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7 - 《中国药房》2023年2期
P. 137
杉醇、长春碱类成分等与微管蛋白二聚体的亲和力较 141-145.
强,与之结合可阻断神经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导致细胞 [ 5 ] 陈良妮,程雪梅,陈勇,等. 川乌药理作用、毒性、质量控
死亡 。此外,有研究指出,长春碱类成分导致的轴索 制方法研究进展[J]. 中成药,2021,43(3):722-729.
[53]
损伤可破坏施万细胞,进一步造成有髓神经纤维的继发 [ 6 ] 郭盼,李新悦,张兵,等. 马钱子毒性及制剂技术减毒增
[54]
性脱髓鞘和轴索变性 。 效方法研究进展[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7(3):
192-197.
3.4 神经递质
[ 7 ] 王文倩 . 基于 NLRP3 炎症小体的桂枝拮抗麻黄中枢多
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信息传递的化学物质。一些
巴胺神经元毒性研究[D]. 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
中药可通过增加或降低突触中神经递质的浓度,放大或
[ 8 ] 王岩,白宗利,李军,等. 天仙子急性毒性、抗炎及镇痛作
阻断信号传递,通过阻止神经递质的再吸收而产生神经
用研究[J]. 中国中医药杂志,2008,6(2):5-7.
毒性。例如,何首乌能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抑制纹状 [ 9 ] 张艳英,宋凤卿. 地高辛注射液急诊临床使用指引[J]. 岭
体内单胺递质含量的降低 ;从马钱子中提取的马钱子 南急诊医学杂志,2020,25(5):434-437.
[55]
碱能不同程度地增加神经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 [10] 谭晓梅,郭阳,余林中,等. 麻黄-杏仁药对配伍及不同配
与多巴胺的含量 。此外,部分中药还可通过影响神经 比对急性毒性及平喘作用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
[56]
递质的合成、贮存、释放、降解等途径产生一系列的神经 2013,29(1):82-84.
毒性。如洋金花能竞争性拮抗胆碱能神经递质乙酰胆 [11] 张乐林,葛秀允,孙立立,等. 醋制对京大戟毒性和药效
碱对M胆碱能受体的激动作用,对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 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9):276-279.
[57]
制,患者中毒后会处于交感神经兴奋状态 。 [12] 郭小红,冯靖雯,尤强,等. 有毒中药闹羊花的现代研究
4 结语 进展[J]. 中国药业,2020,29(23):96-104.
[13] 胡燕,王景霞,张力,等. 苍耳子综合评价与风险控制措
中药成分复杂,作用靶标多样,产生神经毒性的机
施的探讨[J].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21):4079-4085.
制尚未完全阐明,极大地限制了其药效的发挥,也在一
[14] 潘扬,吴晓峰,涂霞,等. 中药巴豆经炮制与发酵后毒性
定程度上造成了中药资源的浪费。目前,临床缓解中药
效应的比较[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1,30(5):
致神经毒性的方法主要包括清除毒物和对症治疗。其 788-792.
中,清除毒物常用的措施有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对 [15] 王诺琦,张莉,杨秀颖,等. 动物类有毒中药“毒”的历史
症治疗则是根据服毒者的临床症状给予抗兴奋、抗惊 认识及现代研究[J]. 医药导报,2019,38(11):1425-1430.
厥、抗休克或纠正水液代谢的药物。如患者马钱子中毒 [16] 张学平,张怀印,蔡静,等. 升麻鳖甲汤治疗急性汞中毒
后,临床常使用戊巴比妥钠进行救治,川乌、草乌中毒后 1例[J].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2):2152.
常根据症状给予阿托品或利多卡因进行救治 ,这些措 [17] ZARAZÚA S,RÍOS R,DELGADO J M,et al. Decreased
[58]
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毒性中药对于神经系统的 arginine methylation and myelin alterations in arsenic ex‐
损害。 posed rats[J]. Neurotoxicology,2010,31(1):94-100.
但是,临床中毒者往往存在中毒原药不明确的情 [18] 吴紫君,冯碧川,沈志滨,等. 天南星科有毒中药及其炮
制品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J].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18,
况。如何准确确定毒性物质基础,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
34(3):312-315.
快速判断中毒原药和解毒方案,是保障毒性中药使用安
[19] 李耀磊,张冰,张晓朦,等. 基于毒害成分的中药临床安
全、有效的重要前提。今后可考虑利用现代研究方法和
全 性 评 价 与 思 考 [J]. 中 国 药 物 警 戒 ,2021,18(6):
大数据挖掘手段,建立以毒性物质基础成分群为核心的
520-524.
“中毒症状-中毒剂量-中毒原药-解毒方案”的安全性评
[20] 马鸿雁,王媛媛,李运英. 硫磺熏蒸加工中药材的研究进
价模式,形成切实可行的风险监测机制,这对神经毒性 展[J]. 中药与临床,2015,6(1):54-57.
中药的开发利用以及中毒后的临床干预尤为重要。 [21] 张成,豆小文,张磊,等. 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
参考文献 分 布 与 预 防 措 施 [J].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2018,43(4):
[ 1 ] 李中海. 常见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分析[J]. 中 665-671.
国实用医药,2019,14(33):151-152. [22] 张慧莉. 我国中药材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 2 ] 王利苹,奉建芳,胡凯莉. 芳香开窍中药对血脑屏障通透 [J]. 山东化工,2018,47(1):56-57.
性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3] 牛建均,刘春艳,李开斌,等 . 不同产地 5 种中药材安全
2014,39(6):949-954. 限量研究:农药残留分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
[ 3 ] 罗翠婷,吴凤荣. 合成毒品成瘾机制探索及其防治药物 28(9):14-19.
的研发进展[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3): [24] 何清彦,皮胜玲,谢嘉驰,等. GC-ECD测定当归等10种
185-188. 药食两用中药材中有机氯残留量[J]. 中国当代医药,
[ 4 ] 于小刚,辛二旦,杨文媛,等. 毒性中药的物质基础及作 2016,23(10):4-7,12.
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2022,14(20): [25] 顾炎,薛健,金红宇,等. 金银花中有机磷类农药测定方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2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2 · 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