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中国药房》2022年14期
P. 34
2
2
2
AB+1.39×AC-2.33×BC+5.03×A -12.20×B +1.59×C 。 2.5.4 最 优 提 取 工 艺 的 确 定 及 验 证 利 用 Design-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所建模型有显著性差异(P<0.01), expert 8.0.6 软件得到龙眼叶的最优提取工艺为 A3B2C3,
表明该模型的可信度较高;模型的失拟项无显著性差异 即乙醇体积分数 100%,料液比 1 ∶ 7(g/mL),提取时间
(P>0.05),表明可以用此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决定 90 min,提取温度80 ℃。在此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下进行
2
系数(R )为 0.996 6,表明该模型拟合度较好,实验的误 3次实验验证(以编号S1样品验证)。结果显示,没食子
2
2
差较小。因素 A、B、C、BC、A 、B 、C 的影响显著(P< 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乙酯、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
2
0.05),因素 AB、AC 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果见 酚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1.493 6、0.084 4、0.291 7、2.061 6、
表7。 0.048 7、0.518 0 mg/g,平均综合评分为 97.54 分(RSD=
表7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龙眼叶提取工艺回归 0.33%,n=3),与预测综合评分(99.05分)的相对误差为
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 1.55%,表明优化所得工艺稳定、可行。结果见表8。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P 表8 最优提取工艺的实验验证结果(n=3)
模型 3 147.97 9 349.77 229.72
A 1 116.99 1 1 116.99 733.61 <0.000 1 实验号 没食子酸/ 原儿茶酸/ 没食子酸乙酯/ 槲皮素/ 木犀草素/ 山柰酚/ 综合评分/ RSD/
B 1 098.16 1 1 098.16 721.25 <0.000 1 (mg/g) (mg/g) (mg/g) (mg/g) (mg/g) (mg/g) 分 %
C 183.55 1 183.55 120.55 <0.000 1 1 1.499 6 0.092 4 0.290 5 2.075 1 0.049 0 0.520 7 97.88
AB 6.00 1 6.00 3.94 0.087 5 2 1.488 4 0.084 5 0.291 3 2.050 8 0.048 5 0.516 0 97.49 0.33
AC 7.76 1 7.76 5.09 0.058 6 3 1.492 9 0.076 3 0.293 4 2.059 0 0.048 5 0.517 5 97.25
BC 21.76 1 21.76 14.29 0.006 9 平均值 1.493 6 0.084 4 0.291 7 2.061 6 0.048 7 0.518 0 97.54
A 2 106.68 1 106.68 70.06 <0.000 1 2.5.5 样品含量测定 取8批龙眼叶药材粗粉约2 g,精
B 2 626.34 1 626.34 411.36 <0.000 1
C 2 10.59 1 10.59 6.96 0.033 5 密称定,按最优提取工艺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1.3”
残差 10.66 7 1.52 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并按外标法计算样
失拟项 4.60 3 1.53 1.01 0.474 1 品含量。每样品平行测定3次。结果见表9。
纯误差 6.05 4
总离差 3 158.63 16 表 9 8 批龙眼叶药材中 6 种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n=
2.5.3 各因素交互作用 利用 Design-expert 8.0.6 软件 3,mg/g)
绘制各因素的响应面图。当固定其中某一因素时,可以 编号 没食子酸 原儿茶酸 没食子酸乙酯 槲皮素 木犀草素 山柰酚
S1 1.502 6 0.087 4 0.278 5 2.074 3 0.049 4 0.522 7
分析其余任意2个因素交互作用对综合评分的影响,响
S2 1.383 4 0.148 1 0.113 4 1.944 3 0.025 8 0.470 6
[18]
应面的曲面越陡峭,表示因素交互作用越明显 。结果 S3 1.092 7 0.157 8 0.112 8 1.590 9 0.009 4 0.318 0
显示,因素 B 与因素 C 的交互作用显著,因素 A 与因素 S4 1.629 2 0.138 1 0.160 9 1.933 3 0.010 6 0.401 6
S5 1.370 3 0.093 6 0.141 9 2.412 0 0.028 9 0.565 9
B、因素A与因素C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结果见图3。 S6 1.272 0 0.112 5 0.099 6 1.333 0 0.017 2 0.347 1
S7 1.003 7 0.143 5 0.080 2 2.220 9 0.013 8 0.572 8
100 100 S8 1.208 0 0.090 4 0.082 7 0.851 5 0.009 4 0.135 5
90 80 90 平均值 1.307 7 0.121 4 0.133 8 1.795 0 0.020 6 0.416 8
综合评分/分 70 综合评分/分 70 3 讨论
80
60
60
50
40
40 50 参考相关文献及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没食子
1∶10 100.00 90.00 100.00 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乙酯在280 nm波长处有较强的
95.00 82.00 95.00
1∶8 90.00 74.00 90.00
1∶6 85.00 A/% 66.00 85.00 紫外吸收,且干扰较少;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在
58.00
B/ ( g/mL )
1∶4 80.00 C/min 50.00 80.00 A/%
360 nm 波长处吸收较强 [15,19] ,故本研究采用双波长切换
A.因素A与因素B交互作用 B. 因素A与因素C交互作用
法(280 nm 波长处测定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没食子酸
100 乙酯,360 nm波长处测定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酚)同
90
80
综合评分/分 70 时测定龙眼叶中没食子酸等6种成分的含量。
60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超声提取法时,没食子酸等6
50
40
种成分的总含量低于回流提取法和水浴提取法;进一步
90.00 1∶10
82.00
74.00 1∶8 对比回流提取法和水浴提取法后发现,采用水浴提取法
66.00 1∶6
58.00 B/ ( g/mL )
C/min
50.00 1∶4 时,没食子酸、槲皮素的含量较高,其他4种成分的含量
C.因素B与因素C交互作用 相差不大。同时,考虑到回流提取法的装置复杂且操作
图3 各因素交互作用对综合评分的响应面图 繁琐,故选择水浴提取法。此外,本研究还考察了甲醇、
·1692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4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