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5 - 《中国药房》2023年24期
P. 135
1 IFX的药动学特点 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
IFX 为人鼠嵌合的免疫球蛋白 G1 (immunoglobulin 发现,TDM 组和标准治疗组患者第 2、6、14 周 IFX 的血
G1,IgG1 )单抗,经静脉输注给药,有较高的峰浓度和较 药浓度没有差异可能是造成疗效没有差异的原因。
低的谷浓度,具有分子量大(149.1 kDa)和亲水性强的特 目前还没有指南推荐IFX在CD诱导期的有效浓度
点,因此该药主要在血液循环中分布,分布容积为 3~6 范围。2021年,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的10名
[2]
L,半衰期为7~12 d 。 IBD领域的专家建议,CD患者第2、6周的IFX血药浓度
进入人体后,IFX不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代 应分别不低于20~25、15~20 μg/mL 。
[10]
谢,也不经肾排泄,其消除途径主要包括以下 3 种:(1) 2.2 维持期
IFX与靶标TNF-α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经免疫系统消除; ACCENT Ⅰ试验的事后分析表明,若患者第 14 周
(2)人体产生的ATI与IFX形成免疫复合物,通过细胞内 的 IFX 血药浓度≥3.5 μg/mL,可预测其第 54 周持续应
吞作用在胞内降解,从而参与IFX的消除;(3)内吞后的 答 。Papamichael 等 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中纳入了
[11]
[12]
分解代谢(非特异性),即IFX与新生儿Fc受体(the neo‐ 110 例 CD 患者,结果显示,其维持期 IFX 血药浓度分别
natal Fc receptor,FcRn)结合后,内吞进入胞内再重新释 大于 2.2、9.7、9.8 μg/mL,能分别预测生物学缓解、内镜
放回血液,而未与 FcRn 结合的 IFX 则进入胞内,被溶酶 缓解和组织缓解。Yarur等 在纳入117例瘘管性CD患
[13]
体分解代谢 。 者的横断面研究中发现,黏膜愈合率、瘘管愈合率和瘘
[3]
2 IFX的暴露-效应关系 管应答率随维持期患者 IFX 血药浓度(四分位数)升高
适合使用TDM的药物一般具有明确的暴露-效应关 而升高。TAXIT研究表明,对于IFX血药浓度<3 μg/mL
系。IFX 用于 CD 治疗的用法用量为第 0、2、6 周静脉输 的 CD 患者,经强化治疗后其 IFX 血药浓度维持在 3~7
注5 mg/kg的IFX作为诱导缓解,然后每隔8周各给予1 μg/mL,其临床缓解率由65%提高到88%;而对于IFX血
次相同剂量作为维持缓解,治疗期间可调整使用间隔和
药浓度>7 μg/mL的CD患者,经降低剂量后其IFX血药
剂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FX
浓度亦维持在 3~7 μg/mL,但其临床缓解率并没有降
在 CD 的治疗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暴露-效应关系。本文 [14]
低 。2017 年美国胃肠病学会和澳大利亚炎症性肠病
将从 IFX 治疗 CD 的诱导期和维持期两个阶段来揭示
工作组分别建议,IBD 维持期患者的 IFX 谷浓度应维持
IFX的暴露-效应关系。
[15]
[16]
在 5 μg/mL 以上 和 3~8 μg/mL 。2018 年中华医学
2.1 诱导期
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基于TAXIT研究,推荐
多项研究表明,临床缓解、瘘管应答、内镜缓解等疗
3~7 μg/mL作为IBD患者维持期IFX的有效浓度 。
[17]
效指标与诱导期IFX的血药浓度有关:美国一项纳入72
综上所述,IFX 在 CD 诱导期和维持期均具有明显
例22岁以下CD患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患者
的暴露-效应关系,目前已有指南对于IFX在CD维持期
第 2、6 周 IFX 的血药浓度分别不低于 26.7、15.9 μg/mL,
进行 TDM 的推荐,但诱导期 IFX 体内暴露与疗效的关
[4]
[5]
可用于预测第 14 周的临床应答 。Gonczi 等 在纳入
系尚缺乏深入研究。
184 例 CD 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患者第 2、6 周 IFX
3 IFX药动学差异的影响因素
的血药浓度分别不低于 20.4、16.9 μg/mL,能分别用于
[6]
预测第 14 周的临床缓解和临床应答。Davidov等 研 按照标准用药方案,CD 患者体内的 IFX 血药浓度
个体差异明显,临床实践显示,76.1% 的成人 CD 患者
究显示,瘘管性CD患者第2、6周IFX的血药浓度分别不
IFX 稳态谷浓度<3 μg/mL,过低的血药浓度可能导致
低于 9.5、7.25 μg/mL,可用于预测第 14 周的瘘管应答。
[18]
来自随机对照试验的事后分析表明,患者第 2、6 周 IFX 治疗失败 。可见,探讨 IFX 药动学差异的影响因素将
的血药浓度分别不低于 23.1、10 μg/mL,可预测第 12 周 有助于实现IFX的个体化给药。
[7]
的内镜缓解 。上述结果提示,对处于诱导期的CD患者 3.1 疾病活动度
进行 TDM 能有助于临床结局的改善。此外有研究指 一项纳入116例CD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IFX
出,对诱导期 CD 患者进行 TDM,在药动学和药物经济 清除率随CD活动指数和粪便钙卫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
[8]
学上也有益处 。但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的随机对照研 增加,与疾病活动度有关的 Harvey-Bradshaw 指数影响
[19]
究结果却显示,在CD诱导期对IFX进行TDM并未改善 了 IFX 的中央室分布容积 。疾病活动度越高,IFX 清
[9]
患者的临床缓解 。该研究共纳入 57 例 CD 患者,随机 除越快,其可能有两种原因:(1)炎症程度重则TNF-α水
分为TDM组(29例)和标准治疗组(28例),若TDM组患 平高,IFX 与大量 TNF-α 结合后 IFX 浓度降低而导致清
者第2周的IFX血药浓度<20 μg/mL或第6周的IFX血 除率加快;(2)IFX 在网状内皮系统中经蛋白水解消除,
药浓度<15 μg/mL或第14周的IFX血药浓度<3 μg/mL, 炎症程度加重导致巨噬细胞蛋白水解活性增强,使得
[20]
则可缩短给药间隔2周,但两组患者在第30周时的临床 IFX消除加快 。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24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24 · 30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