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中国药房》2022年6期
P. 8

自1977年颁布第1版《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示范                        附属中山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共同参与完成了《中国医
        目录》(WHO Essential Medicines List,WHO-EML)以来,        疗机构药品目录管理评价指南》,以期为医疗机构药品
        WHO每隔两年都会根据全球疾病种类分布以及药品安                            目录的精细化管理发挥积极作用。
        全 性 与 有 效 性 等 方 面 的 资 料 对 该 目 录 进 行 更 新 。           1 指南制定背景和流程
        WHO-EML 严谨科学的更新和推广程序成为了各国和                              本指南基于专家德尔菲法,严格根据 WHO 标准指
        医疗机构管理药品目录的参考范例 。                                   南制订方法学要求进行,并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
                                      [1]
            对于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的管理,我国也出台了较多                          进行注册,注册号为IPGRP-2021CN195。
        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如:2011年出台的《医疗机构药                         1.1 指南工作组的组成及职责
        事管理规定》指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                                指南工作组由专家指导组、专家组、秘书组和外审
        员会的职责之一是制订本机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                             组组成。专家指导组由具有丰富指南制定经验的高级
                 [2]
        供应目录 ;2012 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                         职称专家组成,主要职责是为指南确定主题和范围、管
        法》和2015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理审核利益声明、批准指南计划书、监督指南制定流程、
        年版)》规定,医疗机构应当严格制订本机构的抗菌药物                           批准推荐意见等。专家组为指南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
        目录,加强对抗菌药物品种和品规数量的控制,并定期                            意见,对于没有确切证据的问题或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德
        调整其结构      [3-4] ;2019年我国发布了《第一批国家重点监               尔菲法达成共识,并参与指南的起草和修订工作。秘书
        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并同时要求                           组负责系统地检索已有的临床证据、系统综述并提交给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在省级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                             专家组参考、详细记录指南的制定过程、参与撰写指南
                                             [5]
        录的基础上形成本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目录 ;2020 年发                         初稿等。外审组则由对本指南主题感兴趣的人员及在
        布的《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                             指南制定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全环节工作人员构成,其不
        见》要求医疗机构依据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原则和本                           直接参与指南制定,而在前期负责评审指南的评价范围
        机构治疗疾病的特点,及时优化本机构用药目录,形成                            和相关问题,后期负责评审指南定稿文件。
                           [6]
        科学合理的用药结构 ;同年发布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                           1.2  指南相关证据的检索与质量评价
        用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肿瘤药                               检索内容包括: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目录管理、目录
        物遴选和评估制度,根据本机构疾病诊疗需求制订抗肿                            结构、目录调整、目录应用、目录评价等。
        瘤药物供应目录并定期调整 ;2021年发布的《国家重点                             检索文献类型包括:(1)指南、共识;(2)由卫生行
                                [7]
        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调整工作规程》又进一步加强了                            政部门、行业协会、学术组织或科研机构发布的文件;
        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的管理,使得国家重                           (3)各数据库收录的研究文献及综述。语种仅限中、英
        点监控药品目录制订调整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上述一                            文。排除重复发表或原文无法获取的文献。
                                               [8]
        系列政策的发布均提示,制订并管理好医疗机构药品目                                检索范围包括:(1)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
        录至关重要。尽管健康中国研究中心药品与健康产品                             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PubMed、Cochrane 图书馆
        专家委员会联合 8 家医疗组织曾在 2020 年共同发布了                       等中、英文文献数据库;(2)国际指南协作网(Guidelines
        《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 ,为我国医                           International Network,GIN)、TRIP 指南数据库等指南数
                                              [9]
        疗机构目录内药品的准入与调出提供了借鉴价值,但目                            据库;(3)国家各卫生行政部门、药监部门或相关行业协
        前仍未建立统一的针对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管理质量的                             会的官方网站。检索时间为2021年10月。
        全方位评价标准,医疗机构仍停留在自行遴选用药、自                                由于本指南的相关证据多为国家各部委发布的最
        我管理的阶段,导致国家各类医药政策的落地效果不甚                            新的医药类相关政策文件,因此不开展证据质量评价。
        理想,不合理用药现象仍令人担忧。                                    当相关证据欠缺时,由专家组形成共识意见。
            为提高我国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的管理水平,帮助医                          1.3 利益声明
        疗机构构建用药结构合理、调整程序规范、操作应用便                                本指南工作组成员及所在单位与评价目标均无相
        捷、评价方法科学的医疗机构药品目录,从而最大限度                            关利益冲突。
        地满足临床合理用药的需求,有必要探索建立医疗机构                            2 指南适用范围
        药品目录管理质量的评价标准。2021年5月,在中国药                              本指南是基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当前可获
        学会药学服务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中日友好医院和中                            得的最佳证据制定而成的,旨在为我国各级医疗机构药
        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共同发                            品目录管理质量的评价提供依据。因此,本指南主要适
        起,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上海交通大                            用于我国有药品目录管理需求的各级医疗机构及各级
        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复旦大学                            卫生管理部门,适用人群为各级医疗机构及卫生管理部


        ·642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6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6期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