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2 - 《中国药房》2022年19期
P. 132

具有清肝、明目、退翳之功,用于治疗肝经血热所引起的                           [ 9 ]  黄宫绣 . 本草求真[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目疾,目昏,生翳”等症 。《中药大辞典》载其功效为清                               110-111.
                               [46]
          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主治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目生                          [10]  陈嘉谟.本草蒙筌[M].陆拯,赵法新,校点.北京:中国中
                                 [37]
          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一                            医药出版社,2013:150.
          部)记载密蒙花“润肝明目,主治目赤肿痛,多眵泪,羞明                          [11]  张婷婷,马博,麦馨允,等 . 密蒙花黄色素提取动力学及
                                                                   其 糯 米 饭 染 制 工 艺 [J]. 食 品 与 发 酵 工 业 ,2020,46:
                        [12]
          怕日,青盲翳障” 。由此可见,历代对密蒙花的功效和
                                                                   206-212.
          主治认识较为一致,主要功效为祛风凉血、清肝明目、去
                                                              [12]  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2020
          翳,主治肝经血热所致的目疾。
                                                                   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386.
          7 结语
                                                              [13]  黎光南 . 云南中药志[M].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经笔者考证发现,密蒙花最早记载于宋代《开宝本                               1990:312.
          草》,此后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密蒙花有“蜜蒙花”“羊耳                          [14]  张敬杰,邹娟.苗族药物彩色图谱[M].贵阳:贵州科技出
          朵”“冬不凋”“寒不凋”“永不凋”“水锦花”“黄饭花”等多                            版社,2017:285.
          种异名;在基原上,密蒙花应以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                        [15]  苏颂 . 本草图经[M]. 尚志钧,辑校 .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
          部)规定的马钱科植物密蒙花 B. officinalis Maxim. 的干                   出版社,1994:105.
          燥花或花蕾为正品,其混伪品结香花不宜以“密蒙花”之                           [16]  寇宗奭.本草衍义[M].颜正华,常章富,点校.北京:人民
          名入药。历代本草以“树高丈余”“叶似冬青”“花微紫                                卫生出版社,1990:213-214.
          色”“花细碎”“数十房成一朵”为密蒙花的主要形态。密                          [17]  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M].刘更生,蔡群,朱姝,校注.北
          蒙花的产地变迁范围不大,宋朝《开宝本草》记载其主产                                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89-290.
          于“益州”,即现在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地,现代主                         [18]  汪昂.本草备要[M].余力,陈赞育,校注. 北京:中国中医
          产地以山西、陕西、甘肃、四川等为主。古代密蒙花炮制                                药出版社,1998:227.
          方法较多,主要有净制、炒制、酒制、蜜制、蜜酒制、甘草                          [19]  汪昂.医方集解[M].周鸿飞,刘永辉,点校.郑州:河南科
                                                                   学技术出版社,2017:293-294.
          制等,而现代密蒙花的炮制方法减少,以净制、蜜制为
                                                              [20]  曹晖,王孝涛.中国传统道地药材图典[M].北京:中国中
          主。历代本草对密蒙花的性味、归经认识基本一致,即
                                                                   医药出版社,2017:186.
          性味以甘、微寒为主,无毒,归肝经,且具有祛风凉血、清
                                                              [2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34
          肝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肝经血热所致的眼部疾患。
                                                                   卷第2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491-492.
              目前,我国野生密蒙花资源由于生态环境变化和人                          [22]  杜同仿,黄兆胜 . 中国中草药图典:下[M]. 广州:广东科
          为因素而有所减少,但因人工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密                                 技出版社,2011:453-455.
          蒙花也逐渐由野生品转变为人工栽培品。本文通过对                             [23]  彭静山,于耀先.药笼小品[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
          密蒙花进行本草考证,梳理了密蒙花的名称、基原、产                                 社,1983:65.
          地、炮制加工、性味归经、功效及主治,可为密蒙花的资                           [24]  陈仁山.药物出产辨[M].中山:朗明印刷社,1930:23.
          源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                                         [25]  彭成,王永炎 . 中华道地药材:下[M]. 北京:中国中医药
          参考文献                                                     出版社,2012:1125.
          [ 1 ]  胡琼力,刘初容,梁东辉 . 实用临床中药学[M].2 版 . 郑             [26]  王求淦 . 中药产地采集加工技术[M]. 南昌:江西科学技
               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134-135.                           术出版社,1996:157.
          [ 2 ]  刘芬,张秀菊 . 氨肽碘滴眼液金花明目丸治疗老年性白                   [27]  彭艳,李百华,王俊平 . 中药新伪品鉴别[M]. 北京:北京
               内障76例[J].医药导报,2003,22(8):558-559.                   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103.
          [ 3 ]  宋霞,林鹏程,刘亚蓉,等 . 明目蒺藜丸中挥发性成分的                  [28]  雷敩.雷公炮炙论[M].张骥,施仲安,校注.南京:江苏科
               GC 特征图谱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J]. 中药材,2017,                     学技术出版社,1985:83.
               40(8):1880-1883.                               [29]  钱塘,丁丙 . 急救仙方:1-6 卷[M].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
          [ 4 ]  卢多逊.开宝本草辑复本 [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                      社,1982:346.
               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4.                               [30]  张介宾 . 景岳全书:下[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5 ]  陈师文 . 增广和剂局方用药总论[M]. 北京:中华书局,                     1959:542.
               1985:288.                                      [31]  李中梓 . 医宗必读[M]. 王卫,罗愉先,张军利,点校 . 天
          [ 6 ]  聂尚恒.医学汇函[M].傅海燕,王国强,校注.北京:中国                      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13-214.
               中医药出版社,2015:233.                               [32]  李中梓 . 本草通玄[M]. 付先军,校注 . 北京:中国中医药
          [ 7 ]  李时珍.本草纲目[M].宋敬东,孟祥刚,辑校.天津:天津                      出版社,2015:107-108.
               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451-452.                          [33]  龚廷贤.寿世保元[M].孙洽熙,徐淑凤,李艳梅,点校.北
          [ 8 ]  兰茂 . 滇南本草[M]. 陆拯,包来发,陈明显,校点 . 北京:                 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384-385.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239-240.                         [34]  李艳丽.本草从新[M].徐长卿,邓为,点校.郑州:河南科


          ·2426·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9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9期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