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中国药房》2022年17期
P. 107
续表2 表 3 缓解组患者 5-HTR1A 基因 C-1019G 多态性与抗
关联性检验 异质性检验 发表偏倚 抑郁药物疗效的Meta分析结果
基因模型/亚组 Egger’s Begger’s 关联性检验 异质性检验 发表偏倚
OR 95%CI P M P I /%
2
检验 检验 基因模型/亚组 Egger’s Begger’s
2
亚洲的非中国地区 OR 95%CI P M P I /% 检验 检验
等位基因模型(G vs. C) 0.966 0.747~1.249 0.790 F 0.964 0 0.497 0.767 基因模型
共显性模型1(CG vs. CC) 0.900 0.621~1.304 0.577 F 0.534 0 1.000 0.219 等位基因模型(G vs. C) 1.039 0.813~1.327 0.760 F 0.437 0 0.099 0.170
共显性模型2(GG vs. CC) 0.930 0.524~1.652 0.805 F 0.954 0 0.174 0.201 共显性模型1(CG vs. CC) 0.864 0.583~1.280 0.465 F 0.239 24.9 0.652 0.683
显性模型(CG+GG vs. CC) 0.917 0.648~1.300 0.628 F 0.763 0 0.497 0.284 共显性模型2(GG vs. CC) 1.230 0.751~2.014 0.410 F 0.539 0 0.652 0.557
隐性模型(GG vs. CG+CC) 1.049 0.628~1.755 0.854 F 0.772 0 0.174 0.374 显性模型(CG+GG vs. CC) 0.936 0.648~1.351 0.723 F 0.460 0 0.652 0.464
超显性模型(CC+GG vs. CG) 1.115 0.786~1.581 0.541 F 0.409 0 1.000 0.112 隐性模型(GG vs. CG+CC) 1.203 0.802~1.805 0.371 F 0.130 39.3 0.881 0.845
超显性模型(CC+GG vs. CG) 1.147 0.668~1.969 0.619 R 0.050 52.3 0.881 0.829
高加索人人群
等位基因模型(G vs. C) 1.063 0.809~1.397 0.660 F 0.332 13.0 0.091 0.124
共显性模型1(CG vs. CC) 1.016 0.631~1.636 0.948 F 0.284 19.8 0.188 0.262
共显性模型2(GG vs. CC) 1.122 0.671~1.875 0.660 F 0.578 0 0.573 0.129
显性模型(CG+GG vs. CC) 1.043 0.673~1.615 0.851 F 0.439 0 0.188 0.150
隐性模型(GG vs. CG+CC) 1.112 0.732~1.689 0.620 F 0.144 39.3 0.573 0.391
超显性模型(CC+GG vs. CG) 1.026 0.545~1.929 0.937 R 0.061 52.6 0.573 0.637
M:效应模型,R:随机效应模型,F:固定效应模型
3 讨论
5-HTR1A 的一些转录调节物[如抗体畸形表皮自调
节因子 1 抗体(deformed epidermal auto-regulatory factor
1,Deaf1)]可能对5-羟色胺1A(5-hydroxytryptamine 1A,
5-HT1A)自 受 体 与 异 受 体 具 有 较 高 的 选 择 性 ,GG
(-1019)基因型可能影响 Deaf1 的功能或水平,使突触
前 5-HT1A 自 受 体 表 达 增 加 ,而 对 一 些 非 5- 羟 色 胺
图 1 有效组患者 5-HTR1A 基因 C-1019G 多态性与抗
(5-HT)能神经元的 5-HT1A 异受体表达减少 。因此,
[5]
抑郁药物疗效相关性的森林图(GG vs. CG+CC)
通过激活 Deaf1 选择性地靶向作用于 5-HT1A 受体,不
但 可 以 增 加 5-HT1A 异 受 体 的 表 达 ,还 可 以 减 少
5-HT1A 自受体的表达,进而增加抑郁症患者对抗抑郁
[5]
药物治疗的反应性,使治疗起效更快 。
本次Meta分析根据药物应答结局指标的不同,分别
对有效组和缓解组进行了分析,并且对人群和地区进行
了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效组的隐形模型(GG/CG+
CC)中,亚洲人群携带 GG 基因型的患者对抗抑郁药物
的有效性优于携带 CG 和 CC 基因型的患者。有研究表
明,在日本人群中,G等位基因最常见,其等位基因频率
为0.508 ,而在高加索人群中,C等位基因最常见,其等
[24]
[25]
位基因频率为0.675 ,这可能是造成人群差异的主要原
因;而不同抗抑郁药物、使用剂量、年龄、性别、随访时间
图 2 有效组中亚洲人群 5-HTR1A 基因 C-1019G 多态 也可能是造成结果不同的原因。在缓解组,未发现
性与抗抑郁药物疗效相关性的森林图(GG vs.
5-HTR1A 基因 C-1019G 多态性与抗抑郁药物疗效相关
CG+CC) [26]
性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结果与Zhao等 的Meta分
2.4 发表偏倚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析的结果不一致——本次 Meta分析分别对有效组和缓
采用 Egger’s 和Begger’s检验分析上述结果是否存 解组进行了分析,并且扩大了研究的样本量,这可能是
在发表偏倚。 结果显示,Egger’s 和 Begger’s 检验下各 造成结果不同的原因。
研究在所有的基因模型中均没有发表偏倚(P>0.05), 针对本次Meta分析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各
详见表 2 和表 3。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逐个剔除单项 研究的同质性较好;采用 Egger’s 和 Begger’s 检验评价
研究后,6 个基因模型均无显著变化,说明 Meta 分析的 发表偏倚,P 均大于 0.05,结果稳健,说明本次研究结果
结果是稳健的。 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当然,本次Meta分析也存在一定的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7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7 ·2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