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中国药房》2023年22期
P. 11

和完善会进一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将中药                           5.3 巩固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规范质量标准
          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是对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发展的重要                                目前,各企业除按照国家已颁布的标准要求开展备
          肯定。但是,需求型政策工具中的应用示范、贸易管理                           案工作外,还需针对各省份发布的省级标准要求分别开
          等手段对我国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发展和面向国际化也                            展备案工作。由于各省份标准及尺度不一致,要求也不
          有直接的拉动作用,却鲜少被纳入的89份文件提及,体                          一样,生产企业需按省级标准分别准备备案材料,导致
          现出我国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应用还明显不足。                               企业工作量大,疲于应付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
                                                                                   [13]
              从生产建设角度看,供给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占据主                         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制定进度偏慢,不能满足临床用
          体。各省份都积极利用供给型政策工具鼓励企业开展                            药需求。二是中药配方颗粒国家、省级标准对原药材入
          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建设,鼓励试点企业优先选择本地中                           药标准和配方颗粒含量检测指标数量均要求过高,导致
          药材作为原料。从 2013 年的 6 家试点企业到 2015 年进                  生产成本加大,质量也难以把控 。比如,现已颁布的
                                                                                         [14]
          一步开放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再到 2021 年试点结束,中                       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对原药材入药标准要求远远高
          药配方颗粒产业迅速扩大。在近20年中,随着供给型政                          于药典标准,含量检测指标数量远多于药典标准,使企
          策工具使用比例的不断提高,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数                           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三是中药配方颗粒省级标准制
          量也在不断增长。但同时,由于药材的地域性,在原材                           定要求不统一,导致资源浪费 。另外,目前仍缺乏广
                                                                                       [15]
          料采集上,各省份都鼓励生产企业优先利用本地药材资
                                                             受认可的国际标准,中药配方颗粒可能还存在与国际标
          源,这容易导致全国中药配方颗粒上市产品药效不一。                           准接轨的问题。为此,我国政府还须坚持利用环境型政
          5 建议                                               策工具,加大制定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的工作力度并
          5.1 提高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比例,迎接国际竞争                           加快标准备案的审批速度。例如,在品种方面,可在基
              在国际市场上的类似产品中,无论日本的汉方药颗                         本满足临床配方需要以后再陆续增加新品种。建议在
          粒还是我国台湾地区的“科学中药”,都比中药配方颗粒
                                                             保持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制定中药配方颗
          更早研发生产和进入国际市场 ,并已经占据了一定的
                                    [8]
                                                             粒原药材入药标准并控制配方颗粒含量检测指标数量,
          市场份额。与中成药产品相比,中药配方颗粒在出口环
                                                             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要增加供给型政策工具的使用,逐
          节可以绕过一些针对药品的“贸易壁垒”,在一些国家勿                          步取消省级标准,实行国家统一标准,避免重复研究和资
          需进行药品注册评审就能以原料药进入;且随着全球范
                                                             源浪费;另外,对于国际标准统一的问题,药品监管部门和
          围内中医药受众的不断扩大,各国可能逐步放宽相关政                           中医药管理部门可探索建立符合中药配方颗粒特点和审
          策。目前,虽然汉方药颗粒和“科学中药”的国际市场占
                                                             批国政策的合理化国际审批方案。
          有率较大,但两者大多是来源于经典方的固定配方,不
                                                             5.4 统筹全局,均衡使用各类型政策工具
          能随证加减,无法满足个性化医疗的需求                 [9―10] 。因此,中
                                                                 在配方颗粒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下,我国中药配方颗
          药配方颗粒在新形势下很可能成为实现中药国际化的
                                                             粒政策工具类型使用不均衡,不同政策目标的政策工具
          一个突破口。
              截至2019年底,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已合作                      使用存在差异,不利于发挥执行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
                                           [11]
          建设了 59 个中医药海外示范推广中心 。这些海外示                         性。未来需要在保持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程度下,逐
                                                             步提高需求型、供给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比例,同时不断
          范推广中心已经成为中国以“一带一路”为核心、分布在
                                                             扩充政策工具形式。例如,对于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
          全世界的促进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支撑点。我国
                                                             可以将重点分散到应用示范、贸易管理等其他形式的政
          政府可利用需求型政策工具中的应用示范和贸易管理
                                                             策工具中,刺激消费者选择中药配方颗粒而非拘囿于传
          等手段,将这些示范点和支撑点连接起来,“连点成面”,
                                                             统汤剂,并在国际上致力于国家间、政府间的贸易往来,
          打造一个海外中医药资源平台,突出中药配方颗粒能够
                        [12]
          随证加减的优势 ,以构建中药企业、中药产品等“走出                          打破贸易壁垒,打开中药配方颗粒的国际销售通道,大
                                                             力发展海外市场。同时,要重视供给型政策工具的使
          去”的阵地和通道,扩宽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形式,提高
          其使用比例,加快中药国际贸易通道建设。                                用,紧紧抓住时代机遇,给予企业税收优惠,鼓励企业间
          5.2 重视供给型政策工具的使用,严格把控产品质量                          的良性竞争,并大力培育中医药人才,通过资金支持、人
              建立全程可追溯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对于生产高质                          才支持、技术支持等手段吸引更多创业者投入到中药配
          量的中药配方颗粒、增加企业竞争优势、提高企业风险                           方颗粒产业的生产建设中来。另外,根据中药配方颗粒
          管控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药配方颗粒质量参                            产业发展的需要,政府可考虑扩大政策的覆盖面,构建
          差不一的问题,各级政府还须充分应用供给型政策工                            完善的政策工具使用体系。例如,在坚持中药配方颗粒
          具,建立全程可追溯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注重源头质量                           企业主体地位的条件下,继续保持目标规划、市场建设
          控制和配方颗粒流通时的质量检测,从源头上杜绝违法                           的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比例,实时监控监管,为中药
          行为;各级政府可通过人才、资金、技术支持等手段,鼓                          配方颗粒的生产流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推动中药配
          励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方颗粒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22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22    · 2693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