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中国药房》2022年6期
P. 11
用基本药物[包括各省(区、市)增补品种]中的抗菌药物 控药品费用占全部药品费用的比例是否持续降低。
品种 [17-20] 。基于上述政策要求,本条目的评价内容包 3.2.8 药品目录分类统计功能
括:(1)抗菌药物品种和品规数是否符合要求;对于确有 评价目的:评价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是否支持药品的
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是否有明确的说明并完成了备案。 分类分析。
(2)同一通用名的抗菌药物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 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医疗机构应对麻精毒放药品、
是否各超过2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活性的抗菌 国家基本药物、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标药品、国家医保
药物是否被重复列入供应目录。(3)是否形成了以基本 谈判药品、国家重点监控药品、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等
药物为主导的用药模式;是否优化了抗菌药物目录结 品种进行监测和临床应用管理 [22-25] 。不仅全国医疗机
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否只选用了基本药物。 构及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均
3.2.6 国家基本药物品规数 要求医疗机构对其国家基本药物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
评价目的:评价医疗机构药品目录中的国家基本药 况进行分析 [26-27] ,而且国家卫生健康委也要求全国医疗
物品规数是否符合国家政策要求。 机构上报基本药物、抗菌药物及单病种治疗药物占比等
[28]
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 指标数据 ;与此同时,2020年新发布的《三级医院评审
[21]
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建 标准(2020年版)实施细则》也将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
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维护人民健 率、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使用率、急诊患者糖
康、保障公众基本用药权益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是医 皮质激素静脉输液使用率、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注射
药卫生领域重大的体制机制改革,对保证基本药物的足 剂静脉使用率等纳入了药事管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
[10]
额供应和合理使用、改革医疗机构“以药补医”机制、减 标 。基于上述政策要求,本条目的主要评价内容包
轻群众基本用药负担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促进药品生产 括:(1)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是否可以实现对国家基本药
[22]
流通企业资源进一步优化和整合的重要途径 。《国务 物和抗菌药物的标记和分类统计;(2)对麻精毒放药品、
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 国家基本药物、国家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国家重点监控
见》指出,“通过加强用药监管和考核、指导督促医疗机 药品、国家医保谈判药品、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等是否
构优化用药目录和药品处方集等措施,促进基本药物优 可以实现专项分析;(3)是否可以实现基于单病种的分
先配备使用,提升基本药物使用占比,并及时调整国家 类统计分析。
基本药物目录,逐步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 3.3 目录调整
级公立医院、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占比原 3.3.1 药品准入标准
则上分别不低于90%、80%、60%” 。基于上述政策要 评价目的包括:评价医疗机构药品目录准入标准是
[16]
求,本条目的评价内容包括:(1)医疗机构是否制订了优 否符合国家及地方药品管理相关政策要求,是否符合本
先使用基本药物的相关规定;(2)医疗机构基本药物覆 医疗机构诊疗范围及临床治疗需求。
盖国家目录的比例是否达到国家要求或逐年增加。 本条目的主要评价内容包括:(1)药品准入标准是
3.2.7 重点监控药品 否由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讨论
评价目的:评价医疗机构是否加强了对重点监控药 决定。(2)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的组成是
品的临床应用规范化管理。 否符合国家相关管理规定。(3)医疗机构是否根据国家
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医疗机构要建立重点监控药品 及地方药品管理政策和本机构实际情况制订药品准入
管理制度,加强对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内药品临床应用的 标准和实施管理办法,如药品医保属性、是否属于基本
全程管理。医疗机构要进一步规范医师处方行为,对纳 药物、是否符合“一品双规”等准入的基本原则 。对于
[6]
入重点监控药品目录的药品制订用药指南或技术规范, 国家有特别规定的药品,如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国家
明确规定临床应用的条件和原则;已有相关用药指南或 医保谈判药品、国家集中采购药品等,是否符合国家药
指导原则的,要严格按照指南或原则执行。对纳入目录 品准入相关政策规定。如对于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医疗
中的全部药品开展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加强处方点评 机构应根据功能定位、临床需求和诊疗能力等及时配
结果的公示、反馈及利用。对用药不合理问题突出的品 备,且准入流程应按要求统一实施。(4)准入药品是否按
种,采取排名通报、限期整改、清除出本机构药品供应目 照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原则,即是否充分考虑药品
录等措施,保证合理用药 。基于上述政策要求,本条目 安全性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兼顾了药品价格,以满足本
[5]
的评价内容包括:(1)医疗机构是否建立了重点监控药 医疗机构就诊人群的需要。待准入药品是否符合国家
品合理用药管理制度;(2)是否对重点监控药品使用情 相关规定并提供了所有资质材料,如药品生产企业营业
况进行了检查、分析和反馈,保证合理用药;(3)重点监 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6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6 ·6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