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中国药房》2024年19期
P. 11

认为可批准该设备的适应证仅限于疼痛和功能受限程                            行)》专门对PPI进行了阐述,提出PPI可能在治疗背景、
          度较高的患者,并通过上市后研究来确认该装置的长期                           终点选择和动态的获益-风险评估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指
          安全性和有效性。这既能使重症患者及时通过该设备                            导作用,并对PPI的定义以及其在获益-风险评估和药品
                                             [2]
                                                                                       [1]
          获得治疗,又避免了轻症患者的无效治疗 。                               研发中的作用等做了简要说明 。
          3.2.3 纳入医疗产品说明书                                        但目前我国 PPI 的应用尚处于初步阶段,存在诸多
              在上市审批环节,PPI 除了可以作为审批决策的证                       挑战。首先,我国在患者参与医疗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决
          据,还被纳入了医疗产品说明书,从而为上市后医疗产                           策方面缺乏更高层级法律文件的推动和指导:一方面,
          品的使用提供了更多参考信息。《患者偏好信息指南》第                          尽管 CDE 针对“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已发布多项
          七章专门提出,经 FDA 审查且为 FDA 上市审批决策提                      指导文件,但这些指导文件并不具有强制性的法律约束
          供参考的PPI应纳入医疗器械说明书,并需符合FDA对                         力,申请人对组织患者参与药物研发仍缺乏动力,患者
          说明书监管的要求。医疗产品说明书是监管部门批准                            偏好、观点等的研究及其在药物研发环节的应用仍有待
          的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医疗器械合理使用的重要依据,                           加强;另一方面,患者参与医疗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决策
          纳入 PPI 可进一步提高其合理性和全面性,向患者及医                        缺乏统筹规划和指导,在上市审批等其他环节,患者偏
          生提供更加充分的临床决策信息。                                    好、观点等的应用工作尚未开展。其次,我国对PPI的重
              例如 FDA 在批准利妥昔单抗皮下注射剂上市时就                       视程度不够,在 PPI 的收集与证据的应用方面缺乏专门
                           [23]
          将PPI纳入了说明书 。利妥昔单抗是主要用于治疗非                          的指导文件:在PPI收集方面,尽管我国已有部分指导文
          霍奇金淋巴瘤的靶向药物,利妥昔单抗静脉注射剂最早                           件对 PPI 进行了基本的阐述,但在患者偏好研究规范及
          于1997年被FDA批准上市,使用时需要缓慢输注1.5~                       质量评价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患者偏好研究的开展相
          6 h;后欧盟又于 2014 年批准了利妥昔单抗皮下注射剂                      对较少,研究质量有待评估;在 PPI 的应用方面,同样缺
          上市,使用时需皮下注射5~7 min。2017年一项关于既                      乏有效指导,尚未形成较为明确且完善的证据应用路
          往未经治疗的 CD20+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或滤泡性                       径。尽管指导文件提到PPI可纳入获益-风险评估体系,
          淋巴瘤患者对利妥昔单抗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的偏好                            为符合患者需求的有价值的药物研发和上市提供科学
          研究结果显示,77% 的患者偏好于皮下注射,主要原因                         证据,但由于 PPI 质量参差不齐、证据应用路径不够明
          是注射所需时间短;11% 的患者偏好于静脉注射,主要                         确,故目前患者偏好的研究多停留在研究阶段,其结果
          原因是用药过程感觉更舒适;7.7%的患者对给药途径没                         尚未真正被应用到实践中。如何提高 PPI 的数量和质
                                         [24]
          有偏好;另外小部分患者未完成研究 。2017年FDA在                        量,PPI 作为证据如何为企业及政府部门的研发和监管
          批准利妥昔单抗皮下注射剂(Rituxan Hycela)上市时,将                  决策提供参考,仍需进一步探索。
          这一PPI纳入了药品说明书。                                     5 启示与建议
              PPI纳入利妥昔单抗皮下注射剂药品说明书并不是                        5.1 在更高层级的法律文件中明确鼓励患者偏好的研
          孤例,同样将 PPI 纳入药品说明书的还有帕妥珠曲妥珠                        究与应用
          单抗皮下注射液(Phesgo)、曲妥珠单抗皮下注射液(Her‐                        美国患者偏好的研究与应用有国会立法支持,支持
          ceptin Hylecta)等。随着FDA对PPI的重视,预计未来将                文件的法律层级较高;同时,FDA 相关部门在战略规划
          有更多 PPI 被纳入药品说明书,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临床                        中将PPI支持决策列为战略目标。这不仅为PPI纳入医
          决策参考信息。                                            疗产品上市前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还明确了
          4 我国PPI应用现状与挑战                                     相关机构的工作目标,确保了患者偏好研究与证据应用
              自2021年起,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                       的有序推进。而目前我国患者偏好的研究与应用主要
          心(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CDE)相继发布了《组织          由CDE通过制定技术指导原则进行推动,缺乏更高层级
          患者参与药物研发的一般考虑指导原则(试行)》《以患                          的法律支持。借鉴美国的经验,建议我国将患者偏好的
          者为中心的药物临床试验设计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研究与应用写入更高层级的法律文件,由国家药品监督
         《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获益-风险评估技术指导原则(试                           管理部门以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明确推动“以
          行)》等多项指导原则,从药物研发、实施和评价的不同                          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鼓励患者偏好的方法学和应
          阶段系统阐述了如何在研发早期充分考量患者需求,纳                           用研究,从而增强利益相关者对患者偏好研究的重视程
          入 PED 进行临床试验设计。一系列文件的发布标志着                         度,加快患者偏好研究及应用的高质量发展。
          我国“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策略从理念探索上升                           5.2 针对PPI的收集与应用制定专门的指导文件
                                            [25]
          到实践落地层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其中《以患                               通过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获得的 PPI 可作为患者
          者为中心的临床试验获益-风险评估技术指导原则(试                           视角的有效证据,为医疗产品研发和上市决策提供参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19期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19    · 2325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