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中国药房》2022年8期
P. 39

[10]
        局限,不能全面反映鱼腥草的质量。何兵等 虽然在建                                图谱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24(12):77-80.
        立鱼腥草药材指纹图谱的基础上,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                           [ 7 ]  王发英,吴查青,陈张金,等.复方鱼腥草合剂中3个有效
        了其中多个成分的含量,但该方法对实验条件的要求较                                成分及防腐剂的含量测定[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8,
        高。同时,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尚少有关于鱼腥草                                35(3):399-403.
        饮片的研究,考虑到鲜鱼腥草在采集和储存方面存在一                           [ 8 ]  刘彬果.复方鱼腥草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D].上海:第二
                                                                军医大学,2004.
        定困难,且制剂生产所用原料多为干鱼腥草药材及饮
                                                           [ 9 ]  郑亚娟,彭秋实,马义虔,等.鱼腥草化学成分的研究进
        片,因此本研究以干鱼腥草药材及饮片为对象,建立了
                                                                展[J].广东化工,2017,44(17):85-86.
        两者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显示,10批干鱼腥草药材
                                                           [10]  何兵,刘艳,田吉,等.指纹图谱结合一测多评模式在中药
        及饮片均有20个共有峰,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
                                                                鱼腥草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
        于0.960,表明干鱼腥草药材经炮制后,其化学成分的种                             38(16):2682-2689.
        类未发生明显改变。笔者在分析各共有峰的峰面积时                            [11]  明凯利,凌骅,向阳,等.健脾生血颗粒HPLC指纹图谱研
        发现,干鱼腥草药材经炮制后,其 5 号峰和 14 号峰的峰                           究[J].中国药师,2021,24(11):2111-2114.
        面积明显增加,推测其原因可能与水处理和加热(干燥)                          [12]  张浩杰,李焕茹,冯志毅,等.女贞子与酒女贞子HPLC指
        过程有关。因此,笔者认为,上述两色谱峰的峰面积可                                纹图谱对比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20,45(16):3871-
        用于区分干鱼腥草药材和饮片。PCA 和 PLS-DA 结果                           3876.
        均显示,干鱼腥草药材和饮片各自分为一类,7 号峰(芦                         [13]  刘宏,宋奇,王添敏,等.胡桃楸枝和根中5个成分含量测
        丁)、20号峰、5号峰、13号峰、2号峰、18号峰、3号峰(绿                         定方法的建立及其含量差异分析[J].中国药房,2021,32
        原酸)、14 号峰、17 号峰和 19 号峰对应的成分可能是影                         (8):933-939.
                                                           [14]  应军,苏流坤.鱼腥草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J].中药材,
        响干鱼腥草药材及饮片质量的差异性成分。
                                                                2004,27(10):737-738.
            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干鱼腥草药材中新绿原酸等 5
                                                           [15]  李晓蒙,徐位良,何新荣.鱼腥草药材中黄酮苷类成分的
        种 成 分 的 含 量 分 别 为 0.29~1.68、0.15~0.67、0.23~
                                                                HPLC 指纹图谱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2):
        1.44、0.43~0.95、3.82~8.74 mg/g,其平均含量分别为
                                                                140-142,152.
        0.87、0.33、0.59、0.61、6.17 mg/g;干鱼腥草饮片中上述 5          [16]  李转花,胡思玉,余启波,等.鲜鱼腥草高效液相色谱指纹
        种 成 分 的 含 量 分 别 为 0.19~0.60、0.05~0.20、0.15~             图谱研究[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6):38-42.
        0.38、0.12~0.38、2.00~4.87 mg/g,其平均含量分别为             [17]  李永伟,何兵,周德兵,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鱼腥
        0.42、0.11、0.26、0.23、3.16 mg/g,表明干鱼腥草药材经炮                草中绿原酸和金丝桃苷含量[J].中国药业,2015,24(7):
        制后,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槲皮苷的平均                              49-51.
        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原因可能为炮制过程中的                           [18]  印晓红,金汉台,谭林威,等.不同产地鱼腥草中槲皮苷含
        水洗和干燥步骤使上述成分有所损失                [24-25] 。               量测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12):78-80.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建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稳                         [19]  张思荻,赖月月,杨超,等.基于金丝桃苷和槲皮苷的鱼腥
        定、可行,可用于干鱼腥草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控制;芦丁                               草含量测定及质量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18,20(5):
        等成分可能是影响其药材及饮片质量的差异性成分;干                                556-560,569.
                                                           [20]  信文远,张侠,李晓艳,等. HPLC法测定鱼腥草中槲皮苷
        鱼腥草药材经炮制后,新绿原酸等5种黄酮类成分的平
                                                                的含量[J].中医药导报,2020,26(15):56-58.
        均含量均有所降低。
        参考文献                                               [21]  廖卫波,王亚敏,戴迪,等. HPLC法同时测定鱼腥草中4
                                                                种黄酮苷的含量[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
        [ 1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2020年
                                                                (11):157-159.
             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234-235,1191-1192.
                                                           [22]  张婷婷,吴毅,杭太俊.鱼腥草黄酮类成分 HPLC 指纹对
        [ 2 ]  麦明朗,余林中,刘俊珊.“中药抗生素”鱼腥草抗炎作用
                                                                照法研究[J].中药材,2009,32(5):687-690.
             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8,34(5):
                                                           [23]  卢红梅,彭丽华,郭方遒,等.鱼腥草中黄酮类成分的高效
             172-176.                                           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J].色谱,2010,28(10):965-970.
        [ 3 ]  陆晓珊,林也,唐琳,等.鱼腥草的化学成分与安全性研究
                                                           [24]  孙阳,黄和,胡燚.绿原酸提取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J].
             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9(3):144-147.
                                                                化学试剂,2017,39(3):257-262.
        [ 4 ]  蔡红蝶,刘佳楠,陈少军,等.鱼腥草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25]  刘永玲,马风伟,赵治兵,等.野地瓜茎中3种绿原酸提取
             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9,41(11):2719-
                                                                工艺的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
             2728.                                              2021,42(18):100-106.
        [ 5 ]  李明娟,朱琪,刘丰高,等. HPLC测定鱼腥草滴眼液中的
                                                                          (收稿日期:2021-09-29  修回日期:2022-01-20)
             鱼腥草素[J].华西药学杂志,2014,29(6):731-732.
                                                                                                (编辑:陈 宏)
        [ 6 ]  陈育鹏,赵倩,王贵金,等.连花清瘟胶囊超高效液相指纹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8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8  ·929 ·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