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中国药房》2022年6期
P. 61
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 腺体细胞排列紊乱,黏膜充血及炎症细胞浸润现象明
2.1.3 给药与造模 各给药组大鼠的给药量均以70 kg 显,提示胃溃疡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比较,11 批芍
成人口服用药等效剂量的1倍按体表面积换算法进行换 药甘草汤组和胃康灵组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结构较为
算,芍药甘草汤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 2.16 g/kg(按生药 完整,黏液细胞及腺体细胞脱落受损较少,黏膜充血及
总量计),胃康灵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 0.432 g/kg(溶剂 炎症细胞浸润现象明显改善,提示胃黏膜受损均能在一
为水),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水,每天 1 次,每次 2 定程度上减轻。
mL,连续给药7 d。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无水 2.1.6 胃组织中 MDA、NO、EGF、SOD 含量检测 按试
乙醇造模法造模,于第6天给药后禁食不禁水24 h,于第 剂盒说明书使用酶标仪检测大鼠胃组织匀浆液中
7天末次给药2 h后灌胃无水乙醇10 mL/kg复制胃溃疡 MDA、NO、EGF、SOD 的含量,运用 SPSS 23.0 软件对数
模型。 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
2.1.4 取样 各组大鼠造模1.5 h后,麻醉,脱颈处死,自 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
胸骨剑突下沿腹中线开腹,取出胃,用生理盐水洗净胃 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中 MDA 含量显著升高,NO、
内容物,平铺于玻璃板上,切取胃黏膜中溃疡瘢痕周围 EGF、SOD 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
组织适量,一部分放入 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中,固 11批芍药甘草汤组大鼠胃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降低
定 24 h,待制备苏木精和伊红 Y 染色病理切片;另一部 (P<0.01),NO、EGF、SOD 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
分用预冷的 0.02 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7.0~7.2,下 且部分批次的效果显著优于胃康灵(P<0.05 或 P<
同)清洗,去除血液并用吸水纸吸干,称定质量,备用。 0.01),详见表2。
将组织块移入匀浆器中,按质量-体积比1 ∶ 5加入5~10 上述结果表明,11批芍药甘草汤均能在一定程度上
mL 预冷的磷酸盐缓冲液,充分研磨,得到组织匀浆液。 减少攻击因子 MDA 的含量,增加防御因子 NO、EGF、
将制备好的组织匀浆液于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 SOD 的含量,调节了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的动态平衡,
清液,用于后续检测。 对无水乙醇所致胃溃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1.5 组织病理学观察 取固定24 h后的胃组织,用不 2.2 11批芍药甘草汤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同体积分数的乙醇脱水,将已透明的组织块浸入石蜡中 2.2.1 芍药甘草汤提取物的制备 按“2.1.1”项下方法
完成浸蜡,后续进行包埋、切片、烤片和脱蜡、苏木精-伊 制备芍药甘草汤的干浸膏,备用。
红Y染色。以中性树脂封片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染色 2.2.2 溶液的制备 (1)混合对照品溶液:分别取没食
结果(图 1)。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结 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异甘
构完整,黏液细胞及腺体细胞排列紧密整齐,黏膜未见 草苷、甘草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质量浓
充血、炎症细胞浸润。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 度 分 别 为 48.20、230.58、822.00、294.70、59.68、31.98、
膜损伤严重,黏膜上皮细胞大面积缺损,黏液细胞受损, 416.00 μ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2)供试品溶液:精密
A.对照组 B.模型组
C.芍药甘草汤组(编号S11) D.胃康灵组
图1 各组大鼠胃组织病理切片的显微镜图(苏木精-伊红Y染色,×100)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6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6 ·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