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中国药房》2023年11期
P. 42
对这些相对比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归一化处理结果与 续表3
对应的一级指标权重相乘,即可获得各二级指标的最终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分细则
B2标准疗效观 □13 与标准治疗方案相比,患者OS或PFS延长≥12个月,HR<0.75(主要终点)
权重。最终确定的抗肺癌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测指标(13分) □11 与标准治疗方案相比,患者OS或PFS延长≥12个月,HR为0.75~1(主要
对权重进行了取整处理,详见表2。 终点)
□9 与标准治疗方案相比,患者OS或PFS延长5~<12个月,HR<0.75(主要
表2 最终确定的抗肺癌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终点)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权重 □7 与标准治疗方案相比,患者OS或PFS延长5~<12个月,HR为0.75~1(主
A安全性 18 A1不良事件发生率(CTCAE 3级及以上) 7 要终点)
A2不良事件导致的治疗中断情况 4 □5 与标准治疗方案相比,患者OS或PFS延长2~<5个月,HR<0.75(主要
A3药品禁忌情况 7 终点)
B有效性 38 B1诊疗规范、权威指南推荐情况 13 □3 与标准治疗方案相比,患者OS或PFS延长2~<5个月,HR为0.75~1(主要
B2标准疗效观测指标 13 终点)
B3生活质量或患者结局改善情况 12 □1 与标准治疗方案相比,单臂研究的ORR≥60%或患者的OS或PFS延长<2
C经济性 15 C1费用比较分析 7 个月,HR<0.75(主要终点)
C2成本-效果分析 8 □0 缺乏高质量研究证据,无法从已有的证据评价
D创新性 9 D1机制创新、填补空白 3 B3生活质量或 □12 与标准治疗方案相比,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提高≥25.0%
D2应用创新 3 患者结局改善 □9 与标准治疗方案相比,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提高16.7%~<25.0%
D3国产原研创新 3 情况(12分) □6 与标准治疗方案相比,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提高12.5%~<16.7%
E适宜性 10 E1药品技术适宜性 5 □3 与标准治疗方案相比,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提高<12.5%
E2药品使用适宜性 5
C经济性 C1费用比较分 □7 与主要适应证可替代药品对比,疗程治疗费用低于25分位数
F可及性 10 F1可获得性(保障供应角度) 5 (15分) 析(7分) □4 与主要适应证可替代药品对比,疗程治疗费用处于25分位数和75分位数
F2可负担性 5
合计 100 100 之间
□1 与主要适应证可替代药品对比,疗程治疗费用高于75分位数
2.3 抗肺癌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指标评分细则的确定 C2 成本-效果 □8 ICER≤0.5倍人均GDP
分析(8分) □6 ICER为>0.5~0.8倍人均GDP
本研究参考《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
□4 ICER为>0.8~1.2倍人均GDP
[21]
南》中的指标评分标准 ,根据上述确定的抗肺癌药品 □2 ICER>1.2倍人均GDP
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确定评分范围,同时结合专家 D创新性 D1机制创新、 □3 机制创新,填补临床空白,无替代产品
(9分) 填 补 空 白(3 □1 机制创新,有近似产品
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最终确定了抗肺癌药品临床综合 分) □0 无机制创新,近似产品较多
评价指标评分细则,详见表3。 D2 应 用 创 新 □3 治疗方案(优化给药途径、减少给药次数)存在技术创新或简化配制,或给药
(剂型创新、给 操作方面存在制剂技术创新
表3 抗肺癌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指标评分细则 药方式创新、服 □0 无相关应用创新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分细则 务创新)(3分)
A安全性 A1不良事件发 □7 症状轻微,治疗相关不良事件(CTCAE 3~5级)发生率≤15% D3国产原研创 □3 药品是国产原研创新药
(18分) 生率(7分) □5 症状较轻,治疗相关不良事件(CTCAE 3~5级)发生率为>15%~30% 新(3分) □2 药品是国产首仿药
□3 症状明显,治疗相关不良事件(CTCAE 3~5级)发生率为>30%~50% □0 药品是国产非首仿药或国外进口药
□1 症状严重,治疗相关不良事件(CTCAE 3~5级)发生率>50% E适宜性 E1药品技术适 □2 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均完整、清晰
□0 缺乏高质量研究证据,无法从已有的证据评价 (10分) 宜性(可多选) □1 常规贮藏及配制条件:常温或阴凉,无需避光遮光
A2不良事件导 □4 无中断用药情况出现 (5分) □0.5 特殊贮藏及配制条件:需冷藏/冷冻,需避光遮光
致的治疗中断 □3 不良事件持续时间短,因不良事件导致停止用药的人群比例≤50% □2 药品有效期>24个月
情况(4分) □2 不良事件持续时间短,因不良事件导致停止用药的人群比例>50%
□1 药品有效期为12~24个月
□1 不良事件持续时间长,因不良事件导致停止用药的人群比例≤50%
□0 药品有效期<12个月
□0 不良事件持续时间长,因不良事件导致停止用药的人群比例>50%
A3药品禁忌情 □1 药品无明显相互作用,或有轻、中度药物相互作用但无需调整用药剂量 E2药品使用适 □2.5 给药剂量便于掌握、频次适宜、便于操作
况(可多选)(7 □0 药品有相互作用,禁止在同一时段使用 宜性(可多选) □2.5 患者使用方便,依从性提高
分) □3 肝、肾功能异常可用,且无需调整用药剂量 (5分)
□1.5 肝、肾功能异常患者需根据生化指标调整剂量 F可及性 F1可获得性(5 供应保障:
□0 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禁用 (10分) 分) □2 药品产能充足,能满足50%以上市场需求
□2 重要脏器功能(包括心功能、凝血功能、造血功能)异常,但无需调整用药剂量 □0.5 药品产能较充足,能满足30%以上市场需求
□1 重要脏器功能(包括心功能、凝血功能、造血功能)异常,需调整用药剂量 医疗机构和药店的配备情况:
□0 重要脏器功能(包括心功能、凝血功能、造血功能)异常患者禁用 □3药品可获得率>50%
□1 儿童可用,老人可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可用 □2 药品可获得率为30%~50%
□0.5 儿童可用或老人可用或孕妇/哺乳期妇女可用
□1 药品可获得率<30%
□0 儿童可用,老人可用,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可用 F2可负担性(5 □5 疗程治疗费用占单位人均可支配收入≤40%
B有效性 B1 诊疗规范、 □13 诊疗规范推荐(国家卫生行政部门) 分)
(38分) 权威指南推荐 □13 指南Ⅰ级推荐(A级证据13,B级证据11,C级证据9,其他7) □0 疗程治疗费用占单位人均可支配收入>40%
情况(13分) □10 指南Ⅱ级及以下推荐(A级证据10,B级证据8,C级证据6,其他4) HR:风险比(hazard ratio);GDP: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4 以上均无推荐 product)
· 1316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11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