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4 - 《中国药房》2023年2期
P. 134
1 中药致神经毒性的物质基础 晶,同样会导致神经毒性 [16―18] 。
神经毒性中药多具有醒脑、开窍、安神等药理活性, 1.2 外源性毒性成分
可用于临床治疗神昏谵语、惊风、中风、癫痫等证,是中 部分中药无内源性毒性成分,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
[2]
医临证用药的一大特色 。此外,神经毒性中药在戒毒 产生了或大或小的毒性,主要与中药外源性毒性成分有
[19]
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如在阿片类药物中毒的急救、 关 。中药外源性毒性成分是指在药材种植、加工、运
脱瘾、戒后调养等过程中,洋金花、天仙子、颠茄草等中 输、存储过程中引入的一些非本身合成的有害元素和农
[3]
药可有效控制戒断症状 。现代药理毒理学研究表明, 药残留,是由于药材种植时施用农药、化肥不合理或由
中药所含活性成分及其量效关系是决定其药理活性和 于水、土壤、空气等种植环境被污染,以及在加工、存储
毒性作用的关键。对主要活性成分不良反应认识不足, 过程中一些错误操作所造成的。研究者发现,用硫磺进
中药使用不合理,尤其是中药滥用,很容易导致神经毒 行熏制以延长保质期会造成药材中含硫量增加,温度、
[4]
性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对机体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 湿度等存储条件不合理可导致黄曲霉毒素的出现,耕种
中药毒性成分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内源性毒性成分和外 土壤富含的铜、镉、铅等重金属会导致药材重金属超标,
源性毒性成分。 患者长期服用或短期大量服用这些药材会出现失眠、头
1.1 内源性毒性成分 晕、呕吐、恶心、乏力等神经毒性症状,重者可能会出现
内源性毒性成分是中药研究领域的重要话题,根据 痉挛、说话能力下降、吞咽困难,甚至死亡 [20―22] 。调查显
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生物碱、糖苷类、二萜类、动植物 示,除动物药与矿物药外,几乎所有的植物药均可检出
[23]
毒蛋白和重金属等。其中,多种中药内源性毒性成分往 农药残留:牛建均等 考察了不同产地太子参、野菊花、
往同时也是临床有效成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节 三七、茯苓、鱼腥草 5 种(共 50 批)药材中有机氯农药的
点是临床用药剂量。 残留情况,发现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为50%;何清彦等 [24]
研究表明,从川乌、马钱子等药用植物中分离得到 检测了 10 种(共 30 批)药材,均检出了禁用农药六六六
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在临床治疗中均表现出极强的药效 (六氯环己烷)、滴滴涕(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顾炎
[25]
或治疗作用,但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神经损伤作用,患 等 从金银花中检出了水胺硫磷等有机磷农药;此外,
者可能出现中枢兴奋、中枢抑制、瞳孔放大、意识不清、 有研究者还从部分药材中检出了克百威(2,3-二氢-2,2-
烦躁不安、头晕、惊厥、麻痹、昏迷等临床表现 [5―6] 。麻黄 二甲基-7-苯并呋喃基甲氨基甲酸酯)、三唑磷[O,O-二乙
水煎液中所含的麻黄碱可缓解感冒引起的呼吸道症状, 基-O-(1-苯基-1,2,4-三唑-3-基)硫代磷酸酯]等被WHO
[26]
但研究表明该成分可导致小鼠运动增加,情绪焦虑,大 列为剧毒、高毒的农药残留 。上述残留物化学性质稳
脑记忆、认知发生错误,大脑皮层出现胶质细胞增生和 定,难以生物降解,脂溶性强,极易在生物体内蓄积引起
[27]
锥体细胞坏死,纹状体部位出现组织间隙增宽以及胶质 神经毒性 。
[7]
细胞增生,有一定的神经毒性 。天仙子中含有莨菪碱、 2 中药致神经毒性的潜在作用机制
东莨菪碱和阿托品等生物碱,上述成分可导致正常人活 神经毒性中药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中
动明显减少,静卧不动、闭目,对刺激的反应性减弱,呼 枢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精神、行为障碍,智能下降,共济
[8]
吸变慢 。 失调,语言障碍,听力及视力障碍;在周围神经系统则以
糖苷类成分主要包括强心苷、皂苷和氰苷等。研究 周围神经病变多见,表现为肢体感觉障碍,出现肌肉长
[28]
指出,洋地黄所含的地高辛、洋地黄毒苷等强心苷类成 期、剧烈、自发性刺痛或烧灼痛 。中药对氧化应激、促
分会引起明显的神经损伤,包括视力障碍、定位错觉、智 发炎症、离子交换、能量代谢等过程的影响可能是其致
[9]
力下降等症状 。苦杏仁含有氰苷,小鼠灌胃后会出现 神经毒性的重要机制。
[10]
活动能力减弱、懒动、抽搐等症状,甚至出现死亡 。二 2.1 诱导氧化应激
萜类化合物主要以树脂、内酯或糖苷的形式存在,京大 氧化应激是由于机体受外部刺激,导致体内超氧阴
-
戟、闹羊花等中药所含的二萜类化合物对神经系统具有 离子(O2 ·)、羟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 )等氧自
较强的毒性和损伤作用 [11―12] 。此外,部分中药所含的毒 由 基 大 量 积 累 ,而 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superoxide dis‐
性蛋白也可导致神经损伤,如苍耳子、巴豆霜等中药所 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
含的植物毒性蛋白均可导致小鼠活动减少、行动迟缓、 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谷胱甘肽
抽搐、痉挛,甚至死亡 [13―14] ;蝮蛇、全蝎、蜈蚣等动物类药 (glutathione,GSH)等抗氧化物质不足以清除过多的氧
材所含的动物毒性蛋白均可引发意识模糊、言语不清或 自由基时所产生的细胞损伤现象 。过剩的氧自由基
[29]
障碍、抽搐、呼吸抑制等症状 。此外,部分中药(如雄 化学性质极度活跃,可破坏细胞DNA、蛋白和脂质分子,
[15]
黄、轻粉、半夏、天南星等)因含有砷、汞、铅等重金属和 损伤线粒体,从而造成脑组织损害并引发多种神经退行
[30]
由草酸钙针晶及其表面糖蛋白、微量多糖组成的毒针 性疾病 。含重金属的中药(如朱砂、雄黄、水银等)多
· 252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2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