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4 - 《中国药房》2023年15期
P. 134
比阿培南(biapenem)是一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CL 为 9.98~18.14 L/h,Vd为 11.38~30.53 L。在性别方
2002 年在日本上市,适用于治疗败血症、肺炎、肺脓肿、 面,由于男女体重存在差异,女性患者的cmax和AUC0-∞比
慢性呼吸道病变继发感染、复杂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腹 男性稍高或稍大。另外,比阿培南在胆汁中的 cmax低于
膜炎和副肾炎。比阿培南对各种厌氧的革兰氏阴性菌 在血浆中的值,CL随着肾功能的减弱而降低,24 h尿液
[18]
和革兰氏阳性菌有很好的活性,在体外的效力与亚胺培 中的原型药物回收率为60%,蛋白结合率为3.7% 。
南和美罗培南相似,对肠杆菌特别是产广谱β-内酰胺酶 2.2 比阿培南在老年受试者中的PK特征
[1]
菌株的活性较高 。与已获批准的其他碳青霉烯类药物 研 究 发 现 ,老 年 受 试 者 与 健 康 年 轻 受 试 者 的
相比,比阿培南有几个药理上的优势:其一,它不是铜绿 AUC0-∞、总CL和肾CL有明显差异(表1),这3项指标与
假单胞菌或鲍曼不动杆菌的外排系统底物 ,并且它对 年龄呈正相关,但消除半衰期(t1/2b )在两类受试者之间无
[2]
一些β-内酰胺酶具有固有的稳定性,从而可减少细菌的 明显差异;稳态分布容积随年龄增长有减小趋势,但不
耐药性;其二,它对肾脱氢肽酶 1(dehydropeptidase-1, 明显 。上述比阿培南参数与年龄相关的变化是由老
[17]
[3]
DHP-1)稳定,因此不需要与 DHP-1 抑制剂联合使用 ; 年人体重减少和肾功能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肾功
其三,它导致惊厥的可能性较低,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用 能正常的老年受试者中,这些参数变化的幅度并不需要
[4]
[17]
药风险 。 根据受试者年龄调整剂量 。
目 前 的 药 动 学(pharmacokinetics,PK)与 药 效 学 2.3 比阿培南在肾功能异常患者中的PK特征
(pharmacodynamics,PD)研究发现,常规剂量的比阿培 在终末期肾病非持续血液透析患者中,90%的比阿
南在部分患者的体内暴露量不足,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 培南从血液中被清除到透析液中,其在透析期间与透析
效果 [5―6] 。为了提高比阿培南的抗感染效果,有必要了 后 明 显 呈 现 二 相 消 除 ,t1/2 分 别 为(1.16±0.12) h 和
解其PK、PD的特点,并根据患者的治疗药物监测(thera‐ (3.33±0.91) h;而在非透析时,其为单指数消除,t1/2为
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结果进行用药方案的调 (4.35±1.30) h。同时,其Vd从透析期间的(16.0±3.6) L
整。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比阿培南的 PK、PD 以及 TDM 减小到透析后的(10.8±7.3) L,CL也从(9.60±1.70) L/h
进行综述,为改善该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下降到(2.14±0.91) L/h。
1 资料与方法 在终末期肾病无尿患者中,比阿培南在给药后12 h
系统检索比阿培南 PK、PD 和 TDM 的相关文献,检 和 24 h 的血药浓度分别为(2.4±0.5)、(0.5±0.4) mg/L,
索数据库为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超过了除铜绿假单胞菌以外的大多数病原体的最低抑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检索日期为从建库至 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提示对
[19]
2022 年 12 月 6 日。检索词为“biapenem”“peak concen‐ 终末期肾病无尿患者的给药间隔时间可以延长到24 h 。
tration”“trough concentration”“pharmacokinetics”“Pop 在持续血液透析的患者中,比阿培南的 PK 参数未
PK”“target attainment”“drug monitoring”“TDM”“phar‐ 见明显改变,其持续性血液滤过的 CL 为透析液流速和
macodynamics”“dose calculation”“Monte Carlo method” 滤液流速之和,而非持续性血液滤过的 CL 存在个体差
“比阿培南”“治疗药物监测”“药代动力学”“药动学” 异,取决于患者残余肾功能和非肾CL [20―21] 。
“PK/PD”“药效学”“峰浓度”“谷浓度”“群体药动学” 2.4 比阿培南在重症患者中的PK特征
[22]
“PTA”“蒙特卡罗”。结果,检索到英文文献419篇、中文 陈亚芳等 在一项针对重症患者多次应用比阿培
文献204篇,共计623篇,去重后剩余352篇,其中PK/PD 南后的群体 PK 研究中发现,比阿培南在重症患者中的
及 TDM 研究共计 64 篇。将相关研究数据记录在 Excel PK 参数与健康受试者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其在重症患
软件中进行分析。 者中的 t1/2、CL、Vd大约是在健康受试者中的 2 倍,但 cmax
2 比阿培南的PK特征 约是健康受试者的1/3~1/2。
2.1 比阿培南在健康年轻受试者中的PK特征 3 比阿培南的PD研究
比阿培南的PK研究多来自日本和中国。在健康年 比阿培南的 PD 研究多基于群体 PK 研究和蒙特卡
轻受试者中的多项 PK 研究显示,比阿培南多次给药后 罗模拟研究(表2)。这些研究主要考察了比阿培南不同
与单次给药后的 PK 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异,在体内无蓄 给药方案在不同 MIC 上的达标概率(probability of tar‐
积(表1)。其给药剂量与峰浓度(cmax )、药时曲线下面积 get attainment,PTA)以及达到该MIC时的累积反应分数
(AUC0-∞)成 正 比 :给 药 剂 量 为 300 mg 时 ,其 cmax 为 (cumulative fraction of response,CFR)两 个 指 标 。 当
11.33~20.73 mg/L,AUC0-∞ 为 16.40~44.60 mg·h/L;给 PTA>90%且位于该菌株MIC分布范围的上端,则认为
该给药方案是有效治疗方案;当某给药方案针对某一细
药剂量为600 mg时,其cmax为24.80~38.22 mg/L,AUC0-∞
为37.96~66.10 mg·h/L。其半衰期(t1/2 )、清除率(clearance 菌的 CFR>90%,则认为该方案对该细菌有最大的杀菌
rate,CL)、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效应,为优选方案 。研究显示,当比阿培南游离血药
[31]
Vd )在不同给药方案间没有明显差异,t1/2为0.89~2.19 h, 浓度保持在 MIC 以上的时间占给药间隔时间的百分比
· 1916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15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