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6 - 《中国药房》2024年23期
P. 136
偶联磁珠杂交法从生物样本中提取核酸,然后用 LC- 外,流动相中螯合剂(如乙酰丙酮)的添加、样品中阻断
[32]
MS/MS 法进行分析,最早由 Dillen 等 于 2017 年报道。 剂(如牛血清蛋白)和表面活性剂(如吐温 80)的加入都
与传统的 LC-MS/MS 法相比,该法所需样本量更小,96 可以减少寡核苷酸的非特异性吸附 [30,34,38] ;流动相或工
孔板即可批量处理样品,耗时更短,且方法更为稳定。 作溶液中有机溶剂的浓度也会影响寡核苷酸的非特异
[33]
Li 等 开发了用于大鼠血浆和脑组织样品中 ASO 药物 性吸附 [39―40] 。
定量分析的 hybridization LC-MS/MS 法,能特异性地区 7.2 样品前处理技术
分ASO及其n-1代谢产物,实现ASO药物及其代谢产物 样品的前处理是将目标寡核苷酸及其代谢产物从
的同时定量;且该法灵敏度高,大鼠血浆中的 LLOQ 可 基质及大分子蛋白中分离出来的关键步骤,对于提高基
达 0.5 ng/mL,脑组织中的 LLOQ 可达 2.50 ng/g。Li等 [34] 于液相色谱分离技术的分析方法灵敏度至关重要。目
首次建立了猴血清、脑脊液、组织中ASO-001(一种具有 前常见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主要有蛋白沉淀法、LLE 法、
20 个碱基对的 ASO 药物)定量分析的 hybridization LC- SPE法。其中,蛋白沉淀法存在较低的回收率和较高的
MS/MS 法,并证实了该法不受 ASO-001 5 种 3′端和 5′ 基质效应,应用较少 [30,41] 。LLE 法及 SPE 法单独用于寡
端代谢产物(3′n-1、3′n-10、5′n-10、3′n-15、5′n-15)的干 核苷酸的样品制备虽然能得到足够的回收率 [42―45] ,但单
扰;同时,该研究团队还进行了 ASO-001 用于猴的毒代 独的前处理方法往往不能完全除去蛋白质,直接影响方
[35]
动力学研究,所得LLOQ可达0.5 ng/mL。Yuan等 首次 法的灵敏度,因此业界常常将两者结合,用于样品前处
将hybridization LC-MS/MS法用于猴血清、脑脊液、组织 理 [11,18] 。 研 究 表 明 ,LLE 联 合 SPE 法 用 于 人 血 浆 中
[19]
中 siRNA-01(一种双链寡核苷酸药物)的测定,使用 AZD8233的测定时,LLOQ 可达0.2 ng/mL 。随着前处
PNA 探针作为捕获探针,获得了满意的回收率(约 理方法的进一步改进,OLSPE 法也被开发出来,当其用
90%),且测定过程不受推测的 30 个 n-1 代谢产物的干 于人血浆中寡核苷酸的测定时,LLOQ 可达 50 pg/mL,
扰,LLOQ 为 2 ng/mL,且该法还可用于其他 siRNA 药物 比传统 SPE 法的灵敏度提高了 5 倍 。近年来,迅速发
[20]
及双链寡核苷酸药物的生物分析。 展的杂交提取法备受关注,因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该方
hybridization LC-MS/MS法具有与传统ELISA法相 法可以为各种生物基质(如血浆、组织匀浆液、脑脊液)
[34]
当的灵敏度,且样品制备过程简单,不涉及提取等复杂 中的核酸类药物进行高效的样品提取 ,已成为无可
操作,但生物素化的捕获探针需要特殊试剂的设计和合 替代的一种前处理方法。杂交提取法与 microflow
成,开发周期相对较长。 LC-MS/MS 法的结合更是将寡核苷酸的测定方法推上
7 其他相关策略及技术 了一个新的高度,采用生物素化的捕获探针偶联磁珠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基于液相色谱分离技术的分 杂交提取法对大鼠血浆中的 ASO 药物进行提取,再使
析方法的灵敏度,解决核酸的非特异性吸附问题和优化 用 microflow LC-MS/MS 法进行测定,灵敏度可达 0.1
[30]
样品前处理技术成为了主要路径。 ng/mL 。
7.1 非特异性吸附解决策略 7.3 其他
解决核酸的非特异性吸附问题,可减少样品的损 另外,还有一些在小分子化合物中应用得比较成熟
失,提高分析物的回收率,从而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 的分离技术也在近年中用于核酸类药物的生物分析。
[36]
Nguyen 等 采用 HPLC-UV 及 LC-MS/MS 法,以 25-mer 例如毛细管微取样(capillary microsampling,CMS)法,
硫代磷酸酯寡核苷酸及不同聚合度的寡聚胸腺嘧啶脱 即使用毛细管收集少量血液,并使收集的血液在毛细管
氧核苷酸(15-mer、20-mer、25-mer、30-mer、35-mer)为研 中进一步处理成血浆或血清,然后与样品用量较少的
究对象,对非特异性吸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 hybridization LC-MS/MS 法结合,从而在取样量较少的
[46]
明,金属材质的液相色谱硬件(色谱柱和液相色谱系统) 同时保证较高的方法灵敏度。Yuan 等 首次将 CMS
引起的非特异性吸附问题可以通过增加进样次数来解 法与 hybridization LC-MS/MS 法联合用于幼年小鼠血
决,但这种解决办法只是短暂的,且重复性不好;表面混 浆样品中一种 ASO 药物(20-mer,分子量为 7 100Da)
合二氧化硅修饰材质的液相色谱硬件几乎不存在非特 的分析,并成功完成了该药的药代动力学及毒代动力学
异性吸附问题,相对于金属材质的液相色谱硬件,可使 评估。
25-mer 硫代磷酸酯寡核苷酸的回收率提高 73%。该研 8 结语
究同时对流动相pH值(4、7、8.5)对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评 随着生物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液相色谱分离
估,发现当流动相 pH 值为 8.5 时,25-mer 硫代磷酸酯寡 技术的分析方法也逐渐完善,基于 PNA 杂交的 HPLC-
[37]
核苷酸的回收率最高。Zhang等 报道使用硅烷化玻璃 FL法、LC-HRMS法、microflow LC-MS/MS法、hybridiza‐
容器配制溶液,并在溶剂中添加离子对试剂(六氟异丙 tion LC-MS/MS法和OLSPE-LC-MS/MS法等,在保持了
醇、三乙醇胺)可以减少寡核苷酸的非特异性吸附。另 原有基于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分析方法(如HPLC-UV法)
· 2962 ·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23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