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中国药房》2022年9期
P. 79
表1 各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比较(x±±s,n=10) 表2 各组大鼠血清中SOD、MDA和GSH-Px水平比较
组别 逃避潜伏期/s 穿越平台次数/次 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s (x±±s,n=10)
假手术组 19.2±12.7 5.9±1.4 37.3±8.1 组别 SOD/(U/mL) MDA/(nmol/mL) GSH-Px/(U/mL)
模型组 59.1±29.7 a 2.3±0.9 a 25.9±4.7 a 假手术组 645.39±70.14 5.14±0.74 906.86±180.24
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组 24.7±23.1 b 4.8±1.4 c 33.2±6.6 c 模型组 571.47±38.72 a 6.34±1.06 a 644.57±189.73 b
龙生蛭胶囊高剂量组 27.1±7.9 c 4.2±1.8 c 32.2±7.5 c 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组 724.30±48.83 c 5.27±1.05 d 949.29±264.14 d
龙生蛭胶囊中剂量组 31.8±25.3 b 3.8±1.5 b 31.9±4.4 b 龙生蛭胶囊高剂量组 614.90±42.54 d 5.27±0.56 d 862.29±118.78 c
龙生蛭胶囊低剂量组 37.2±10.4 b 3.7±1.7 b 31.3±5.2 b 龙生蛭胶囊中剂量组 604.03±81.41 5.08±0.96 d 799.86±136.32 d
a: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b:与模型组比较,P<0.05;c:与模型 龙生蛭胶囊低剂量组 593.95±112.13 5.17±0.71 d 838.21±163.46 d
组比较,P<0.01 a: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b: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c:与模
型组比较,P<0.01;d:与模型组比较,P<0.05
3.3 脑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HE 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脑海马 CA1 区结
构正常,神经元细胞排列紧密,细胞结构清晰;模型组大
鼠脑海马 CA1 区结构异常,神经元细胞数量减少,部分
神经元细胞排列紊乱;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组和龙生
假手术组 模型组 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组
蛭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脑海马 CA1 区结构正常,神经
元细胞排列整齐;龙生蛭胶囊低剂量组大鼠脑海马CA1
区部分神经元细胞排列基本整齐,无明显紊乱。结果见
图2。
3.4 代谢图谱分析结果
UPLC-Q-TOF/MS 技术分析结果显示,样品色谱图
龙生蛭胶囊高剂量组 龙生蛭胶囊中剂量组 龙生蛭胶囊低剂量组
中随机选取的20个色谱峰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3%,
蓝色圆圈:平台;红色线条:大鼠的运动轨迹;黄色圆圈:Morris水 峰面积的RSD均小于15%,表明仪器精密度、方法精密
迷宫的范围
度和样品稳定性均良好。血清质控样品在正、负离子模
图1 训练第6天各组大鼠的运动轨迹示例图
式下的基峰强度(BPI)见图3。
3.2 龙生蛭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血清生化指标 3.5 血清代谢组学数据处理结果
的影响 本实验建立的 OPLS-DA 模型中,R 和 Q 均符合要
2
2
与 假 手 术 组 比 较 ,模 型 组 大 鼠 血 清 中 SOD 和 求,表明模型的可解释度与预测能力良好,可用于进一
GSH-Px水平显著降低、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 步的数据分析。对样品进行 PCA 和 OPLS-DA,结果发
P<0.01)。与模型组比较,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组和 现造模和给药不同阶段各组大鼠代谢物分离良好,存在
龙生蛭胶囊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SOD水平显著升高,各 显著的差异代谢物,说明给药后导致了大鼠体内的内源
给药组大鼠血清中GSH-Px水平显著升高、MDA水平显 性代谢物发生变化,且各给药组和模型组在代谢水平方
著降低(P<0.05或P<0.01)。结果见表2。 面有显著差异。结果见图4。
( ×10 )
CA1区
假手术组 模型组 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组 龙生蛭胶囊高剂量组 龙生蛭胶囊中剂量组 龙生蛭胶囊低剂量组
( ×20 )
CA1区
假手术组 模型组 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组 龙生蛭胶囊高剂量组 龙生蛭胶囊中剂量组 龙生蛭胶囊低剂量组
方框:放大20倍的区域
图2 各组大鼠脑海马区HE染色显微图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9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9 ·10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