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中国药房》2024年11期
P. 40

(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血清中上述
                                                              指标水平(乙酸乙酯部位低剂量组IFN-γ水平除外)均显
                                                              著逆转(P<0.05)。结果见表5。
                                                              表5 各组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结果(x±s,
                                                                   n=10,pg/mL)
                                                              组别              IL-2    IL-3     IFN-γ   TNF-α
                 A.空白对照组                   B.模型组
                                                              空白对照组         108.74±5.37  27.85±1.04  266.30±7.21  134.64±7.94
                                                              模型组           60.65±4.80 a  17.43±0.61 a  159.54±9.15 a  194.58±6.58 a
                                                              阳性对照组         108.77±3.21 b  26.67±0.60 b  233.42±9.60 b  127.07±5.47 b
                                                              乙酸乙酯部位低剂量组    82.93±5.31 b  21.53±1.32 b  181.85±6.96  162.04±7.61 b
                                                              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    93.52±3.40 b  22.94±0.68 b  213.04±11.24 b  173.79±5.89 b
                                                                 a: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b:与模型组比较,P<0.05。
                                                              3.6 乙酸乙酯部位对小鼠全血中白细胞表面标志物水

                 C.阳性对照组              D.乙酸乙酯部位低剂量组            平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全血中白细胞表面
                                                              CD3、CD19抗体水平均显著降低,CD11b、Mac-3抗体水
                                                              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
                                                              鼠全血中上述白细胞表面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逆转(P<
                                                              0.05)。结果见表6。
                                                              表6 各组小鼠全血中白细胞表面标志物水平的检测结
                         E.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
           图1 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形态观察结果(HE染色)                               果(x±s,n=10,%%)
                                                              组别             CD3抗体   CD19抗体   CD11b抗体  Mac-3抗体
              表3 各组小鼠血液学分析结果(x±s,n=10)                        空白对照组          8.26±0.21  15.40±0.71  14.77±1.17  19.73±2.94
                   白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红细胞  平均红细胞 红细胞平均血 红细胞平均血红    模型组            1.95±0.02 a  3.82±0.46 a  26.33±1.73 a  42.17±2.39 a
           组别
                    ×10  μL -1  (g/dL)  比容/%  体积/fL  红蛋白量/pg 蛋白浓度/(g/dL)  阳性对照组  3.21±0.04 b  6.20±0.11 b  15.17±1.92 b  21.77±4.67 b
                      3
           空白对照组    4.24±0.22 14.77±0.30 44.22±0.73 49.02±0.29 16.28±0.26  33.18±0.61  乙酸乙酯部位低剂量组  4.06±0.38 b  10.37±1.07 b  14.35±1.87 b  22.63±3.26 b
                        a
                              a
           模型组     40.22±4.92 13.19±0.15 41.31±0.72 48.79±0.44 15.63±0.05 a  31.84±0.17 a  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  5.16±0.10 b  7.49±0.53 b  16.60±1.76 b  21.45±1.42 b
                                     a
           阳性对照组    9.88±0.82 13.97±0.29 44.11±0.76 49.43±0.47 15.80±0.06  31.98±0.30
                              b
                                     b
                        b
                                                                 a: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b:与模型组比较,P<0.05。
           乙酸乙酯部位低剂 27.19±2.14 13.30±0.12 42.42±0.62 49.37±0.31 15.68±0.07  31.35±0.24
           量组                                                 4 讨论
           乙酸乙酯部位高剂 10.75±1.09 15.13±0.83 44.93±2.47 48.93±0.41 15.72±0.12  32.42±0.44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也是我国十大高发
                                     b
                              b
                        b
           量组
                                                              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其治疗手段复杂,容易加重患者经
             a: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b:与模型组比较,P<0.05。
                                                              济负担。中药具有多环节、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毒性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中性粒细胞计                           弱、副作用少,目前已有多种中药有效成分被发现具有
                                                                          [7]
          数、单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显著增加(P<                           抗白血病活性 。本研究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含羞草根
          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乙酸乙酯部位高剂                         的乙酸乙酯部位可抑制WEHI-3细胞增殖。在白血病早
          量组小鼠上述细胞计数均显著减少(P<0.05),乙酸乙                         期阶段,患者血液中淋巴细胞增多是主要的临床表现之
          酯部位低剂量组小鼠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减少(P<                            一,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容易出现淋巴结肿大、肝脾
          0.05)。结果见表4。                                        肿大以及肝血管淤滞现象           [8―9] 。本研究体内实验结果显
                                                              示,模型组小鼠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其精神状态逐渐
                                                     9
          表4 各组小鼠白细胞分化结果(x±s,n=10,×10  L )
                                                       -1
                                                              下降,且由于腹水的生成导致其体重增加,全血中白细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组别         淋巴细胞计数
                               计数     计数     计数      计数       胞计数增加,肝、脾指数升高,肝实质可见大量髓外造血
           空白对照组      2.13±0.42  1.02±0.36  0.91±0.28  0.06±0.02  0.12±0.05  细胞增生等;经乙酸乙酯部位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有所
           模型组        4.12±1.40  18.53±2.44 a  4.68±0.64 a  0.68±0.16 a  0.12±0.05
           阳性对照组      2.36±0.47  3.86±0.38 b  0.58±0.08 b  0.06±0.01 b  0.03±0.02 b  改善,这提示乙酸乙酯部位可抑制白血病细胞异常增
           乙酸乙酯部位低剂量组  4.57±0.87  9.29±5.23  0.61±0.07  0.11±0.02 b  0.06±0.03  殖,改善AML模型小鼠的病理症状。
           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  2.67±0.56  4.27±1.01 b  0.65±0.17 b  0.07±0.02 b  0.10±0.07
                                                                  IL-2 能 够 激 活 T 细 胞 和 刺 激 自 然 杀 伤(natural
             a: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b:与模型组比较,P<0.05。
                                                              killer,NK)细胞,从而增强 NK 细胞的杀伤活性,进而识
          3.5 乙酸乙酯部位对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别并攻击白血病细胞 。IL-3在调节机体造血功能方面
                                                                                [10]
                                                                                                           [11]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 IL-2、IL-3、                    具有重要作用,可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
          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TNF-α水平显著升高                    IFN-γ 可通过提高免疫调节功能,增强机体对恶性肿瘤
          · 1318 ·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11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11期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