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中国药房》2023年20期
P. 77

黏合强度呈升高趋势;当凝血酶含量为 11~14 IU/cm                  2    表2 DBT配方优化的Box-Behnken实验安排与结果
          时,黏合强度明显降低(可能与凝固过快有关)。综合考                           序号     A    B     C   Y 1 /gf  Y 2/min  Y 3  OD
                                                                                     a
          虑,本研究选择凝血酶含量 6~10 IU/cm 进行后续优化                      1      0   -1     1   244    15.6    15.8  0.573 3
                                            2
                                                              2      1    1     0   308    47      4.2   0.600 4
          实验。结果见图1B。                                          3      0    0     0   280    34.1    12.6  0.673 2
             (3)固定纤维蛋白原含量为 6 mg/cm 、凝血酶含量                     4      0    0     0   300    35.8    14.9  0.762 8
                                             2
                   2
          为 6 IU/cm ,考察不同胶原蛋白含量(1、2、3、3.75、4、5                5      1    0     1   356    15.4    6.1   0.470 8
                                                              6      1   -1     0   370    19.7    8.4   0.572 4
               2
          mg/cm ,后续均以对应的中间体溶液质量浓度 2、4、6、                      7      0    0     0   279    32.9    11.8  0.644 4
          7.5、8、10 mg/mL 表示)对所制 DBT 黏合强度的影响。                  8     -1    1     0    79    1.3     8.7   0.112 6
                                                              9      1    0    -1   332    15.4    4     0.393 7
          结果显示,随着胶原蛋白含量的增加,黏合强度呈平缓
                                                              10     0    1    -1   262    17.6    8.8   0.442 9
          升高的趋势。但笔者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当胶原蛋白质                            11     0    0     0   276    29.4    13.4  0.653 4
          量浓度为8、10 mg/mL时,其中间体呈非流体状态,无法                       12    -1   -1     0   114    2       7.4   0.127 0
                                                              13     0    1     1   227    28.8    13.3  0.590 6
          实现冻干制剂的批量化操作。综合考虑,本研究选择胶
                                                              14     0   -1    -1   231    6.6     5.1   0.240 1
          原蛋白含量2.5、5、7.5 mg/mL进行后续优化实验。结果                     15     0    0     0   302    36.4    11.8  0.696 2
          见图 1C(略去 8、10 mg/mL 的胶原蛋白中间体溶液对应                    16    -1    0     1   131    2.5     18.1  0.403 1
                                                              17    -1    0    -1    88    1.1     6.5   0.069 4
          数据)。
                                                                a:1 gf=0.009 8 N。
              综合上述单因素实验结果可看出,纤维蛋白原和凝
                                                             标 OD 值的影响显著(P<0.01),各因素对 OD 值影响的
          血酶的含量对DBT黏合强度的影响相对明显,且在一定
                                                                                          2
                                                                                       2
                                                                                             2
                                                             排序为A>C>B;二次项中,A 、B 、C 对OD值影响均显
          范围内呈正相关;而胶原蛋白的含量对DBT黏合强度的
                                                             著(P<0.05);在交互项中,AB、AC、BC 的影响均不显著
          影响相对较弱。
                                                            (P>0.05)。
          2.4 DBT配方优化的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
                                                               表3 DBT配方优化的Box-Behnken实验方差分析
          2.4.1 实验设计与结果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和      F      P
              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 Design-                      模型        0.713     9     0.079    10.76  0.002 5
          Expert 8.0.6软件,以冻干前的纤维蛋白原含量(A)、凝血                   A         0.220     1     0.220    29.81  0.000 9
          酶含量(B)和胶原蛋白含量(C)为考察因素,以黏合强度                         B         6.827×10 -3  1  6.827×10 -3  0.93  0.367 7
                                                              C         0.099     1     0.099    13.50  0.007 9
         (Y1 )、持黏力(Y2 )和吸水力(Y3 )3 个效应指标的 OD 值为                AB        4.494×10 -3  1  4.494×10 -3  0.061  0.812 0
          响 应 值 ,设 计 3 因 素 3 水 平 共 17 个 实 验 点 的 Box-          AC        0.016     1     0.016    2.24   0.178 5
                                                              BC        8.603×10 -3  1  0.009    1.17   0.315 6
          Behnken方案。3个效应指标的OD值按如下步骤计算:
                                                              A  2      0.223     1     0.223    30.29  0.000 9
          首先,对 Y1、Y2、Y3 进行归一化处理,得 di=(Y i-Ymin )/             B  2      0.044     1     0.044    6.03   0.043 8
         (Ymax-Ymin )(式中,Y i为实测值,Ymax和 Ymin分别为每个效             C  2      0.062     1     0.062    8.44   0.022 8
                                                              残差        0.052     7     7.363×10 -3
          应指标在整个实验安排中的实测最大值和最小值);随
                                                              失拟检验      0.043     3     0.014    6.31   0.053 6
                                          [14]
          后,计算 OD 值,即 OD=(d1+d2+d3 )/3 。Box-Behnken           纯误差       8.986×10 -3  4  2.246×10 -3
          实验设计的因素与水平见表1,实验安排与结果见表2。                           总误差       0.764     16
         表1 DBT 配方优化的 Box-Behnken 实验设计因素与                        应用 Design-Expert 8.0.6 软件绘制各因素交互作用
               水平                                            对OD值影响的二维等高线图和三维响应曲面图。等高
          水平             A/(mg/cm)   B/(IU/cm)   C/(mg/mL)   线越密集,表明OD值变化越明显;响应面的曲面倾斜度
                                         2
                             2
          -1               3           6          2.5        越大,颜色变化越明显,表明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越显著。
           0               6           8          5          结果显示,3个因素的两两交互之中,因素A与C的交互
           1               9           10         7.5
                                                             作用最强,因素A与B的交互作用次之,因素B与C的交
          2.4.2 模型方程建立与方差分析
                                                             互作用最弱。结果见图2。
              应用 Design-Expert 8.0.6 软件对表 2 数据进行回归
                                                             2.4.3 DBT最优配方的确定及验证
          分析,得二次多项回归方程如下:OD=0.690+0.170A+                        运用 Design-Expert 8.0.6 软件对上述二次多项回归
          0.029B+0.110C+0.011AB-0.064AC-0.046BC-0.230A -     方程求解,得 DBT 最优配方为纤维蛋白原含量 6.93
                                                       2
                2
                         2
          0.100B -0.120C 。对该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mg/cm 、凝血酶含量 8.15 IU/cm 、胶原蛋白含量 5.90
                                                                   2
                                                                                         2
          见表 3。由表 3 可知,模型的 P<0.01,表示其可信度较                    mg/mL,预测 OD 值为 0.733 0。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
          高;模型失拟检验的P>0.05,表明该模型可用于DBT最                       性,本研究最终选择DBT的最优配方为纤维蛋白原含量
                                         2
                                                                                           2
                                                                      2
          优配方的预测;模型的调整系数(R )为 0.932 6,说明该                    6.5 mg/cm 、凝血酶含量 8.0 IU/cm 、胶原蛋白含量 5.6
          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在一次项中,A、C 对 3 个效应指                       mg/mL。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20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20    · 2499 ·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