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中国药房》2022年12期
P. 109

indication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prescription intervention still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KEYWORDS     pre-review of prescrip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Chinese
        patent medicine;review rules;rational drug use

            自2018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医疗机构                       证据和相关文献等。
        处方审核规范》以来,全国约有 42.7%的医院陆续开展                        1.3 问题分析
                          [1]
        了处方前置审核工作 。药师在化学药品不合理处方的                               我院药师在日常审方中发现,现有的审核规则在中
        审核和干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对于中药处方前                           药处方审核中的适用性较差,存在规则设置不适宜的
        置审核普遍还处于摸索阶段            [2-5] 。中药处方包括中成药           情况。
        处方和中药饮片处方,其前置审核难点一方面在于中医                           1.3.1  中药饮片名称不统一或不规范                医院信息系统
        与西医诊疗体系和理念的不同,导致以化学药品为主的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和 PASS 中的中药饮
        处方审核逻辑并不适用于中药处方;另一方面是目前尚                           片名称不统一,医师在开立处方时容易混淆。例如,两
        未形成统一的中药合理用药标准,中医用药灵活多变,                           个系统有“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情况,如蓼科植物
        中药处方的用量、组方和配伍往往千差万别,其审核标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藤茎在两个
        准难以被药师掌握。                                          系统中的收录名称分别为夜交藤和首乌藤。又如,一些
            我院自 2019 年 3 月开展中药处方前置审核工作以                    中药饮片没有给出具体的炮制方法,而炮制方法会直接
        来,已初步建立了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处方前置审核的标                           影响中药的药性和药效,如炙甘草汤中以蜜炙甘草为君
        准,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本院实际情况和中医诊疗特点的                           药,有益气补心、缓急定悸之功效,而生甘草药性微寒以
                                                                                    [6]
        个性化审核规则,现将我院在中药处方前置审核中遇到                           清热解毒见长,两药不宜混用 。
        的难点问题和规则优化思路进行介绍,以期为提高医疗                           1.3.2  中药饮片剂量设置不符合实际                中药剂量的选
                                                                                      [7]
        机构中药审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                               择与其疗效和安全性直接相关 。现有 PASS 中的中药
        1 我院中药处方审核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剂量设置是以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记载的用量
        1.1  处方前置审核流程                                      用法为依据。然而在实际诊疗过程中,中医用药较为灵
            我院采用的是四川美康医药软件研究开发有限公                          活,医师往往随症施量,故中药饮片剂量超《中国药典》
                                                                                  [8]
        司 研 发 的 合 理 用 药 监 测 系 统(prescription automatic     标准上限的现象较为普遍 。与历代中医典籍记载的古
        screening system,PASS)自动审核联合药师人工审核的                方剂量和临床实际用量相比,《中国药典》规定的剂量范
                                                                 [9]
        工作模式。不合理问题警示级别和警示分别为:“禁用”                          围较窄 ,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难以
                                                                                                     [10]
        问题给予“黑灯”警示,根据问题类型分别设置“直接拦                          体现中医治疗特点和历代经典名方传承的经验 。从
        截”或“提交至药师端审核”;“不推荐使用”和“慎用”问                        审方的角度来说,系统过于频繁地提示不合理问题,容
        题分别给予“红灯”和“橙灯”警示,需药师人工审核;“关                        易导致医师视觉和心理上的疲劳,从而降低了警惕性,
        注”问题仅在医师端用“黄灯”提示。需人工审核的处方                          对于审方规则的接受度也会大打折扣。
        提交到药师端后,审方药师可根据不合理问题的具体类                           1.3.3  重复用药的审核逻辑过于机械化                PASS内置的
        型向医师进行反馈,包括“通过”“双签通过”“必须修                          重复用药审核逻辑是以功能主治或组方药味作为判断
        改”。“通过”的处方可进入划价收费阶段;“双签通过”的                        依据的。如,百乐眠胶囊和复方丹参滴丸含相同的中药
        处方,医师需要再次签字确认后方可成功开立;“必须修                          成分丹参,系统判定为重复用药,但两药的药效和功能
        改”的处方需要医师修改后再次提交药师进行审核                     [4-5] 。  截然不同。中成药处方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
        1.2 处方审核规则修改流程和依据                                  片为原料制成的,若忽略其组方配伍或功能主治而仅凭
            针对PASS审核规则不合理的地方,可由药师、医师                       1~2 味重复的药材就简单判定为重复用药可能过于机
        提出规则修改申请,由审方中心汇总后提交至我院处方                           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合理的联合用药                 [11-13] 。
        规则审核小组。小组由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主管(中)                          1.3.4 “十八反”“十九畏”审核过于严格               现有的PASS
        药师及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审核规则                            能够识别处方中存在的“十八反”“十九畏”药对,并给予
        经审核小组审核通过后在系统中予以修改、维护。                            “红灯”警示,相关处方会提交至药师端进行审核。临床
            我院处方审核规则修改依据包括:药品说明书、相                         经验表明,“十八反”“十九畏”不应该是中药临床使用的
                                                                    [14]
        关规范/指南/办法(如《中国药典》《处方管理办法》《医疗                       绝对禁区 。《中国药典》也收录了包含“十八反”药对和
                                                                                  [15]
        机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药饮片临床应用专                         “十九畏”药对的成方制剂 。历代医家的用药经验和
        家共识(第一版)》等)、中医药权威著作(如《中华本草》                        本草专著中也积累并记载了许多反药同用的案例,如
       《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以及高质量的循证                          《金匮要略》中的赤丸方、《伤寒论》中的甘遂半夏汤、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2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2  ·1507 ·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