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中国药房》2022年9期
P. 33
表1 祛白片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正离子模式)
序号 保留时间/min 准分子离子峰m/z 分子量 化合物名称 相对百分含量/% 来源中药
1 2.88 287.1[M+H] + 286 异氧化前胡素 4.81 白芷
2 2.89 305.1[M+H] + 304 决明子内酯 0.95 决明子
3 2.90 261.1[M+H] + 260 7-O-(3,3-二甲基烯丙基)-东莨菪素 34.37 北沙参
4 2.97 255.1[M+H] + 254 大黄酚 1.16 制何首乌
5 3.10 355.1[M+H] + 354 D-芝麻素 0.13 黑芝麻
6 3.20 377.2[M+H] + 376 当归醇 A 0.18 独活
7 3.34 317.1[M+H] + 316 比克白芷素 18.12 白芷
8 3.39 299.1[M+H] + 298 异新补骨脂查尔酮 3.93 补骨脂
9 3.62 217.0[M+H] + 216 佛手苷内酯 0.58 独活、白芷
10 3.88 168.1[M+H] + 167 辛弗林 2.43 香橼
11 4.09 301.1[M+H] + 300 珊瑚菜素 0.74 白芷
12 4.19 321.1[M+H] + 320 补骨脂异黄酮 0.56 补骨脂
13 4.25 339.1[M+H] + 338 补骨脂异黄酮醇 2.46 补骨脂
14 4.29 331.1[M+H] + 330 苜蓿素 0.27 制何首乌
15 4.45 297.1[M+H] + 296 丹参酮ⅡB 0.25 丹参
16 4.84 289.1[M+H] + 288 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 0.57 独活
17 4.85 229.1[M+H] + 228 川白芷素 1.39 白芷
18 4.88 359.1[M+H] + 358 黄决明素 8.73 决明子
19 4.91 323.1[M+H] + 322 补骨脂色烯查尔酮 0.75 补骨脂
20 5.27 325.1[M+H] + 324 补骨脂甲素 2.50 补骨脂
21 5.38 337.1[M+H] + 336 丹参新醌丁 0.30 丹参
22 5.42 271.1[M+H] + 270 异欧前胡内酯 0.72 丹参
23 5.60 279.1[M+H] + 278 次甲丹参醌 0.54 丹参
24 5.84 245.1[M+H] + 244 蛇床子素 3.48 独活
25 5.99 277.1[M+H] + 276 丹参酮Ⅰ 0.27 丹参
26 6.04 329.1[M+H] + 328 Columbianadin 0.37 香橼
27 6.22 339.2[M+H] + 338 8-牻牛儿醇基补骨脂素 7.78 北沙参
28 6.58 301.2[M+H] + 300 柳杉醇 0.39 丹参、北沙参
29 6.59 295.1[M+H] + 294 异丹参酮ⅡA 1.27 丹参
2.2 脱黑色素细胞模型的药效学研究 结果见图2。
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 0.1 g 祛白片正丁 由图2可知,与模型组比较,祛白片正丁醇部位各浓
醇部位干浸膏,加不含血清的 DMEM 培养基定容至 10 度组细胞数均明显增加,且与作用时间和给药浓度呈正
mL,再以 0.22 µm 微孔滤膜过滤,即得祛白片正丁醇部 相关。其中,200 μg/mL的祛白片正丁醇部位(作用48 h
位母液,临用时稀释成所需浓度作为供试品溶液。 后)使黑色素细胞数量增加最明显。与溶媒组比较,
2.2.2 脱黑色素细胞模型的建立 参考文献[8]方法,将 8-MOP各浓度组细胞数也明显增加,也与作用时间和给
小鼠 B16 黑色素瘤细胞于 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 药浓度呈正相关。
24 h后,将培养基更换为含0.1 mmol/L H2O2的DMEM培 2.2.4 细胞活性检测 采用 CCK-8 法检测细胞的活
养基,继续培养 4 h 后,吸弃培养基,即得脱黑色素细胞 性。取对数生长期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按“2.2.3”项
模型。 下方法接种、造模、分组与给药,另设只加培养基、不加
2.2.3 细胞数量观察 取对数生长期小鼠 B16 黑色素 细胞的本底对照组,每组设 5 个复孔。各组细胞培养
4
瘤细胞,经胰酶消化后,制成单细胞悬液(1×10 个/mL), 24、48 h后,吸去上清液,加入 CCK-8溶液,继续培养4 h
接种于 96 孔培养板中,每孔 100 µL,按“2.2.2”项下方 后,采用酶标仪于 450 nm 波长处测定各孔光密度值
法建立脱黑色素细胞模型,然后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 (OD),并取平均值,再计算细胞增殖率[细胞增殖率=
不同浓度组(8-MOP,10、50、100、150、200 μmol/L,以 (OD 给 药 组-OD 本 底 对 照 组)/(OD 模 型 组 或 溶 媒 组-OD 本 底 对 照 组)×
DMSO溶解,浓度根据文献[5]设置,下同)、溶媒组(由于 100% ]。采用 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9]
8-MOP以DMSO溶解,故本实验另设DMSO溶媒组,即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
4
以 DMSO 稀释 1×10 倍)和祛白片正丁醇部位不同浓度 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 LSD-t 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组(10、50、100、150、200 μg/mL,质量浓度根据参考文 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祛白片正丁醇部位各浓度组
献[5]设置)。模型组细胞加入DMEM培养基,其余各组 细胞增殖率均显著升高(P<0.01);与溶媒组比较,
加入相应药物或溶剂,于 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 8-MOP各浓度组细胞增殖率均显著升高(P<0.01)。结
24、48 h 后,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数量变化。 果见图3。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9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9 ·1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