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中国药房》2022年14期
P. 102
1.4.2 肺动脉平均压 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动 布 的 计 量 资 料 以 M(P25,P75 )表 示 ,组 间 比 较 采 用
脉平均压。患者首次住院后行右心导管检查测量肺动 Mann-Whitney U检验,组内差异性比较采用Wilcoxon W
脉平均压。对照组患者在靶向药物治疗第3个月结束后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采用χ 检验。检验水准
2
再次住院复行右心导管检查测量肺动脉平均压;观察组 α=0.05。
患者在第3次左西孟旦治疗结束后1个月(即靶向药物治 2 结果
疗第 3 个月结束后)复行右心导管检查测量肺动脉平 2.1 两组患者完成研究情况
均压。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研究,均无患者退出。
1.4.3 肺动脉高压危险分层及相关指标 参照《中国肺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肺动脉平均压比较
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8》,以 WHO 心功能分级、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6 min 步行距离(six minute walk distance,6MWD)、血清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比较,差
N 端 B 型 利 钠 肽 前 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动脉
peptide,NT-proBNP)水平、右心房压(right atrial pres- 平均压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而两组患者
sure,RAP)、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in 的肺动脉平均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ixed venous blood,SvO2 )和心指数(cardiac index,CI)6 结果见表2。
个指标评价两组患者的肺动脉高压危险分层。在医师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肺动脉平均压
的监护下,患者在平直走廊内尽可能快步行走,以米(m)
比较
为 单 位 测 量 6MWD;采 用 电 化 学 发 光 法 检 测 血 清 肺动脉平均压[M(P25,P75)]/mmHg
NT-proBNP水平[试剂盒购自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 组别 n 治疗有效率/例(%) 治疗前 治疗后
公司,批号为(10)56185702];通过右心导管测量 RAP; 对照组 35 20(57.1) 48(41,51) 35(30,41) b
观察组 35 29(82.9) a 47(40,53) 35(30,40) b
采集患者的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血各1 mL,采用
a:与对照组比较,P<0.05;b: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
Rapidlab 1265 型血气分析仪[西门子医学诊断产品(上
2.3 两组患者肺动脉高压危险分层改善情况和相关指
海)有限公司]检测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的血氧饱
标的比较
和度。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的血氧饱和度平均数即为
2
SvO2,并按公式计算 CI:CI[L/(m·min)]=氧耗量(mL/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肺动脉高压危险分层改善
min)/[SvO2 (%)-肺动脉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 的例数分别是25例(71.4%)和27例(77.1%),差异无统
(g/dL)×1.36×10×体表面积(m)。 计 学 意 义(P>0.05)。 治 疗 前 ,两 组 患 者 6MWD、
2
1.4.4 右心功能与右心室大小 采用EPIQ7C型心脏超 NT-proBNP、RAP、SvO2和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声设备(飞利浦超声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两组患者治疗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6MWD、SvO2、CI 均显著
前后的右心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 高于同组治疗前,NT-proBNP 水平、RAP 均显著低于同
tion,RVEF)、三尖瓣环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三尖瓣环 组治疗前,且观察组 NT-proBN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舒 张 早 期 运 动 峰 速 度(early diastolic tricuspid inflow 6MWD 和 CI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或 P<0.01);
velocity/early diastolic tricuspid annular velocity,E/Ea)、 但两组患者的 RAP、SvO2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APSE、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igh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0.05)。结果见表3。
diameter,RVEDD)、右心室收缩末期内径(right ventri- 2.4 两组患者右心功能与右心室大小比较
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RVESD)。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TAPSE、E/Ea、RVEF、RVEDD
1.4.5 安全性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 和 RVESD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生情况,包括心律失常、低血压、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后,两组患者的 TAPSE、RVEF 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
1.5 统计学方法 E/Ea、RVEDD、RVESD 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 组患者的TAPSE、RV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E/Ea显著低
布的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 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 RVEDD 和 RVESD
验,组内差异性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WD、NT-proBNP、RAP、SvO2和CI比较
6MWD(x±s)/m NT-proBNP[M(P25,P75)]/(ng/L) RAP[M(P25,P75)]/(mmHg) SvO2 (x±s)/% CI(x±s)/[ L/(m·min)]
2
组别 n 治疗后 治疗后 治疗后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后下降值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提高值 下降值 提高值 提高值
a
a
a
a
对照组 35 337.3±58.3 413.3±61.3 76.0±32.8 975.4(471.5,2 032.0) 463.3(256.5,1 224.0) 509.7(179.2,862.8) 12(9,15) 8(7,12) 3(1,5) 59.1±6.6 65.6±7.0 6.4±3.0 2.2±0.4 2.5±0.6 0.3±0.1
a
a
观察组 35 342.2±62.4 440.7±51.9 98.5±30.9 1 174.0(564.9,2 378.0) 276.6(105.3,577.3) 767.9(385.3,1 800.0) 11(9,15) 7(6,10) 4(3,5) 60.4±6.8 68.3±6.3 7.9±3.6 2.3±0.4 2.9±0.5 0.7±0.1
ac
ab
ab
a
a: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b:与对照组比较,P<0.05;c:与对照组比较,P<0.01
·1756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4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