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中国药房》2023年13期
P. 93

1.4.2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检测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RAS活性指标水平比较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2组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                               治疗前,2 组患者 RAS 活性指标血清肾素、Ang Ⅰ、
          5 mL,以 3 000 r/min 离心 15 min 后,收集血清。采用             Ang Ⅱ和醛固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ELISA 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 6,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肾素、Ang Ⅰ、Ang Ⅱ和醛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        固酮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
          α)水平,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                         上 述 指 标 水 平 显 著 低 于 对 照 组(P<0.05)。 结 果
          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     见表3。
          1.4.3 RAS活性指标水平检测                                  2.4 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2组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                               治疗期间,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8例,不良反应发生
          5  mL,以 3  000  r/min 离 心 20  min,收 集 血 清 。 采 用    率为8.00%;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
          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                   为 6.00%。2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
          sin Ⅰ,Ang Ⅰ)、Ang Ⅱ、醛固酮水平。                          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4。
          1.4.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                                   3 讨论
            记录 2 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                             据统计,高血压作为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约有
          括头晕、腹泻、皮疹和肌无力等,并计算不良反应发                            18%的高血压患者出现了肾功能损害,由高血压肾损害
          生率。                                                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的患者约占9.9%,仅次于糖尿病肾病
          1.5 统计学方法                                          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9―10] 。高血压和肾病之间的联系一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满足                     直很复杂,高血压会导致肾病,反之,肾病可能会随着高
          正态分布,以 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                      血压的发展而复杂化。目前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一般应
          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                          用 Ang Ⅱ受体阻滞剂/Ang 转换酶抑制剂和钙通道阻滞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 检验。检验水准α=0.05。                        剂类药物降压,但是单纯控制血压并不能延缓高血压肾
                               2
          2 结果                                               损害的进展。因此,探讨高血压肾损害的新治疗策略具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治疗前,2 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血钙、血磷、Cys-C、                        本研究探讨了阿法骨化醇联合常规降压降脂药对
          Scr、BUN、尿 mAlb、β2-MG、NAG、24 h 尿蛋白水平和肝              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肝肾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和RAS活性
          功能指标 AST、ALT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的影响。自 1981 年以来,阿法骨化醇被广泛用作 1,25-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钙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二羟基维生素 D3的前体药物,用于治疗低钙血症、甲状
         (P<0.05),但仍维持在临床正常水平;观察组患者Cys-                      旁腺功能减退和骨质疏松等疾病。近年来,阿法骨化醇
          C、Scr、BUN、尿 mAlb、β2-MG、NAG 和 24 h 尿蛋白水平            在阿法骨化醇免疫球蛋白A肾病、糖尿病肾病等多种慢
                                                                                                   [11]
          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仍维持在临床正常水                        性肾病的治疗中,也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尤其在
          平。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肾脏保护方面,阿法骨化醇经过肝脏内的羟化酶催化生
         (P<0.05);Cys-C、Scr、BUN、尿 mAlb、β2-MG、NAG 和           成活性维生素 D3,可有效提高患者肠道对钙的吸收率,
                                                                                           [12]
          24 h尿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1。                    改善低钙血症,维持患者钙磷平衡 。本研究也证实了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在常规降压降脂药基础上联用阿法骨化醇,可在临床正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                常范围内进一步提高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钙水平,但不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                       影响患者血磷水平,从而维持患者钙磷平衡。值得注意
          察组患者 hs-CRP、IL-6、TNF-α 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的是,尽管血钙在正常范围内,但患者仍有患高钙血症
         (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的可能性。因此,使用阿法骨化醇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患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比较(x±s,n=100)
                   血钙/(mmol/L)     血磷/(mmol/L)     Cys-C/(mg/L)    Scr/(μmol/L)   BUN/(mmol/L)   尿mAlb/ (mg/L)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2.08±0.21  2.11±0.22  1.25±0.15  1.28±0.18  3.78±1.13  3.65±0.98  87.91±7.92  85.58±6.98  7.92±2.34  6.54±2.11  819.23±72.19 789.23±67.39
          观察组    2.11±0.23  2.31±0.16 ab  1.26±0.17  1.27±0.16  3.89±1.09  1.69±0.52 ab  88.05±7.61  68.24±5.75 ab  8.02±2.21  5.01±2.02 ab  833.19±84.22 524.28±62.99 ab
                   β 2-MG /(mg/L)   NAG/(U/L)     24 h尿蛋白水平/g      AST/(U/L)       ALT/(U/L)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10.76±4.18  8.22±4.16  52.82±8.93  49.27±7.89  1.83±0.45  1.55±0.29  32.24±5.21  33.19±3.11  31.29±3.13  32.11±3.46
          观察组   10.64±3.87  5.35±3.97 ab  54.15±7.14  32.75±6.24 ab  1.80±0.32  0.96±0.25 ab  32.35±5.43  33.55±3.21  31.02±3.02  32.24±3.55
             a: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b: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13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13    · 1619 ·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