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中国药房》2023年1期
P. 66
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2”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并 表4 黄芪-葛根药对提取工艺优选的正交实验结果
代入回归方程计算各指标成分的含量;再按“2.4”项下方 因素 评价指标 综合评
实验号 a/ b/ c/ d/ e/ f/
法测定出膏率,然后按“2.5”项下公式计算各组的综合评 A B C D(误差) g/% 分/分
(mg/g)(mg/g)(mg/g)(mg/g)(mg/g)(mg/g)
分。由图2B可知,综合评分随提取次数增加而上升,但 1 1 1 1 1 12.61 2.90 0.10 0.24 0.05 0.03 18.85 27.75
当提取3次后继续增加提取次数,综合评分无明显变化。 2 1 2 2 2 25.44 5.88 0.29 0.47 0.12 0.08 27.84 60.56
3 1 3 3 3 29.00 9.70 0.37 0.84 0.16 0.11 28.77 80.61
考虑到工业生产实际情况,本研究选择提取次数 1、2、3 4 2 1 2 3 29.14 7.27 0.23 0.78 0.15 0.11 27.47 69.60
次进行后续工艺优化。 5 2 2 3 1 37.99 9.42 0.47 0.75 0.22 0.14 32.12 95.81
6 2 3 1 2 15.08 5.67 0.28 0.34 0.09 0.05 24.00 46.67
2.6.3 提取时间考察 称取黄芪10 g、葛根5 g,共4份,
7 3 1 3 2 28.94 8.55 0.25 0.84 0.19 0.15 29.12 78.09
分别加入 6 倍量水回流提取 2 次,提取时间分别为 0.5、 8 3 2 1 3 21.02 5.13 0.23 0.45 0.10 0.06 24.16 50.38
1、1.5、2 h,合并 2 次提取液,定容至 400 mL。按“2.1.3” 9 3 3 2 1 39.37 10.10 0.40 0.52 0.18 0.13 36.36 91.40
K 1 168.93 175.44 124.80 214.96
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2”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
K 2 212.08 206.75 221.56 185.33
定并代入回归方程计算各指标成分的含量;再按“2.4”项 K 3 219.87 218.69 254.52 200.58
R 16.98 14.41 43.24 9.88
下方法测定出膏率,然后按“2.5”项下公式计算各组的综
表5 正交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结果
合评分。由图2C可知,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综合评分
方差来源 离均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P
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当提取时间为1.5 h时,综合评 A 502.03 2.00 251.02 3.43 >0.05
分基本达到峰值,故选择提取时间0.5、1、1.5 h进行后续 B 332.52 2.00 166.26 2.27 >0.05
C 3 030.55 2.00 1 515.27 20.70 <0.05
工艺优化。
D(误差) 146.43 2.00 73.21
100 100
注:F 0.01(2,2) = 99.00;F 0.05(2,2) =19.00
80
80
综合评分/分 60 综合评分/分 60 响顺序为C>A>B,且A3>A2>A1、B3>B2>B1、C3>C2>
由表4可知,各因素对黄芪-葛根药对提取工艺的影
40
40
20
0 20 0 C1;由表 5 可知,因素 C 对黄芪-葛根药对提取工艺的结
1∶6 1∶8 1∶10 1∶12 1 2 3 4
料液比/(g/mL) 提取次数/次 果有显著影响(P<0.05),而因素 A、B 均无显著影响
A.料液比 B.提取次数
(P>0.05)。结合考虑综合评分和生产实际因素,最终
100
确定黄芪-葛根药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2B2C3,即加8倍
80
综合评分/分 60 量水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
40
2.8 工艺验证实验
20
0 为进一步确定黄芪-葛根药对提取工艺的可靠性与
0.5 1 1.5 2
提取时间/h 稳定性,称取黄芪 10 g、葛根 5 g,共 3 份,按上述优选工
C.提取时间
艺平行提取3份黄芪-葛根药对提取液进行验证试验,结
图2 黄芪-葛根药对提取工艺优选的单因素考察结果
果见表6。由表6可知,3组试验各评价指标的RSD均小
2.7 正交实验筛选黄芪-葛根药对提取工艺
于3.00%,说明该工艺合理、稳定、重现性较好。
基于单因素的考察结果,以料液比(A)、提取时间
表6 黄芪-葛根药对最优提取工艺验证实验结果
(B)、提取次数(C)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设置 3 个水平 葛根素/ 大豆苷/ 毛蕊异黄酮葡萄 大豆苷元/ 毛蕊异黄酮/ 芒柄花黄素/
(表 3),以提取液中葛根素(a)、大豆苷(b)、毛蕊异黄酮 验证试验 (mg/g) (mg/g) 糖苷/(mg/g) (mg/g) (mg/g) (mg/g) 出膏率/%
葡萄糖苷(c)、大豆苷元(d)、毛蕊异黄酮(e)、芒柄花黄 1 35.28 9.64 0.40 0.78 0.17 0.12 33.22
2 35.71 9.62 0.41 0.76 0.17 0.12 31.89
素(f)的含量及出膏率(g)为评价指标,称取黄芪10 g、葛
3 34.03 9.60 0.39 0.79 0.18 0.13 32.65
4
根5 g,共9份,按照L9 (3)正交表设计实验,按“2.2”项下 RSD/% 2.48 0.17 1.89 2.00 2.67 2.45 2.05
色谱条件测定黄芪-葛根药对提取液中各成分的含量, 3 讨论
按“2.4”项下方法测定出膏率。正交实验结果见表4,方 黄芪-葛根药对来源于《证治汇补》中的黄芪葛根
差分析结果见表5。 汤 ,方中黄芪、葛根皆可升阳,但黄芪以补气为主,葛根
[8]
表3 黄芪-葛根药对提取工艺优选的正交实验的因素 侧重生津,两者相伍可补气健脾、生津止渴。本研究按
水平 照黄芪-葛根药对 2∶1 的质量比进行实验,选择葛根素、
水平 A/(g/mL) B/h C/次 大豆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大豆苷元、毛蕊异黄酮、
1 1∶6 0.5 1
2 1∶8 1 2 芒柄花黄素的含量及出膏率为评价指标,优选了该药对
3 1∶10 1.5 3 的提取工艺。
· 60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1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