软件对数据进行 Meta 分                                      阅读全文后排除文献(n=46):
                                                                                         非“序贯治疗”文献(n=11)
          析。骨密度变化百分比以标准化平均差(standard confi‐                                              无目标结局指标及无法获得全文(n=8)
                                                                                         综述、会议摘要或评论(n=16)
          dence interval,SMD)及 95% 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                                重复发表的研究(n=11)
          val,CI)表示;二分类变量以比值比(odds ratio,OR)和                                最终纳入文献(n=7)
                                                    2
          95%CI表示。异质性分析中,若有明显异质性(I >50%                                   图1 文献的筛选流程图
          且P≤0.10),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反之,则采用固定效应                       2.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模型。针对可能的异质性来源根据试验组不同给药顺                                纳入的7项研究       [14―20] 选择偏倚均为低风险;7项研究
          序进行亚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检验水准α=0.05。                          中有5项研究      [14―17,19] 对结局进行了盲法和独立评价,另2
          2 结果                                               项研究   [18,20] 未明确说明是否使用盲法对结局进行评价;7
          2.1 文献筛选结果及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项研究的信息均相对完整,均未发现选择性报道结果。
              初检共获得相关文献5 131篇,剔除重复文献1 397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结果见图2、图3。
          篇,通过阅读标题、摘要后排除 3 681 篇文献,再阅读全                      2.3 Meta分析结果
          文并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 7 篇文                           2.3.1 腰椎骨密度变化百分比
          献 [14―20] ,均为 RCT,共 2 461 例患者,其中试验组 1 215              6 项 RCT [14―16,18―20] (n=1 423)报道了腰椎骨密度变
          例,对照组 1 246 例。7 篇文献中 6 篇为外文文献            [14―19] ,1  化百分比,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I =84%,P<
                                                                                                   2
                      [20]
          篇为中文文献 。文献筛选流程见图 1,纳入文献的基                          0.0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进行分析。Meta
          本特征见表 1。关于文献中失访率的数据,Greenspan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腰椎骨密度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
            [16]
          等 在 2020 年的研究中报告了 17.86% 的失访率,其中                   对照组[SMD=0.90,95%CI(0.44,1.35),P<0.001]。
          试验组失访率为 17.24%,对照组为 18.52%。值得注意                        根据试验组不同给药顺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
          的是,该研究中有 1 名受试者不幸去世。Hagino 等 在                     示,双膦酸盐转换为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组[SMD=
                                                     [17]
          2021 年的研究中报告了 38.27% 的失访率,其中试验组                    0.56,95%CI(0.09,1.03),P=0.02]或甲状旁腺激素类似
                                               [19]
          为 48.67%,对照组为 28.02%。Rittmaster 等 在 2000 年         物转换为双膦酸盐组[SMD=0.97,95%CI(0.49,1.46),
          的研究中报告,治疗结束后有20例受试者未进行骨密度                          P<0.001]腰椎骨密度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详
          测定,试验组与对照组各有10例。                                   见图4。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患者例数                                       干预措施
          第一作者及发表年份 国家        年龄/岁          基础治疗                                                       结局指标
                                   试验组  对照组                               试验组                 对照组
          Black 2005 [14]  美国  55~85  59  60  500 mg钙+400 IU维生素D  甲状旁腺激素(100 µg/d,12个月)转换为阿仑膦酸钠(10  阿仑膦酸钠(10 mg/d,24个月)  ①②③
                                                               mg/d,12个月)
          Cosman 2017 [15]  阿根廷、巴西、丹麦等  49~96  558  581  500~1 000 mg钙+400~800 IU维生素D 阿巴帕肽(80 μg/d,18 个月)转换为阿仑膦酸钠(70       安慰剂(18个月)转换为阿仑膦酸 ①②③④⑤
                                                               mg/周,6个月)                钠(70 mg/周,6个月)
          Greenspan 2020 [16]  美国、巴西、阿根廷等  ≥80  29  27  无      阿巴帕肽(80 µg/d,18个月)转换为阿仑膦酸钠(70 mg,安慰剂(18个月)转换为阿仑膦酸 ①②③④⑤
                                                               56.5 µg/周,24个月)          钠(70 mg/周,24个月)
          Hagino 2021 [17]  日本  ≥75  489  496  无               特立帕肽(56.5 µg/周,72周)转换为阿仑膦酸钠(48周) 阿仑膦酸钠(120周)  ④⑤
          Nanki 2022 [18]  日本  36~87  15  15  活性维生素D+钙         特立帕肽(56.5 µg/周,72周)转换为双膦酸盐(72周)  双膦酸盐(144周)  ①③④
          Rittmaster 2000 [19]  加拿大  50~75  18  19  活性维生素D     甲状旁腺激素(100 µg/d,12个月)转换为阿仑膦酸钠(10  安慰剂(12个月)转换为阿仑膦酸 ①④
                                                               mg/d,12个月)               钠(10 mg/d,12个月)
          包呼和2021 [20]  中国    81~96  36   36  碳酸钙D 3片          唑来膦酸钠(5 mg/年,6个月)转换为特立帕肽(20 µg/d,6 唑来膦酸钠(5 mg/年,12个月)  ①②③④⑤
                                                               个月)
             ①:腰椎骨密度变化百分比;②:全髋关节骨密度变化百分比;③:股骨颈骨密度变化百分比;④:骨折发生率;⑤:不良反应发生率。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24期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24    · 3061 ·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