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中国药房》2023年24期
P. 76
2.2.4 精密度试验 超声处理 30 min 的提取效率为最优。本课题组前期对
取“2.2.3”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绿原酸、木犀草 不同流动相体系进行比较发现,相比于乙腈,以甲醇作
素、槲皮素、芦丁、原儿茶酸、异绿原酸 A、木犀草苷质 为有机相时各成分的分离度更好;同时,在水相中加入
量浓度分别为 2 515.00、210.00、25.25、100.25、125.50、 0.1% 甲酸能有效提高各成分的质谱响应并改善色谱峰
3 750.00、980.00 ng/mL),按“2.2.2”项下色谱与质谱条件 峰形,故最终将流动相体系确定甲醇-0.1%甲酸溶液(梯
连续进样 6 次,记录峰面积。结果显示,各成分峰面积 度洗脱)。传统药材成分组成复杂多样,且各成分在不
RSD均小于3.00%(n=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同电离模式下离子化程度和响应强度均有所差异,为全
2.2.5 稳定性试验 面、精准表征山苦荬药材所含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正、
精密称定山苦荬药材粉末(批号C20210514)约1.0 g, 负两种电离模式对山苦荬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辨识
精密称定,按“2.2.1(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 分析。
于室温下放置0、3、6、9、12、24 h时按“2.2.2”项下色谱与 3.2 含量测定的质谱条件优化
质谱条件进样分析,记录峰面积。结果显示,各成分峰 传统药材饮片中所含成分含量的高低与其药效的
面积RSD均小于3.00%(n=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室温 强弱、质量的优劣密切相关。为保障山苦荬药效和质量
放置24 h内稳定性良好。
的稳定性,本研究通过 HPLC-MS/MS 技术对其中的绿
2.2.6 重复性试验
原酸、木犀草素、槲皮素、芦丁、原儿茶酸、异绿原酸 A、
精密称定山苦荬药材粉末(批号C20210514)约1.0 g,
木犀草苷7种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本课题组前期采用
平行 6 份,按“2.2.1(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
质谱全扫描方式对各待测成分的离子化模式进行了确
“2.2.2”项下色谱与质谱条件进样分析,记录峰面积并代 认,结果显示,7种成分在负离子模式下的响应均优于正
入回归方程计算样品含量。结果显示,绿原酸、木犀草
离子模式;在确认各待测成分的离子化模式后,本课题
素、槲皮素、芦丁、原儿茶酸、异绿原酸A、木犀草苷平均 组通过设置不同碰撞能量分别进行产物离子扫描,初步
含量分别为 2 582.90、97.73、0.95、16.52、9.35、1 031.87、
获得碰撞能量、前体离子及产物离子后,采用质谱自动
1 919.05 μg/g,且RSD均小于3.00%(n=6),表明方法重
优化程序对碰撞能量、前体离子及产物离子进一步优
复性良好。
化,最终获得各待测成分的质谱分析参数。
2.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3.3 含量测定的结果分析
精 密 称 定 已 知 含 量 的 山 苦 荬 药 材 粉 末(批 号
3 批不同来源山苦荬药材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批号
C20210514)6 份,每份约 0.5 g,精密称定,分别加入
C20210514 和批号 T20210607 的山苦荬药材中槲皮素、
“2.2.1(1)”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适量(加入量与已知量
芦丁及原儿茶酸含量均明显低于批号H20210523样品,
相等),按“2.2.1(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
而其他各成分含量均明显高于批号H20210523样品;与
“2.2.2”项下色谱与质谱条件进样分析,记录峰面积并计
算加样回收率。结果显示,绿原酸、木犀草素、槲皮素、 批号 T20210607 样品相比,批号 C20210514 的山苦荬药
芦丁、原儿茶酸、异绿原酸A、木犀草苷的平均回收率分 材中芦丁含量较高,而绿原酸含量较低,其他成分含量
别 为 101.48%、99.83%、99.35%、96.72%、105.84%、 则相当。由此可见,地域差异对山苦荬药材中上述成分
98.29%、99.58%(RSD 分 别 为 2.24%、2.94%、3.22%、 的含量存在一定影响,但由于本研究涉及样本来源较为
3.16%、3.07%、2.60%、2.44%,n=6)。 局限,后期将扩大药材收集范围,作进一步评价。
2.2.8 样品含量测定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建成分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快
取 3 批 山 苦 荬 药 材(H20210523、T20210607、 速、简便,可为山苦荬质量标准建立提供科学依据,也可
C20210514)各 3 份,按“2.2.1(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 为今后山苦荬血浆移行成分解析、移行-网络分析奠定
溶液,再按“2.2.2”项下色谱与质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 数据基础。
峰面积并代入回归方程计算样品含量,结果见表4。 参考文献
表4 不同来源山苦荬中7种成分平均含量(n=3,μg/g) [ 1 ] 孙丽君,常福厚,白图雅,等. 山苦荬保肝活性部位筛选及
批号 绿原酸 木犀草素 槲皮素 芦丁 原儿茶酸 异绿原酸A 木犀草苷 其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药房,2021,32(9):1089-1092.
H20210523 1 145.77 23.75 2.12 23.18 21.85 833.25 199.56 SUN L J,CHANG F H,BAI T Y,et al. Screening of hepato-
T20210607 3 261.25 97.86 0.92 1.06 9.74 1 024.80 1 800.74 protective activity fractions from Ixeris chinensis and
C20210514 2 632.21 97.90 0.95 16.43 9.35 1 045.58 1 869.78
study on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s[J]. China Pharm,
3 讨论 2021,32(9):1089-1092.
3.1 样品前处理条件及成分鉴别的色谱和质谱条件 [ 2 ] 海宇 . 绿原酸与槲皮素协同抗炎效应及用量优化研究
优化 [D]. 西安:西北大学,2021.
本课题组前期对样品处理方式(超声处理、加热回 HAI Y. Research on the synergistic anti-inflammatory
流处理)、处理时间(15、30、45 min)进行考察,结果显示, effect and dosage optimiz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 3010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24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