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中国药房》2024年9期
P. 45
1 000 表3 5个共有差异代谢物的具体信息
800 保留时 离子
600 代谢物名称 质荷比 VIP 值 分子式 KEGG号 HMDB ID号
间/min 模式
400
癸二酸 4.68 202.122 2 5.063 04 正 C 10H 18O 4 C08277 HMDB00792
200
K 利胆酸3-O-葡萄糖醛酸 10.24 616.347 8 2.279 75 正 C03033 HMDB02513
t[2] 0 M C 30H 48O 9
-200 X 2-氧代-4-甲硫基丁酸 10.46 190.051 5 1.157 61 正 C 5H 8O 3S C01180 HMDB01553
6
6
N ,N ,N -三甲基-L-赖氨酸 2.42 171.150 5 1.071 32 正 C 9H 20N 2O 2 C03793 HMDB01325
6
-400
-600 脱氧胞苷 2.55 208.072 6 1.363 58 负 C 9H 13N 3O 4 C00881 HMDB00014
-800
-1 000
-1 000 -500 0 500 1 000
t[1]
A.正离子模式下
1 200
1 000
800
600 注:K为对照组,M为模型组,X为甲巯咪唑组。
400 图4 各组大鼠尿液中5个共有差异代谢物的相对强度
200 K
t[2] 0 M 分析热图
-200 X
-400
-600 表4 各组大鼠尿液中5个差异代谢物的表达情况(x±
-800 s,n=10)
-1 000
-1 200 利胆酸3-O-葡萄 2-氧代-4-甲硫 N ,N ,N -三甲
6
6
6
组别 癸二酸 脱氧胞苷
-2 000 -1 000 0 500 1 000 1 500 糖醛酸 基丁酸 基-L-赖氨酸
t[1] 对照组 15 342.49±3 022.08 304.60±72.33 574.53±162.31 666.53±115.94 2 268.30±620.32
B.负离子模式下 a a a a a
模型组 24 437.23±684.66 2 413.57±790.80 46.58±7.79 1 324.61±330.27 1 369.56±320.25
注:K为对照组,M为模型组,X为甲巯咪唑组。 甲巯咪唑组 17 865.03±469.05 1 043.51±243.49 475.10±81.48 c 765.92±118.74 1 601.84±107.14 b
c
c
b
图2 正负离子模式下各组大鼠尿液的OPLS-DA图 a:与对照组比较,P<0.01;b:与模型组比较,P<0.05;c:与模型组
比较,P<0.01。
6
3.2.3 代谢通路的富集分析
5 个共有差异代谢物结合 HMDB、KEGG 数据库分
-lgP 4 FC 2 析发现,甲巯咪唑改善甲亢大鼠代谢紊乱主要涉及戊糖
0 和葡萄糖醛酸相互作用、赖氨酸降解、半胱氨酸和甲硫
-2
氨酸代谢以及嘧啶代谢这4条代谢通路。结果见表5。
2
表5 差异代谢物涉及的代谢通路
该通路中 精确匹配 经Holm- 经错误发
该通路的 该通路的
信号通路名称 的化合物 的标志物 原始P值 Bonferroni法校 现率校正
-4 -2 0 2 期望值 影响值
log 2 FC 总数/个 数量/个 正后的P值 后的P值
A.模型组 vs. 对照组 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相互作用 18 0.046 1 0.046 1 1 0.141
赖氨酸降解 25 0.065 1 0.063 1 1 0
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 33 0.085 1 0.083 1 1 0.064
6
嘧啶代谢 39 0.101 1 0.097 1 1 0.005
4 讨论
FC
4
0 4.1 甲巯咪唑改善甲亢的药效学变化
-lgP -5 左甲状腺素钠片为化学合成的T4精制剂,其吸收稳
-10
2
定、作用时间长,在体内转变成T3而活性增强,具有促进
代谢、增加产热和增强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感受性等
0 作用,可很好地模拟甲亢的临床表现 [7―8] 。因此,本研究
-10 -5 0
log 2 FC 采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建立甲亢模型。本研究结果显示,
B.甲巯咪唑组 vs. 模型组 灌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后,模型大鼠出现了典型的甲亢表
注:图中红色点表示表达上调的代谢物,蓝色点表示表达下调的
现,且血清中 T3、T4、FT3、FT4 水平和肛温均显著升高,
代谢物,灰色点表示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代谢物;两条竖线外侧
TSH水平和体重均显著降低,与甲亢的生化指标变化一
为FC>2的代谢物;横线以上表示两组样本间代谢物表达显著上调或
下调。 致。经甲巯咪唑干预后,模型大鼠血清中上述指标均显
图3 各组大鼠尿液中代谢物的火山图 著逆转,甲亢症状明显改善。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9期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9 · 10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