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中国药房》2023年7期
P. 10
因环保问题,企业停产 2.53%,149 多的大多为临床常用且需求量大的药品,例如降血脂药
地域偏远,企业不愿配送 3.42%,202
临床用量小,企业不愿供应 3.83%,226 物阿托伐他汀钙和瑞舒伐他汀钙、降糖药物阿卡波糖和
企业生产线改造,产能不足 5.15%,304 二甲双胍、消化系统用药奥美拉唑和艾司奥美拉唑镁、
流标或废标,无企业供货 5.60%,330
交易价格低,企业不愿生产 6.17%,364 平喘药物布地奈德等。数据分析中还发现,部分医疗机
限价交易,企业不愿供应 6.36%,375 构存在一些品种在集采前3个月零短缺报告,集采落地
原料药垄断,产能不足 8.17%,482
原料药短缺,产能不足 20.94%,1 235 后出现明显短缺的现象,这可能与上文分析的原因一
其他原因 37.83%,2 231
致,即样本医院替换使用中选企业药品时,面临药品供
0 500 1 000 1 500 2 000 2 500
短缺报告信息占比及数量(条) 应保障工作短期内不能完全落实到位的问题,只是在部
图3 前5批集采中选企业药品短缺原因报告情况 分具体品种中体现得更加明显。此外,集采落地短期内
3 讨论 出现明显的短缺频次增加,或许还与具体品种的降价幅
3.1 中选品规药品及中选企业药品在集采落地后短缺 度过大、临床使用量增加过快过多有关,短缺频次与降
报告频次均显著增长 价幅度和用量变化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还需要相关数
从短缺报告数据可以看出,各批集采落地后,中选 据作进一步研究分析。
品规药品短缺报告频次均出现明显上升,第一、三、五批 3.3 中选企业药品短缺原因复杂多样,原料药短缺或垄
集采落地后的月平均短缺报告频次增幅分别达到 断为主要因素
145.91%、97.33%、130.74%。除第一批集采外,其余批次 从报告的短缺原因来看,除其他原因外,报告原料
表现出集采中选总品规数量越多,落地后中选品规报告 药短缺或垄断的最多,占比共计近30%;其次为价格、流
短缺频次增幅越大的趋势。第一批集采药品短缺报告 标或废标等原因。这与已有文献研究结论相似:因原料
增幅最大,可能是集采前中选企业短缺报告占比相对较 药短缺或垄断,企业产能不足造成的药品短缺是医疗机
高,且集采初始的规则尚不完善,单品种中选企业数量 构药品断供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5―8] 。当集采中
较少,集采后释放的巨大需求使企业供应面临更大压力 标价大幅下降后,原料药的稳定供应就可能存在隐患,
所致。从各批集采中选企业药品平均品规短缺报告频 很多企业并没有原料药上游产业,就会面临原料药短缺
[9]
次来看,第一批和第三批相对严重,第二、四、五批情况 或垄断的风险 。而且已有研究表明,在前 5 批国家集
有所好转。就整体上看,短缺情况有随集采批次推进而 采中,7成以上的产品历史产量不足约定量,8成以上的
改善的趋势,这可能与集采规则不断优化,如入围企业 产品历史产量不足需求量,集采招标量高于历史产量,
[10]
数量、库存报送频率、违规处罚力度、信用评价制度等相 使得中标企业面临供应压力 ,而某些品种的临床实际
关规则的新增或完善有关。 使用量远超约定采购量,则更加增大了中标企业的供应
集采落地后,中选品规药品的短缺报告主要来自中 压力,从而导致短缺情况发生。报告的短缺原因中补充
选企业药品,中选企业药品短缺报告频次在各批集采落 说明提到因集采后产能不足、供应量不足等也印证了这
地前的月平均占比为 22%~33%,落地后上升到 72%~ 种情况。另外,短缺原因中还提到受疫情影响造成中选
81%,可见集采落地后中选企业药品的供应短缺问题在 企业药品短缺,这是因为疫情可能导致生产企业停工停
各批集采中普遍存在。这可能是因为集采前中选企业 产、物流链受影响等造成药品断供,也可能存在医院停
药品在样本医院中使用量较少,集采落地后,因政策要 诊等使约定采购量在临床使用中不能落实,药企最初的
求各公立医院须使用中标药品,故大量医院换用中标药 “以价换量”落空,出现越供货越亏损的情况,致使企业
品使其临床使用量显著增加,企业供应不上或者配送不 消极供应造成短缺。
及时出现短缺。集采后还有部分非中选企业的中选品 4 建议
规药品报告短缺,可能是存在部分非中选企业因未中 4.1 科学评估企业断供风险,优化集采规则
标,不能形成规模经济,退出该地区市场,导致出现企业 随着增加中标企业、惩罚违约企业、新增替补供应
停止供应或供应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抑或是存在疗效差 企业等集采规则的优化,集采药品的供应保障机制越来
异、医生用药习惯等原因,致使部分非中选企业的中选 越健全。而原料药短缺或垄断作为造成集采药品短缺
品规药品在医院尚不可替代,临床仍有需求,才出现短 的重要原因之一,应格外关注并着力解决。建议国家药
缺报告。 品监督管理部门协同集采政策完善原料药管控措施,鼓
3.2 中选企业药品部分品种在集采落地后短期内短缺 励集采中标制剂企业自产原料或者与多家原料药企业
明显 合作;在集采规则中增加有利于含原料药上游产业的药
从品种来看,集采落地后短时间内短缺报告频次较 企中标的条款,以在更大程度上避免集采药品出现受原
· 772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7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