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中国药房》2022年9期
P. 82
3.7 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护作用。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龙生蛭胶囊能够
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大鼠血管性痴呆涉及 提高抗氧化酶SOD、GSH-Px水平,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
的代谢通路主要有维生素B6代谢、脂肪酸代谢和类固醇 MDA 水平,说明龙生蛭胶囊可能通过抑制脂质代谢堆
激素生物合成。结果见图 5(图中气泡所在横坐标和气 积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起到保
泡大小表示该通路拓扑分析影响因子大小,气泡越大表 护作用。
示影响因子越大;气泡所在纵坐标和气泡颜色表示富集 4.2 龙生蛭胶囊改善血管性痴呆的作用通路
分析P值,颜色越深,P值越小,表示富集程度越显著)。 通过 UPLC-Q-TOF/MS 技术进行血清代谢组学研
究,结果显示,大鼠血管性痴呆涉及的代谢通路主要有
5
维生素B6代谢、脂肪酸代谢和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
[19]
4.2.1 维生素 B6代谢与痴呆的关系 李阳春等 研究
4 发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促进老年化认知功能障
( P ) 碍,加速轻度认知障碍向痴呆转变的进程,增加老年痴
-log
3 呆的发生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加与 B 族维生素缺
乏密切相关,尤其是叶酸、维生素 B6等 [20-21] 。本研究代
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龙生蛭胶囊能够调控维生素
维生素B6代谢
2 B6代谢通路,而维生素B6缺乏会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脂肪酸代谢
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 升高,从而诱发痴呆,提示龙生蛭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
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的机制可能与此通路密切相关。
通路影响因子
图5 大鼠血管性痴呆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4.2.2 脂肪酸代谢与痴呆的关系 不饱和脂肪酸是一
种构成体内脂肪不可缺少的脂肪酸,分为单不饱和脂肪
4 讨论
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最常见的是油
传统中医将血管性痴呆归为“痴呆”“呆病”范畴,认
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为气血不足、瘀阻脑窍可引起痴呆,如《伤寒论》中记载
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等。以往研究显示,不
“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若气机紊乱、气血相失……,
饱和脂肪酸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而其中的反式脂肪酸摄
喜忘,发为痴呆。”《景岳全书》中记载“痴呆症,凡平素无
入过多则会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22-24] ;花生四烯酸
痰,或以郁结,或以不遂……,……而渐至痴呆。……凡
与二十二碳六烯酸为神经细胞质膜的关键组成部分,α-
心有淤血亦令健忘。”因此,传统治疗经常采用补气活血
亚麻酸为长链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前体
化瘀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14-15] 。龙生蛭胶囊是在补阳
物质,均与痴呆有一定的关系 [25-26] 。本研究代谢通路富
还五汤的基础上加减制成,方中12味中药分别为黄芪、
集分析结果显示,龙生蛭胶囊干预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
水蛭、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刺五加、桑寄生、石
中,涉及的差异代谢物有硬脂酸等,涉及的代谢通路有
菖蒲、地龙、木香,诸药合用补气活血、逐瘀通络。本研
亚油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等,提示龙
究就其对血管性痴呆的作用及机制进行探讨。
4.1 龙生蛭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生蛭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可能与脂肪酸代谢
为阐释龙生蛭胶囊治疗痴呆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双 有关。
侧结扎颈动脉制备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并用Morris水 4.2.3 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与痴呆的关系 类固醇激
迷宫实验探索龙生蛭胶囊对模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 素与人类的成长和衰老密切相关。有实验表明,脱氢表
的影响,并选择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商品名:喜得 雄酮和硫酸脱氢表雄酮可提高小鼠的空间认知、行为辨
镇)作为阳性对照。文献研究表明,甲磺酸双氢麦角毒 别及记忆能力 [27-28] 。本研究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
碱片不仅能够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 示,龙生蛭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可能与类固醇激
能力,临床上与其他药物联用还能改善血管性认知障 素生物合成有关,该结果与以往研究基本一致。
碍 [16-18] 。本研究通过大鼠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及 综上所述,龙生蛭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所致小鼠学习
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可以看出,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 和记忆能力下降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改
及龙生蛭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善血管性痴呆发生过程中脂质堆积造成的氧化应激损
均具有改善作用。大鼠脑组织病理结果显示,龙生蛭胶 伤有关,涉及的代谢通路主要有维生素 B6代谢、脂肪酸
囊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脑海马区的损伤有一定的保 代谢和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
·1100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9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