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中国药房》2023年21期
P. 122

[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黏膜             梅等,以免“闭门留寇”,使病情迁延不愈 。
          炎症为特征的疾病。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使用糖皮质激                                 UC恢复期多以脾虚为本,治疗上以健脾厚肠为主,
          素、免疫抑制剂等来减轻肠道炎症,这虽然可在一定程                            兼以淡渗厚肠、补肾厚肠、温中厚肠、固涩厚肠等。常用
          度上阻遏 UC 的进展,但副作用较大。UC 发病机制复                         方药有参苓白术散、痛泻要方、四神丸、乌梅丸等,常用
          杂,涉及免疫炎症、氧化应激、细胞程序性死亡及上皮屏                           中药包括柴胡、炒白术、白芍、香附、枳壳、党参、黄芪、茯
          障功能缺陷等,其中上皮屏障功能缺陷(如肠上皮黏液                            苓、乳香等。湿盛者加淡渗厚肠之砂仁、白豆蔻;肾阳虚
                                               [1]
          层变薄)在U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黏蛋白2                           者加补肾厚肠之补骨脂、仙茅、菟丝子;脾阳虚者加温中
         (mucin 2,MUC2)是肠道黏液屏障主要组成部分,主要                       厚肠之干姜、桂枝。UC恢复期用药以轻灵平淡为要,不
                                               [1]
                                                                                             [5]
          由杯状细胞产生,可维持肠黏液层的完整性 。因此,通                           可一味壅补,以达补虚而不助邪之效 。
          过诱导杯状细胞表达MUC2,从而修复肠道黏液屏障是                           3 肠道黏液屏障在UC中的作用
          治疗UC的新思路。                                               肠道黏液屏障是分布在肠上皮细胞表面的抗菌物
             《类症治栽·痢证》言:“症由胃腑湿蒸热壅,致气血                         质,主要由杯状细胞分泌的黏蛋白(主要是 MUC2)、三
          凝结,夹糟粕积滞,进入大小肠腑,倾刮脂液,化脓血下                           叶因子3(trefoil factor family 3,TFF3)、水和无机盐等构
                                                                [6]
          注”。其指出湿热或暑湿之邪内侵肠道,湿热熏蒸,气血                           成 。黏液屏障具有双层结构,紧紧地吸附在肠上皮细
          与之搏结于肠之脂膜,使脂膜益消,化为脓血,最终导致                           胞表面,可有效阻挡肠腔内大分子有害物质,避免炎症
                   [2]
          UC的发生 。针对肠道“脂膜”渐薄的不同病机,中医采                          反应。研究发现,活动期 UC 患者结肠中黏蛋白表达显
          用坚阴厚肠、通导厚肠、健脾厚肠、固涩厚肠、燥湿厚肠、                          著降低,黏液层厚度明显变薄,提示肠道黏液屏障功能
                                                                                                    [8]
          温中厚肠、淡渗厚肠和补肾厚肠等相关药物干预UC,往                           严重受损 。这在动物实验中也得到了证实 。由此可
                                                                      [7]
          往疗效显著,但其具体分子机制尚未阐明。故本文基于                            知,黏液屏障的完整性是维持肠道功能的关键,肠道黏
         “厚肠”理论,通过检索中英文相关文献,总结和归纳了                            液屏障功能受损是UC发病的始动和持续因素。
          中医药调控肠道黏液屏障干预 UC 的作用机制,旨在为                          4 中医药调控肠道黏液屏障阻遏UC的进展
          UC的临床治疗及药物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UC症状表现,可将其归为“肠澼”等范畴 。患
                                                                                                        [9]
          1 “厚肠”理论溯源与发展                                       者脾胃素亏,加之平素饮食不节/洁,中焦气机失于斡旋,
             “厚肠”一词最早出现于《名医别录》:“黄连,主治久                        水饮运化失司,湿邪浊毒蕴积于肠之脂膜,黏液层变薄,
                                                                                                   [10]
          下泄澼、脓血……调胃,厚肠”。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                           不能有效隔绝外界病菌,最终酿腐壅溃成疡 。由此可
          目》中也指出:“石斛,久服,厚肠胃”。直到清代,医家提                         见,脂络受伤或脂膏渐消是UC发病的主要病机,这与肠
          出:“夫肠胃中皆有脂膜一道包裹其内,所以护导滓秽使                           道黏液屏障受损导致 UC 发病具有相似之处。“厚肠”理
          下行者”“若有湿热混于其间,则脂膜消融随滓秽而下,                           论的要点在于使“渐薄”的肠道变“厚”,恢复其抗御外邪
          古人谓之肠澼,后人目为刮肠痢,亦曰肠垢”,同时强调,                          的能力。现代研究发现,“脂膜”或“脂膏”的渐消,与肠
         “湿阻热益生,热阻脂膜益消,去其所阻”,则“消铄之源                           道黏液层的厚度变薄具有相似之处,推测肠道黏液层是
          绝而薄者厚矣”。笔者通过总结文献,发现中医学将“厚                          “脂膜”或“脂膏”的表现形式之一。可见,重塑黏液屏障
          肠”理论大体概括为坚阴厚肠、通导厚肠、健脾厚肠、固                           功能与“厚肠”理论的现代内涵相吻合。因此,“厚肠”即
                                                        [3]
          涩厚肠、燥湿厚肠、温中厚肠、淡渗厚肠和补肾厚肠等 ,                         “重塑肠道黏液屏障”,可作为UC的治疗方法。基于此,
          其目的均为“实大便”。                                         笔者查询相关文献,对中药复方或中药活性成分调控肠
          2 以“厚肠”理论为指导的UC中医治则                                 道黏液屏障干预 UC 的机制和作用进行归纳总结,具体
              UC 活动期主要包含大肠湿热证及热毒炽盛证,治                         如下。
          疗上以坚阴厚肠为主,常选用白头翁汤、黄连解毒汤等                            4.1 中药复方
          进行治疗;常用中药为白头翁、黄连、黄芩、秦皮、椿皮、                          4.1.1 清热解毒燥湿类复方
          苍术、炒白术等,其中白头翁、黄连、黄芩、秦皮、椿皮均                              黄连解毒汤是清热的经典名方。研究显示,其可促
          为苦寒之药,苦能燥湿、坚阴,起到坚阴厚肠之功。同                            进结肠杯状细胞分泌黏蛋白,并上调紧密连接蛋白 1
          时,配以党参、茯苓、炒白术、苍术等健脾化湿之药,以燥                         (zonula occludens-1,ZO-1)和闭合蛋白(Occludin)表达,
                                                                                  [11]
          湿、健脾厚肠。另外,气滞血瘀者配以木香、枳壳、当归、                          发挥肠道黏膜保护功能 。芍药汤是临床治疗UC的有
          白芍等以通导厚肠;便血者配以三七、白及、血竭等祛瘀                           效方剂。多项研究指出,芍药汤可调控 Notch 信号通路
          止血以厚肠。还应注意的是,UC 活动期虽腹泻次数较                           活性,显著增加MUC1、MUC2、MUC4、TFF3以及ZO-1、
          多,但不可过早应用固涩厚肠之药,如诃子、五味子、乌                           Occludin蛋白含量,修复黏液层结构,防止细菌入侵,改


          · 2672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21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21期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