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中国药房》2023年2期
P. 74

式)”的方案均不达标,推荐方案是“2 g,静脉注射,q8 h”。
             15                                               当 MIC=8 mg/L 且患者 CLcr=50 mL/min 时,0.5 g 和 1
                                            一房室
                                            二房室,CLcr=10 mL/min  g的任何方案、“2 g,q12 h(无论何种给药方式)”“2 g,静
                                            二房室,CLcr=50 mL/min
             10                                               脉注射,q8 h”的方案均不达标,推荐方案是“2 g,静脉滴
            ( mg/L )                                          注0.5 h,q8 h”。
            MIC/                                                  当 MIC≥16  mg/L 时 ,所 有 的 给 药 方 案 不 达 标
              5
                                                             (PTA≤87.8%)。推荐联合给药方案,例如多黏菌素+替
                     MIC=2 mg/L
                                                              加环素+碳青霉烯类 。
                                                                               [16]
              0
                                                                  对于PD指标Cmin≤27.5 mg/L,所有推荐方案的PTA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h
                                                              都在96.6%以上。0.5 g和1 g的所有方案的PTA都接近
             图1 美罗培南一房室和二房室的药-时曲线比较
                                                              100%,但是“2 g,静脉注射,q8 h”和“2 g,静脉滴注0.5 h,
         (CLcr 为 50 mL/min)的患者给药方案不同,因此,CLcr                  q8 h”方案的 PTA 都在 96% 左右,表明 1 000 次模拟中,
          在下文区分为≤40 mL/min和50 mL/min 2组。                      约有40次模拟出现Cmin>27.5 mg/L的情况,需要警惕发
              如图2所示,当MIC≤0.5 mg/L,18种方案都适用于                   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结合药物经济学和患者依从性,推                                综上所述,当 MIC 为 1、2、4、8 mg/L 时,CLcr≤40
          荐“0.5 g,静脉注射,q12 h”(PTA≥94.2%)。                     mL/min 和 CLcr 50 mL/min 的老年患者推荐的给药方案
              当 MIC=1 mg/L 且患者 CLcr≤40 mL/min 时,“0.5          存在显著差异,“2 g,静脉注射,q8 h”和“2 g,静脉滴注
          g,静脉注射,q12 h”的方案不达标(PTA≤88.9%),其余                   0.5  h,q8  h”的 给 药 方 案 可 能 出 现 神 经 毒 性 ,结 果
          方案均达标,推荐方案是“0.5 g,静脉滴注 0.5 h,q12 h”                 见表2。
         (PTA≥90.1%)或“1 g,静脉注射,q12 h”(PTA≥94.2%)。             3 讨论
          当 MIC=1 mg/L 且患者 CLcr=50 mL/min 时,“0.5 g,静              美罗培南是第二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因该药
          脉注射,q12 h”和“0.5 g,静脉滴注0.5 h,q12 h”的方案不              的血药浓度具有时间依赖性,临床常用%fT>MIC作为抗菌
          达标(PTA≤87.4%),推荐方案是“0.5 g,静脉注射,q8 h”                效果的 PD 指标。由于耐碳青霉烯类的细菌出现,肖永

         (PTA=96.3%)或“1 g,静脉注射,q12 h”(PTA=94.5%)。             红等 建议基于群体药动学和大量细菌敏感性结果进行
                                                                  [5]
              当 MIC=2 mg/L 且患者 CLcr≤40 mL/min 时,“0.5          蒙特卡罗模拟,预先评估给药方案的抗菌效果。但目前
          g,q12 h(无论何种给药方式)”和“1 g,静脉注射,q12 h”                 美罗培南的蒙特卡罗模拟研究集中在健康志愿者或特
          的方案不达标(PTA≤88.9%),推荐方案是“0.5 g,静脉                    殊疾病患者,很少采用群体药动学参数,没有考虑到
          注射,q8 h”(PTA=90.0%)或“1 g,静脉滴注0.5 h,q12 h”           CLcr 对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更没有考虑到个体间、个体
         (PTA=90.0%)。 当 MIC=2  mg/L 且 患 者 CLcr=50             内变异对美罗培南浓度的影响。
          mL/min时,“0.5 g,q12 h(无论何种给药方式)”“0.5 g,静                 Zhou等 研究发现,美罗培南在老年患者群中的CL
                                                                        [8]
          脉注射,q8 h”“1 g,静脉注射,q12 h”“1 g,静脉滴注 0.5              更低,且肾功能作为独立因素对美罗培南的清除率呈现
                                                                                [4]
          h,q12 h”的方案均不达标(PTA≤87.5%),推荐方案是                    线性相关影响。张芹 报道,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老年患
         “0.5 g,静脉滴注0.5 h,q8 h”(PTA=90.1%)。                   者的药物半衰期延长。采用特殊群体的药动学参数进
              当 MIC=4 mg/L 且患者 CLcr≤40 mL/min 时,剂量            行蒙特卡罗模拟,可以为老年患者的给药方案提供更准
          为0.5 g的任何方案、“1 g,q12 h(无论何种给药方式)”的                  确的PTA。
          方案均不达标(PTA≤89.3%),推荐方案是“1 g,静脉注                         本研究模拟结果显示,根据 CLcr≤40 mL/min 和
          射 ,q8  h”(PTA=90.1%)。 当 MIC=4  mg/L 且 患 者           CLcr=50 mL/min 分组比根据中、重度肾功能不全分组
          CLcr=50 mL/min 时,剂量为 0.5 g 的任何方案、“1 g,              更合适。CLcr=50 mL/min组通常都需要延长滴注时间

          q12 h(无论何种给药方式)”“1 g,静脉注射,q8 h”的方案                  或增加给药频率才能提高PTA。例如,CLcr≤40 mL/min
          均不达标(PTA≤87.5%),推荐方案是“1 g,静脉滴注                      的患者,当MIC=1 mg/L时,推荐“0.5 g,静脉滴注0.5 h,
          0.5 h,q8 h”(PTA=91.0%)。                             q12 h”或“1 g,静脉注射,q12 h”;当 MIC=4 mg/L 时,推
              当 MIC=8 mg/L 且患者 CLcr≤40 mL/min 时,剂量            荐“1 g,静脉注射,q8 h”;当 MIC=8 mg/L 时,推荐“2 g,
          为0.5 g和1 g的任何方案、“2 g,q12 h(无论何种给药方                  静 脉 注 射 ,q8  h”。 而 CLcr=50  mL/min 的 患 者 ,当


          · 192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2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2期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