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中国药房》2023年1期
P. 59
桦褐孔菌为锈革孔菌科真菌桦褐孔菌 Inonotus 表1 22批桦褐孔菌药材的样品信息
obliquus ( Fr.) Pilat 的干燥菌核,菌核全年均可采收,为 批号 产地 收集时间 批号 产地 收集时间
硬木质,不易腐烂 [1―3] 。桦褐孔菌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北 S1 东北 2021年1月27日 S12 吉林辽源市 2021年9月1日
S2 黑龙江伊春市 2021年3月25日 S13 东北 2021年9月1日
纬 40°~50°地区,如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日
S3 黑龙江伊春市 2021年3月25日 S14 俄罗斯 2021年9月1日
本的北海道及芬兰、波兰等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 S4 吉林白山市抚松县 2021年3月31日 S15 东北 2021年9月1日
[4]
江省小兴安岭和吉林省长白山等地 。现代研究表明, S5 吉林白山市抚松县 2021年3月31日 S16 俄罗斯 2021年9月6日
S6 吉林长白山 2021年4月20日 S17 吉林长白山 2021年9月6日
桦褐孔菌化学成分主要包含多糖类、多酚类、三萜类、甾
S7 吉林桦甸市 2021年6月7日 S18 朝鲜 2021年9月6日
醇类和叶酸衍生物类等,具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 S8 东北 2021年8月26日 S19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2021年10月14日
抗氧化、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 [5―6] 。 S9 俄罗斯 2021年8月26日 S20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2021年10月14日
桦褐孔菌是一种新来源的真菌类药材,在历代医药 S10 吉林 2021年9月1日 S21 黑龙江牡丹江市 2021年10月27日
S11 黑龙江 2021年9月1日 S22 黑龙江牡丹江市 2021年10月27日
典籍中均无记载,但在地方标准《山东省中药材标准》
成质量浓度为 0.5 mg/mL 的对照品溶液。按照 2020 年
(2012 版)和《湖北省中药材质量标准》(2018 版)中收
载 [1―2] 。目前,国内外对桦褐孔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 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502薄层色谱法,吸取上述供
试品溶液10 µL、对照品溶液5 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缺乏对桦褐孔菌药材质量控制
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苯-乙酸乙酯-甲醇(体积比为
的全面研究。《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 版)仅从性状、
10∶4∶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 5% 磷钼酸乙
显微鉴别、浸出物等方面对桦褐孔菌药材质量进行控
醇溶液,在105 ℃条件下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结果显
制,未规定指标性成分;《湖北省中药材质量标准》(2018
示,供试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
版)含量测定项下仅以栓菌酸为质量控制的指标,较为
相同颜色的斑点。结果见图1。
单一,难以全面有效地反映桦褐孔菌药材的质量。故本
研究建立桦褐孔菌药材中三萜类成分栓菌酸、桦褐孔菌
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和桦褐孔菌药材的高效液相色
谱(HPLC)指纹图谱,并应用化学模式识别分析(聚类分
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评价该
药材的质量,以期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
本研究所用主要仪器有 Alliance e2695 型高效液相
色谱仪、2998 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美国 Waters 公司),
ES225SM-DR型电子天平(瑞士Precisa公司),UPT-11-10T 1~6:S1~S6样品;7:栓菌酸对照品;8~19:S7~S18样品;20:栓
型超纯水机(深圳优普特技术有限公司),KQ-500VDE 菌酸对照品;21~24:S19~S22样品
型双频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图1 桦褐孔菌药材中栓菌酸的薄层色谱图
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2.1.2 桦褐孔菌醇的薄层色谱鉴别 按照“2.1.1”项下
栓菌酸对照品由本实验室自制,纯度为93.9%;桦褐 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取桦褐孔菌醇对照品,加甲醇制
孔菌醇、羊毛甾醇对照品均购自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 成质量浓度为 0.5 mg/mL 的对照品溶液,作为对照品溶
公 司(批 号 分 别 为 B50360、B27054,纯 度 均 不 低 于 液。按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502薄层色
95%);麦角甾醇对照品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谱法,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 10 µL、对照品溶液 5 µL,分
(批号111845-202105,纯度≥96.6%)。本研究所用桦褐 别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甲苯-乙酸乙
孔菌药材(S1~S18为商品药材,购自湖北辰美中药有限 酯-甲醇(体积比为10∶4∶0.3∶0.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
公司、保和堂制药有限公司、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 晾干,喷5%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5 ℃条件下加热至斑
S19~S22为笔者亲自采摘后晾干得到)经湖北省中医院 点显色清晰。结果显示,供试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品溶
药事部陈树和主任药师鉴定为锈革孔菌科真菌桦褐孔 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果见图2。
菌I. obliquus (Fr.) Pilat的干燥菌核,样品信息见表1。 2.2 桦褐孔菌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2 方法与结果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Agilent 5 TC-C18 (250 mm×
2.1 桦褐孔菌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 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
2.1.1 栓菌酸的薄层色谱鉴别 取桦褐孔菌药材粉末 (0~12 min,90%A→95%A;12~15 min,95%A;15~16
(过四号筛)1 g,加异丙醇20mL,超声(频率45 kHz,功率 min,95%A→100%A;16~39 min,100%A;39~40 min,
400 W)处理 2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 3 mL 100%A→90%A);流速为 1.0 mL/min;柱温为 30 ℃;检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栓菌酸对照品,加甲醇制 测波长为203 nm;进样量为20 µL。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1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1 · 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