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中国药房》2023年2期
P. 73

美罗培南是一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具有广谱的                         ggplot2函数包完成绘图。
          杀菌活性,尤其是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效果较                              ìdA /dt =-CL/V × A - Q/V × A + Q/V × A 2  ⋅⋅⋅⋅ (2)
                                                                                                 2
                                                                                            1
                                                                     1
                                                                                        1
                                                                                  1
                                                                               1
          好。已有不少研究表明,可以根据药动学/药效学(phar‐                           í dA /dt =-Q/V × A - Q/V × A 2
                                                                 î
                                                                                  1
                                                                     2
                                                                              1
                                                                                       2
          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PK/PD)原理,通过蒙特            为比较美罗培南一房室和二房室参数在药-时曲线
          卡罗模拟优化美罗培南的给药方案                [1―4] ,但是针对特殊       上的差异,本研究绘制了如下3种情况的药-时曲线。A:
          人群、特殊病理生理状态的相关研究仍较少。为同时考                           采用经典的一房室药动学模型和最新发表的老年患者
          虑年龄、肾功能等因素和个体间变异对药物浓度的影                            的美罗培南参数 ;B:采用群体药动学二房室模型 ,并
                                                                           [9]
                                                                                                         [8]
          响,有研究者建议使用患者的群体药动学参数进行蒙特                           设 CLcr=10 mL/min;C:采用群体药动学二房室模型 ,
                                                                                                           [8]
          卡罗模拟,以评估药物使用方案             [5―6] 。                 并设 CLcr=50 mL/min。具体参数见表 1。以美罗培南
              当前,针对老年患者采用二房室群体药动学模型进                         1 g(静脉滴注0.5 h,q12 h)、单次给药分别模拟给药后0、
          行蒙特卡罗模拟的研究未见报道。一般要求美罗培南                            0.5、1、2、4、6、8、12 h的血药浓度。
          的 %fT>4MIC 应 不 低 于 40%,其 中 MIC 是 最 低 抑 菌 浓            表1 美罗培南一房室和二房室药动学参数比较
          度,%fT>4MIC是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超过 4 倍 MIC 的时                   模型     CL/(L/h)    V 1/L    Q/(L/h)     V 2/L
                                                              A       8.70        9.8
          间比例。但只有 1 个 PD 指标是不充分的,加之杨婷婷
                                                              B       1.58       16.1      15.9        12
            [7]
          等 报告美罗培南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与谷浓度(Cmin )                        C       8.11       16.1      15.9        12
          有 关 ,当 Cmin 临 界 值 为 27.5  mg/L 时 ,诊 断 特 异 性 为      1.2 模拟方案
          88.9%。因此,为减少不良反应,美罗培南的 PD 达标参                          根据美罗培南说明书推荐,肾功能不全患者在CLcr≤
          数宜新增“Cmin≤27.5 mg/L”。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群体                   50 mL/min 时需要减少剂量。因此,本研究参考相关文
          模型对美罗培南给药方案以蒙特卡罗模拟进行评估,并                           献 将 CLcr≤50 mL/min 的患者细化成 5 组:重度肾功
                                                               [10]
          采用%fT>4MIC≥40% 和 Cmin≤27.5 mg/L 2 个 PD 指标,兼        能不全(10 mL/min)1组,中度肾功能不全(20、30、40、50
          顾细菌学疗效和安全性,为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使用                           mL/min)细分 4 个亚组。由于增加给药剂量、延长滴注

          美罗培南提供个体化用药参考。                                     时间和增加给药频率都可以显著提高PTA,故本研究根
          1 方法                                               据文献[11―12]推荐设计给药剂量为 0.5、1、2 g,根据说
          1.1 群体药动学模型和药效学指标的设定                               明书设置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持续6 min)和静脉滴注
                        [8]
              采用Zhou等 的老年患者群体模型,详见公式(1)。                    (0.5、3 h),给药频率为q12 h、q8 h,共计18种给药方案。
          式中,TVCL、TVV1分别是中央室清除率(CL)和分布容                      因美罗培南的溶液稳定性较差,相关学者均建议滴注时
          积(V1 )的典型值;TVQ、TVV2分别是外周室清除率(Q)                    间需控制在 4 h 内     [13―15] ,因此本研究未设计 24 h 持续滴
          和分布容积(V2 )的典型值,CLcr是肌酐清除率。TVCL、                    注的给药方案。另外,根据说明书关于剂量的推荐,美
          TVV1、TVQ、TVV2的个体间变异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个                      罗培南的日剂量宜控制在6 g以内。
          体内变异采用加法和常系数的混合效应模型。                               2 结果
              ìTVCL = 8.98 × [1 + 0.018 2 ×(CLcr - 55.3) ]   2.1 群体药动学模型、药效学指标及房室比较结果
              ï ï
              ï ïTVV = 16.1                                      如图1所示,以MIC=2 mg/L为例,一房室在分布相
                   1
              í                                     …(1)
              ï ïTVQ = 15.9                                 (0.5~6 h)存在浓度升高和下降曲线更陡峭的现象。一
              ï
              ï    2                                         房室的%fT>MIC比二房室更小,容易导致PTA误差,进而
              ï ïTVV = 12.0
              î
              采用 NONMEM 7.3 软件的$SIM 模块,模拟次数设                 影响到方案评估。该图同时展示出了群体药动学模型
          置为1 000次,其微分方程见公式(2)。式中,A1、A2分别                    相比经典药动学模型的优势,即同一个模型就可以表征
          代表美罗培南在中央室和外周室的剂量。自编 SAS 代                         2种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药-时曲线差异,清除率大的患者
          码直接估算%fT>4MIC≥40% 的次数占 1 000 次模拟中的                 浓度曲线更低,意味着需要更大的剂量、更频繁地给药
          比例,即达标概率(probability of target attainment,PTA),    才能升高PTA。
          一般认为 PTA 在 90% 以上是最佳给药方案。同时计算                      2.2 模拟方案结果
          当 Cmin≤27.5 mg/L 的 PTA,但该 PTA 没有合适的参考                  模拟方案结果显示,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CLcr 为
          值,本文以实际数值报告。Cmin由 NONMEM 7.3 软件直                   20、30、40 mL/min)和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CLcr 为 10
          接给出,取终点时间的浓度。使用 R version 3.5 软件的                  mL/min)具有相似的给药方案,与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2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2    · 191 ·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