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中国药房》2023年14期
P. 20

表1 7种化合物的线性关系                                   表2 指标成对比较的优先判断矩阵
          化合物名称                标准曲线  线性范围/(μg/mL)   R  2      权重指标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新补骨脂异黄酮 补骨脂异黄酮 补骨脂定 补骨脂乙素 补骨脂酚
          补骨脂素        y=383.38x-10.71  2.935 3~105.67  0.999 9  补骨脂素    1    1      4      4    4    4     4
          异补骨脂素       y=404.03x-2.64  1.737 5~62.55  0.999 9  异补骨脂素     1    1      4      4    4    4     4
          新补骨脂异黄酮     y=249.32x-3.08  2.782 2~100.16  0.999 8  新补骨脂异黄酮  1/4  1/4    1      1    1    1    1/3
          补骨脂异黄酮      y=444.86x+86.76  1.391 1~50.08  0.999 9  补骨脂异黄酮  1/4   1/4    1      1    1    1    1/3
          补骨脂定        y=225.38x-17.18  3.101 9~111.67  0.999 8  补骨脂定   1/4   1/4    1      1    1    1    1/3
          补骨脂乙素       y=111.63x+65.61  1.391 1~50.08  0.999 2  补骨脂乙素   1/4   1/4    1      1    1    1    1/3
          补骨脂酚        y=32.55x-27.30  30.697 0~110 5.10  0.999 9  补骨脂酚  1/4  1/4    3      3    3    3     1
          2.1.5 精密度试验                                         数(C)、浸渍时间(D)和温度(E),每个因素设置高、低两
              将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测定6次,结果显示,补骨脂                         个水平(表3)。采用Design-Expert 12.0.3软件设计实验
          素、异补骨脂素、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异黄酮、补骨                           方案,结果见表4。
          脂定、补骨脂乙素、补骨脂酚峰面积的 RSD 均不高于                                    表3 PB实验设计因素与水平
          1.053%(n=6),表明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水平  A(药材粉碎度)/目  B(固液比)/倍  C(乙醇体积分数)/%  D(浸渍时间)/h E(温度)/℃
          2.1.6 稳定性试验                                         -1      20        4        40       24      4
              将供试品溶液于室温放置0、2、4、8、12、24 h后进样                    1      60       10        95       72      40
          分析,结果显示,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新补骨脂异黄                                       表4 PB实验设计与结果
          酮、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定、补骨脂乙素、补骨脂酚峰                           序号  A(药材粉碎度)/目  B(固液比)/倍 C(乙醇体积分数)/% D(浸渍时间)/h E(温度)/℃  Y
                                                               1     60       10       40      72     40   47.09
          面积的 RSD 均不高于 1.997%(n=6),表明供试品溶液
                                                               2     20       10       95      24     40   65.01
          在室温下放置24 h内稳定性良好。                                    3     60        4       95      72      4   93.82
          2.1.7 重复性试验                                          4     20       10       40      72     40   34.73
                                                               5     20        4       95      24     40   51.58
              平行制备供试品溶液 6 份,进样分析,结果显示,补
                                                               6     20        4       40      72      4   14.69
          骨脂素、异补骨脂素、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异黄酮、                            7     60        4       40      24     40   22.69
          补骨脂定、补骨脂乙素、补骨脂酚含量均不高于 3.467%                         8     60       10       40      24      4   31.14
                                                               9     60       10       95      24      4   90.34
         (n=6),表明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10     20       10       95      72      4   64.64
          2.1.8 加样回收率试验                                       11     60        4       95      72     40   87.32
              取同一份已知含量的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6份,分                         12     20        4       40      24      4   12.58
          别加入与供试品溶液中7种成分含量相等的对照品,进                                采用 Design-Expert 12.0.3 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
          样分析并计算平均回收率,结果显示,补骨脂素、异补骨                           析和显著性检验。由于 B 和 E 对 Y 值无显著影响,为了
          脂素、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定、补骨脂异黄酮、补骨                           节约成本,将B和E分别定为7倍和常温。其余因素对Y
          脂 乙 素 、补 骨 脂 酚 的 平 均 回 收 率 分 别 为 105.94%、           值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依次为C>A>D(表5)。
          104.62%、98.83%、99.14%、101.04%、102.25%、102.09%,               表5 PB实验设计方差分析结果
          RSD 分别为 0.946%、0.568%、1.589%、1.801%、3.087%、         来源         离差平方和     自由度        F         P
          2.628%、0.805%(n=6),表明方法的准确度良好。                      A         1 390.41     1       23.380    0.002 9
          2.2 浸渍法提取补骨脂的工艺优化                                   B          210.590     1        3.540 0  0.108 9
                                                              C         6 998.19     1       117.68   <0.000 1
          2.2.1 AHP法确定指标权重                                    D          396.180     1        6.660 0  0.041 7
              根据补骨脂饮片中各成分对于治疗白癜风的效用,                          E           0.122 00   1        0.002 1  0.965 3
          将上述7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归一化后的值作为权重指                            残差         356.810     6
                                                              总离差       9 352.29    11
                                               [7]
          标予以量化。AHP 评分标准为九级标度法 ,构建优先
                                                                 注:检验水准α=0.05。
          判断矩阵(表2)。用AHP法计算得到补骨脂素、异补骨
                                                              2.2.3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
          脂素、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定、补骨
                                                                  根据PB实验的结果,选择A、C、D为关键自变量,每
          脂乙素、补骨脂酚的权重系数分别为 0.302 9、0.302 9、
                                                              个因素设置高、中、低3个水平(表6),以Y 为评价指标,
          0.062 3、0.062 3、0.062 3、0.062 3、0.144 9,一致性比例因
                                                              设计 3 因素 3 水平的 Box-Behnken 响应面实验优化补骨
          子小于 0.1。综合评分(Y)是指各成分含量乘以对应的
          权重系数后再除以最大值,然后将所有结果相加得到的                            脂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实验设计与结果见表7。
          总和。                                                      表6 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因素与水平
          2.2.2 PB实验筛选显著性因素                                   水平     A(药材粉碎度)/目    C(乙醇体积分数)/%     D(浸渍时间)/h
                                                              -1         20            40             24
              通过前期预实验可知,影响补骨脂提取工艺的因素                           0         40            67.5           48
          主要有5种,即药材粉碎度(A)、固液比(B)、乙醇体积分                         1         60            95             72


          · 1678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14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14期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