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中国药房》2023年24期
P. 41

120                                         升,说明学界对该领域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加;但从纳
                    109
                 100
                                                             入文献的期刊来源来看,发表在医疗卫生类核心期刊的
                  80
                 提及频次/次  60  46     51                       文献较少(仅占18.21%),提示当前我国中医药人力资源
                                                             相关研究的质量亟须提升。《“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
                  40
                        34
                               30  26   43     31
                  20               12       19   10          规划》提出,需要加强其他重点领域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6     7  7       8  6   9
                   0                                         建设,例如培养中医药统计和信息化人才等。为此笔者
                     人才数量  人才开发  人才素质  人才培训  人才政策  人才引进  学历结构  职称结构  年龄结构  地区结构  部门结构  专业知识  科技投入  继续教育  西医化趋向  管理机制  政策支持  建议,应鼓励广大研究者深入中医药人力资源重点领
                                                                                                      [8]
                                 存在问题                        域,加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升研究质量 ,以持
                                                             续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量化的参考指标,为中医药
           图5 纳入文献描述的中医药人力资源存在问题分布
                                                             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
          2.3.4 对策研究情况
                                                                 从研究类型可知,调查研究较理论研究更多,且多
              针对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49篇文献(15.12%)提出
                                                             通过自设问卷、访谈等方式展开,这与研究主力为学校
          应持续培养高层次人才,不断增加执业医师数量;14 篇
                                                             有一定的关联。对此笔者建议,应发挥医药学类院校的
         (4.32%)提出应根据地区情况制定相应政策和流动机
                                                             科研优势,利用实地调查等方式对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
          制,重点下沉基层;13篇(4.01%)提出应鼓励当前中医药
                                                             的工作满意度、流动意愿、岗位胜任力等方面进行深入
          人才提升学历。
                                                             研究。此外,当前国内中医师/中药师岗位胜任力评价方
              针对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57篇文献(17.59%)
                                                             法较为缺乏,量表指标普适性有限,建议必要时可对加
          提出应当改善人力资源流失严重地区的就业条件,营造
                                                                                                           [9]
                                                             拿大、德国等国的岗位胜任力模型(如CanMEDS框架 )
          吸引人才的环境和氛围;56篇(17.28%)提出要建立和完
                                                             进行改良,以提升方法的普适性、科学性。
          善科学的培训机制;29 篇(8.95%)提出要持续开展素质
                                                                 由关键词聚类标签和突现强度分布图分析结果可
          教育;28 篇(8.64%)提出要构建完善的继续教育参考指
                                                             知,本文纳入文献聚焦于中医药领域(中医药、中医医
          标,保证中医药人才接受终身教育。
                                                             院、中药产业等)、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及管理模式(人才
              针对服务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96篇文献(29.63%)
                                                             培养、培养模式、人力资源管理等)和中医药人力资源的
          提出管理者要转变传统管理观念;60篇(18.52%)提出应
                                                             研究方式(公平性研究、泰尔系数法等),其中,公平性研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进“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体
          系建设;23 篇(7.10%)提出要制定并完善相应的配套政                      究已经成为当前中医药人力资源研究的主要趋势。近
          策及措施。                                              年来,针对资源公平性的研究多涉及基尼系数法和泰尔
          3 讨论与建议                                            系数法等方法,指标、方法较为单一。单一的研究方法
          3.1 中医药人力资源研究起步晚,发文量逐年上升,研                         往往会使研究内容缺乏新意,且相应对策难以付诸实
          究质量亟须提升                                            践。为此笔者建议,研究者应在研究过程中扩宽思路,
              经查询,我国中医药人力资源领域的相关研究始于                         结合当前中医药发展现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如
          1990 年前后,起步较晚,2000 年起发展速度加快。从发                     使用重心模型判断中医药人力资源重心的移动、变化情
          文量及发文时间来看,2004 年后,我国中医药人力资源                        况,使用泰尔系数和灰色预测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在评
          相关文献的发文量逐渐上升,可能与国家“973 计划”首                        价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基础上,预测未来的人力需求
          次设立中医理论基础专项并要求积极做好中医药“十一                           情况。近年来,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公平性和预测研
          五”规划准备工作有关。此外,2015、2017、2019 年我国                   究等已成为我国中医药人力资源研究的热点,未来也可
          中医药人力资源相关文献的数量分别多于 2016、2018、                      从中医药人力资源国际化角度出发,探讨中医药国际化
          2020年,可能与《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借鉴海外归国人才的成功经
          年)》颁布(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                      验,与国内培养模式进行比较、融合。
          施(2017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                       3.2 中医药人力资源研究队伍结构单一、地域分布不均
          新发展的意见》发布(2019 年)等热点事件有关;由于研                           当前中医药人力资源研究队伍整体情况呈现以下
          究热潮后难以出现新的论点,相关研究会短暂停止,故                           特点:(1)研究队伍结构单一。本文结果显示,当前我国
          2016、2018、2020 年的发文量均较前一年有所下降。我                    中医药人力资源研究主力多来自学校,而来自医院、政
          国中医药人力资源相关研究发文量在2021年达到峰值,                         府、机构和企业的数量较少,占比仅为 33.17%。中医药
          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规模,基金支持力度也逐渐提                            人力资源就业的主要场所为医疗卫生机构,但该类机构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24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24    · 2979 ·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