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中国药房》2024年11期
P. 104
表3 各变量及其详细信息 致。相关指南指出,NT-proBNP 水平与慢性 HF 严重程
[12]
变量 详细信息 度呈正相关 ;既往研究证实,NT-proBNP 的降低与 HF
随访LVEF 连续变量,单位:% 患者显著的心室反向重塑和临床结局改善有关 ,这表
[8]
性别 分类变量:0=女性,1=男性 明维立西呱可以逆转心室重构并改善心功能。本研究
组别(冠心病分组) 分类变量:0=非冠心病组,1=冠心病组
年龄 连续变量,单位:岁 与 SOCRATES-REDUCED 试验的结局改善时间存在差
HF病程 连续变量,单位:月 异,这可能与本研究中患者基线 NT-proBNP 水平更高
基线NT-proBNP 连续变量,单位:μg/L [3 983.22(12 821.40) vs. 2 805.00(4 729.00)]存在一定关
时间 作为因子时为分类变量:0=“基线”,1=“第1个月”,6=“第6个月” 系,提示具有较高基线NT-proBNP水平的患者可能需要
作为协变量时为连续变量,单位:月
基线LVDd 连续变量,单位:mm 较长时间才能看到维立西呱的疗效。因此,未来的研究需
基线LVDd分组 分类变量:A组“≤52 mm”,B组“53~61 mm”,C组“62~71 mm”,D组“≥72 mm” 要考虑患者基线NT-proBNP水平对维立西呱疗效的影响。
3.2 维立西呱对HF患者LVEF和LVDd的影响
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趋势。与模型 1 相比,模型 2 引入基
扩张型心肌病组患者的 LVDd 更长、LVEF 更低,这
线LVDd分组以及其与时间的交互项后,截距的方差(个
可能与其心室不良重构和心肌纤维化程度严重有
体间的变异)变大(67.42 vs. 53.26),而重复测量的方差
关 [8,11]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6个月,全人群的LVEF水平
(个体间变异外的随机误差)变小(2.18 vs. 2.48)。这种
较基线值有一定的提升,差异虽未有统计学意义(P=
变化可能是因为模型2包含了更多与时间相关的固定效
0.060),但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非扩张型心肌病组患者的
应交互项,而这些交互项在解释随访期间 LVEF 的变异
LVEF提升明显,且LVDd较基线值显著缩短。这佐证了
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导致个体间变异外的随机误差
维立西呱抗心肌纤维化逆转心室重构的作用。同时本
减小。模型2显示,与基线LVDd≥62 mm相比,LVDd≤
研究也显示,基线 LVDd 可影响随访期间患者的 LVEF
61 mm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的LVEF提升速度更快(P<
变化,提示在不同左室腔内径患者中,维立西呱抗心肌
0.05)。结果见表4。
纤维化、心室重构的效果存在差异;在疾病早期、 LVDd≤
表4 基线 LVDd 影响随访 LVEF 的线性混合模型结果 61 mm的患者使用维立西呱的获益更多,但是最佳用药
(n=52) 时机仍需开展更多研究来探讨。本研究还发现,不同类
模型 效应 变量 β 标准误差 t/Z 95%CI P 型急性失代偿 HF 患者(扩张型心肌病/非扩张型心肌
1 固定效应 截距 40.52 2.53 16.011 35.417~45.615 <0.001 病)不同基线水平的累积效应会影响维立西呱的临床疗
冠心病分组 a 6.94 3.19 2.174 0.509~13.374 0.035 效与治疗结局;且相较于非冠心病HF患者,冠心病合并
基线LVDd -6.43 1.53 -4.205 -9.505~-3.347 <0.001
时间 1.13 0.48 2.348 0.157~2.105 0.024 HF患者对维立西呱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其LVEF的改
基线LVDd×时间 -0.77 0.29 -2.695 -1.345~-0.192 0.010 善也更为显著。其原因可能是维立西呱通过修复一氧
组别(冠心病分组)×时间 0.24 0.60 0.398 -0.982~1.464 0.692 化氮-鸟苷酸环化酶-环磷酸鸟苷细胞信号通路,减少心
随机效应 截距的方差 53.26 24.19 2.202 21.868~129.721 0.028 [13]
重复测量的方差 2.41 0.71 3.381 1.350~4.304 0.001 肌细胞凋亡,逆转心室重构,恢复心功能 。
2 固定效应 截距 33.33 4.03 8.279 25.213~41.454 <0.001 3.3 维立西呱对HF患者KCCQ评分的影响
冠心病分组 a 6.64 3.10 2.084 0.208~12.720 0.043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维立西呱治疗1个月后,全人
A组 b 21.82 4.98 4.378 11.766~31.869 <0.001 群和两亚组患者的 KCCQ 评分均显著提升并持续改善
B组 b 4.39 4.30 1.022 -4.278~13.061 0.313
C组 b 3.29 4.08 0.807 -4.935~11.524 0.424 至试验结束,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D组 b 0 0 - - - 0.01),提示维立西呱可有效提升 HF 患者生活质量。这
A组×时间 1.92 0.77 2.493 0.360~3.487 0.017 与 VICTORIA 试验 不同,VICTORIA 试验中的 HFrEF
[7]
B组×时间 1.62 0.63 2.571 0.345~2.905 0.014 患者使用维立西呱后并没有明显提升 KCCQ 评分。
C组×时间 1.12 0.66 1.703 -0.212~2.456 0.097
D组×时间 -0.50 0.82 -0.609 -2.154~1.158 0.546 SOCRATES-PRESERVED试验显示,经维立西呱治疗12
组别(冠心病分组)×时间 0.148 0.61 0.242 -1.090~1.386 0.810 周后的射血分数保留型HF患者的KCCQ评分以时间和
随机效应 截距的方差 67.42 18.05 3.734 39.889~113.955 <0.001 剂量依赖性方式提升 ,与本研究结果类似。上述几项
[14]
重复测量的方差 2.18 2.62 0.834 0.208~22.864 0.404
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与不同的研究设计、患者群体(种
a:以非冠心病组为参照;b:以D组为参照。
族、性别、合并症等)、样本量、给药剂量及持续时间等多
3 讨论 种因素有关。
3.1 HF 患者基线 NT-proBNP 水平对维立西呱疗效的 3.4 维立西呱的肾脏安全性
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全人群、两亚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后6个月,全人群和两亚组 Scr、eGFR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 VICTORIA 试
患 者 的 NT-proBNP 水 平 均 较 基 线 值 显 著 降 低(P< 验 结果一致。大量临床前研究表明,维立西呱可通过
[6]
[11]
0.05),这与 SOCRATES-REDUCED 试验 中维立西呱 调节肾血流以及对肾小球和肾间质的保护作用,保护肾
(10 mg/d)组治疗12周后NT-proBNP水平调节情况相一 功能 [15―16] 。
· 1378 ·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11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