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中国药房》2022年9期
P. 78
2.2.1 定位航行实验 设置水温(23±2)℃,并将水池 式下进行质谱检测分析。使用高纯氮气作为辅助喷雾
分为A、B、C、D 4个象限,将各组大鼠按象限顺序依次面 电离与脱溶剂气体,干燥气流速为10 mL/min,雾化气压
向池壁放入水中,记录大鼠 120 s 内成功爬上平台所需 力为 310 kPa,氮气温度为 350 ℃,氮气流速为 600 L/h,
要的时间(大鼠找到平台并停留其上的时间≥5 s 为成 锥孔反吹氮气流速为50 L/h;毛细管电离电压为2.1 kV,
功),即逃避潜伏期;若大鼠超过120 s仍未找到平台,则 四极杆扫描范围为m/z 50~1 000 Da。
引导其至平台位置,并使其在平台上停留时间≥10 s 后 2.5.4 质量检测与方法学考察 通过制备质控样品进
放回笼中,该类大鼠逃避潜伏期记为120 s。训练第1天 行考察,以保证仪器检测的稳定性。取同一质控样品溶
每只大鼠进行 120 s 游泳训练,适应实验环境。随后进 液连续进样6次,平行制备6份质控样品,再取同一质控
行连续 4 d 的定位航行学习训练,每只大鼠每天训练 4 样品溶液分别在0、6、12、18、24 h进样分析后,随机选取
次,早晚各 2 次,每次不同象限测定时间间隔为 30 min。 20个色谱峰,计算色谱峰峰面积和保留时间的RSD值,
第 6 天进行正式测试,取 4 个象限逃避潜伏期时间的均 确定仪器精密度、方法精密度、样品稳定性。
值作为大鼠学习能力的检测指标。 2.5.5 血清代谢组学数据处理 将UPLC-Q-TOF/MS技
2.2.2 空间探索实验 定位航行实验完成后次日,移除 术分析数据导入 Simca 14.1 软件,首先进行无监督的主
实验平台,从目标象限间隔距离最大的位置放入大鼠, 成 分 分 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根 据
大鼠在无站台作为目标的前提下,凭借记忆搜索站台。 95%CI 观察有无异常数据;剔除离群值后,进行有监督
期间采用摄像仪观察记录大鼠在120 s内的游泳活动路 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线,应用 Image Pro Plus 系统分析大鼠进入目标象限的 square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并进行200次的
次数,将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作为 置换检验,以 R 和 Q 的截距评判数据是否过拟合,确定
2
2
记忆能力的检测指标。 模型的可靠性。
2.3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2.5.6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将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待连续灌胃 28 d 后,取大鼠腹主动脉血,以 4 000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1 的峰列表导入 SPSS
r/min离心处理2次,每次15 min,取上清液,参照试剂盒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
说明书检测血清中SOD、MDA、GSH-Px水平。 判断数据是否呈正态分布,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按照方
2.4 脑组织病理学观察 差齐性进行t检验或近似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
待连续灌胃 28 d 后,在取大鼠腹主动脉血后,采用 进行 Kruskal-Wallis 非参数秩和检验。当 VIP>1 且 P<
4%多聚甲醛灌注,解剖取脑组织,置于 4%多聚甲醛中 0.05,代谢物视为差异代谢物。依据 Progenesis QI 软件
固定并制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大鼠 和网络开源数据库(METLIN、HMDB)匹配及文献比对,
脑海马区组织的病理变化。 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鉴定。
2.5 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2.5.7 代 谢 通 路 富 集 分 析 运 用 MetaboAnalyst 5.0
2.5.1 样品制备 待连续灌胃28 d后,取大鼠腹主动脉 (https://www.metaboanalyst.ca/)网络分析平台对组间差
血,以4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层血清100 μL,加入 异代谢物进行拓扑分析。以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对比、各
300 μL 乙腈,冰水浴超声 10 min,涡旋混匀 1 min,以 给药组和模型组对比,所鉴定的差异代谢物为研究对
13 000 r/min 在4 ℃离心15 min,取上清液作为检测样品 象,以P<0.05为筛选条件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备用。 3 结果
各吸取 10 μL 上述方法制备的血清样品于离心管 3.1 龙生蛭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
中,混合涡旋 1 min,以 13 000 r/min 在 4 ℃离心 10 min, 力的影响
取上清液作为质控样品,平行处理6份用于测样过程中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
的质量检测与方法学考察。 长、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
2.5.2 色谱条件 色谱柱采用 ACQUITY UPLC BEH 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逃避潜伏
C18 (2.1 mm×100 mm,1.7 μm),流速为 0.3 mL/min,柱温 期显著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在目标象限停留
为 40 ℃ ,进 样 量 为 5 μ L,以 0.1% 甲 酸 水 溶 液(A 时间显著延长(P<0.01或P<0.05)。结果见表1。
相)-0.1%甲酸乙腈溶液(B 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 训练第5天各组大鼠的运动轨迹示例图见图1。由
(0~0.5 min,99%A;0.5~2 min,99%A→50%A;2~9 图1可知,假手术组大鼠运动轨迹停留在目标象限较多,
min,50%A→1%A;9~10 min,1%A;10~10.5 min, 且多次穿越平台位置;模型组大鼠在目标象限停留轨迹
1%A→99%A;10.5~12 min,99%A)。 较少;各给药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运动轨迹多集中在
2.5.3 质谱条件 采用电喷雾电离源,在正、负离子模 目标象限,且多次停留在平台位置。
·1096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9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